孩子发热不要慌中医外治来帮忙
作者: 张辉果季节交替,加之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流行,孩子易出现发热等症状。对于孩子发热,除了使用退热药物,还可以试试中医外治疗法。
足浴疗法
相较于成人,小儿肌肤娇嫩,药物更易透过皮肤被吸收,更有利于发挥药浴疗法的治疗作用。
方法:取柴胡15 克,荆芥10 克,栀子10 克,连翘10 克,薄荷8 克,葛根15 克,白芷10 克;将药物装入一次性药袋,放入足浴盆中;往盆中加水,水温38~40 摄氏度,水位超过患儿踝关节,足浴15~20 分钟即可。年龄在3 岁以上的儿童可先将脚悬放在足浴药液上方,熏蒸5 分钟后再进行足浴。
注意事项:1. 足浴1 小时后体温下降小于1℃可重复足浴1 次,体温复升亦可重复足浴1 次。
2. 出汗不宜多,以身体微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
中药贴敷疗法
中药贴敷疗法是将所需药材研成粉末,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于患处或穴位,利用其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法:可以选择适量麻黄、桂枝、葛根、薄荷、冰片,贴敷大椎、膻中、涌泉、曲池等穴位,治疗小儿发热。
注意事项:1. 敷药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2. 敷药后,患儿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一般来说,小于6 个月的患儿,贴敷时间1~2 小时;6 个月~1 岁的患儿,贴敷时间2~4 小时;1~3 岁的患儿,贴敷时间4~6 小时;3 岁以上的患儿贴敷时间6~8 小时。
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起到调节小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的作用,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方法:平肝清肺(沿患儿食指、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向指尖单向直线推动),清天河水(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退六腑(沿患儿前臂尺侧,从肘关节推至掌根),提捏大椎(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刺络疗法
刺络疗法是以三棱针为针具,根据病情刺破患儿身上特定部位的血络(即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耳尖位于耳轮顶端,耳尖放血有退热、镇静、消炎、止痛、降压、抗过敏、清脑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小儿发热、咽痛、头痛等症。
注意事项:1. 此方法应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2. 体质过度虚弱、局部皮肤破损者禁用。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发热以病毒感染居多,经对症治疗,多能很快痊愈;但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不退,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