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夹击” 赶走恼人的青春痘

作者: 何贵祥

“内外夹击” 赶走恼人的青春痘0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病程长,易反复发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

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多以内治为主,内治外治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辨证上有所侧重。对于青春期痤疮患者,多从肺、胃论治;对于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多从肝、肾论治;久治不愈者,多存在本虚标实,应注意补泻兼施。

中药内服辨证论治

肺经风热证

皮疹以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芩、桑白皮、枇杷叶、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生甘草等。中成药可选用芩桑金海颗粒、防风通圣丸。

湿热蕴结证

皮疹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皮疹红肿疼痛,或伴有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泻黄散加减治疗。常用药物有茵陈、焦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赤芍、生山楂、薏苡仁、鸡内金、枳实等。中成药可选用芩桑金海颗粒、防风通圣丸、一清胶囊。

冲任不调证

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结节,色暗红,或伴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有血块、经前皮疹加重;舌质暗或有瘀点,苔黄,脉弦细。治宜调理冲任。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有焦栀子、丹皮、柴胡、当归、赤芍、黄芩、陈皮、金银花、连翘、白术、茯苓、甘草等。中成药可选知柏地黄丸、丹参酮胶囊、加味逍遥丸。

痰瘀结聚证

皮疹以结节和囊肿为主,色暗红或紫、或有疼痛;舌暗红,苔黄或腻,脉滑。治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

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醋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皂角刺、当归、陈皮、金银花、草决明、牛蒡子、甘草等。中成药可选西黄胶囊(丸)、大黄䗪虫丸。

外治疗法加快皮疹消退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联合恰当的外治方法可以加快皮疹消退,减少瘢痕形成。

中药面膜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消斑。

适应证: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

方法:皮损以炎性皮疹及粉刺为主者,选择黄芩、大黄、黄连、连翘等清热解毒类药物;以暗红斑为主者,选用桃仁、赤芍、冬瓜仁等凉血化瘀类药物。将中药研末,用蜂蜜调配,涂于面部,待药膜干燥后取下。一般1周治疗1次。治疗后可出现一过性面部红斑及灼热感。

火针

功效:散结排脓。

适应证: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和较大的粉刺。

方法:常规消毒后,用烧红的火针快速点刺皮疹,稍加挤压,将皮损中的脓栓、脓血清除干净。一般1周治疗1次。术后24小时保持皮损处干燥。

刺络拔罐

功效:清热泻火。

适应证:胸背部痤疮、面部重症者。

方法:取大椎、委中等穴位,点刺放血后留罐5~10分钟。一般l周治疗1次。术后24小时保持皮损处干燥。

中药熏蒸

“内外夹击” 赶走恼人的青春痘1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适应证:胸背部痤疮、面部重症者。

方法:根据皮疹的表现可选用黄芩、大黄、黄连、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加水煎煮后进行熏蒸。此法配合刺络拔罐疗效更好。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体质虚弱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禁用此法。

中药塌渍

功效:选用黄芩、黄连、大黄、黄柏、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溻渍,可直达病所,起到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

适应证: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方法:取煎后药液冷却至室温,用浸满药液的纱布外敷患处1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患处。每日一次。

日常护理 同样重要

对于痤疮患者,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避免吃高糖、高脂、奶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少饮碳酸类饮料。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长时间日晒,尽量不用粉质化妆品。

4.注意心理疏导,尽量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