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敲门”总是悄悄的

作者: 吴承萍 兰大华 石丽鹃

血栓“敲门”总是悄悄的0

生活中,您或许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没动,腿部出现疼痛、肿胀以至于无法行走,最后被医生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好好的一个人早晨一觉醒来,半身麻木,说话言语不清,到医院一查,是脑梗死;某人做完了手术,康复得很好,准备出院前的那天,早饭后去趟厕所,突然胸痛气短,摔倒在里面,接着就不省人事了,经专家会诊考虑是术后肺栓塞。这些场景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经过我们深入“调查”,原来,制造这些场景的一个共同的“凶手”是血栓。

哪些情况会导致易栓状态

血栓是血液流动过程中,血管壁脱落形成的块状物体,一般由不溶性纤维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混合组成。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减弱,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另外,静脉比动脉更容易发生血栓,这是因为静脉壁比动脉壁要薄一些,所以静脉更容易受损,造成局部凝血,发生血栓。

这些症状也许是血栓在“敲门”

令人吃惊的现状是,形成静脉血栓的患者中有85%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意味着,早期很难发现这个潜伏的“凶手”。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症状,栓子的脱落更是无声无息,一旦脱落,就会沿血液循环途径游走,危害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阮长耿教授指出,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甚至直至意外发生,都不知是因为静脉血栓造成的。

但血栓形成后,还是会发出一些信号:

1.睡觉的时候单侧流口水:血栓会导致咽腔的局部肌肉失调,因此在入睡时会频繁出现单侧流口水的现象。倘若家中长者有此现象,务必要留心。

2.头晕:头部晕眩是血栓常见的信号之一,初期可表现为头昏沉、头发闷,到了后期严重者可能会感到天旋地转,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呕吐、恶心等。

3.四肢肿胀、麻木:血栓会导致腿部血液流动受到阻碍,长此以往会造成腿部肿胀。虽然腿部肿胀的情况较为常见,但肿胀情况出现迅速并带有刺痛感时,就要注意了。

4.胸闷、胸痛:假若体内血栓情况较为严重,血液中的血凝块就会因此卡在肺动脉的分支或者主干上,造成肺栓塞,并对应出现胸痛、胸闷、

呼吸受阻等不适。

5.眼睛模糊:由于眼睛的供血动脉发生闭塞,就会导致视物模糊的情况出现。

引起血栓的三大元凶

这三大元凶是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高凝、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流速缓慢、淤滞,如久病卧床、长途旅行、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可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恶性肿瘤、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龄、妊娠、产后等,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易形成血栓。静脉壁损伤,如手术、吸烟、肿瘤静脉化疗、置管(CVC、PICC等)、创伤等,容易损伤血管壁形成血栓。

血栓对患者有哪些危害

血栓“敲门”总是悄悄的1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血栓可以在人体内任意部位出现,然后名字也会不一样,血栓在四肢血管产生,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死;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简单改变 预防血栓

虽然血栓发病隐蔽,大多数是在安静的情况下发病,但我们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1.补充水分:日常要养成规律喝水的好习惯,在睡前和早上起来可以喝一杯白开水,避免血液黏稠。

2.经常运动:每天运动半小时,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衰老。

3.切勿久坐:据悉,每静坐一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坐飞机、火车、汽车等长途旅行的人,一定要注意在旅途中多活动腿,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每小时要做3~5分钟的下肢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工作中需要长期站立的人,最好穿弹力袜,以保护下肢血管。

4.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减少肉类和油脂的摄入。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桔、茄子、红薯、大蒜、洋葱等食物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青鱼、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籽等,能促进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软化粥样硬化斑块;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等食物有降脂的作用。饭后再来一杯绿茶,绿茶是高血糖、高血压的克星。

5.定期检查: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就可以及时发现或排除静脉血栓。已经患上血栓病的人,要掌握血栓病控制常识,并与专科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坚持按照医生嘱咐服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

6.戒烟戒酒:吸烟或使用电子烟和其他烟草制品会增加患血栓的风险。如与肥胖超重等风险因素相结合,血栓风险更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