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之念

作者: 吴艺

我一直待在江南的小城,很久都没有远行了。

熟悉的街衢熟悉的人,似乎天天都能碰到,感觉连审美都疲倦了。休息天时我都是宅在家中与书厮磨,哪儿都不想去。孤独中阅读却不寂寞。翻开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我则像一个贸然闯入者,静观书中的一切却不“叨扰”;链接的两个时空,在沙沙地翻阅中奇妙相遇……

那天,应该也是周末吧?我在电脑上敲击着一篇久未完成的小说,正经历着写不下去的煎熬。突然接到市文联的电话通知,说是去四川进行一次“主题性”的采风活动。这虽是一次公务性质的活动,可我还是存有某些“相遇”的念想。在巴蜀峡川之间,有着对于我来说许多的未知世界。很早就读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何等空旷的情感,具有人类原始的悲悯精神。山水的险峻之间,跋涉之艰难,孤独的旅途,惟“相遇”的猿鸣还能激活泪腺。想着置身在山川河流的博大里,人类是多么藐小和无助。

当然,我们此去再也不用像古人那样一叶小舟沉浮于激流险滩。

飞机降落于西昌的青山机场。一下飞机就明显感觉到深秋的寒意,我随即拉起棉夹克的拉链抵御风寒。西昌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我们在乘车去宾馆的路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一幢幢略显陈旧的水泥楼群一一闪过,这样的城市面貌也无他奇。不过,到了吃饭的地方,从饮食上还是能体验到与江南迥异的地方,这里的饮食“麻、辣、咸”,口味重,一桌十几个菜基本味道都是一致的。

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凉山州下辖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因为路途迢遥,全程都要盘山而行,我们只能夜宿西昌,于次日再前往木里县。

西昌虽为凉山州的首府,平常已没什么人穿本民族服饰了。走在街上的本地人穿着现代服饰,看着我们这群“外地人”也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淡然。在邛海堤岸缓缓而行。堤岸遍植垂柳,还有一些其它的绿植,间或有一些现代的酒店会所散布于湖岸。邛海实则是一处湖泊,湖面宽阔,连绵的青山倒映在湖面,湖水清澈而柔美。我们正走着,发现水中漂浮着一大片形似睡莲的叶子,但比睡莲要小一些。我仔细辨别了许久,才认出是荇菜。这让我有一丝惊喜,还记得《诗经·关雎》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句子,这首写爱情的诗,借荇菜以寄情,清水缭绕之处乃荇菜所居之所,“高洁”一定是当得起的。在古人眼里,每年春天,荇菜正握在窈窕女子的手心里,想来是既好看又好吃的美味吧?可现在是深秋湖水,只有白云落在水里与她相伴。

这样的湖泊不管放在哪座城市都应该是城市的灵魂。

去往木里藏族自治县的路途是艰难而漫长的。我们的汽车要依次翻越磨盘山、小高山、棉桠山,都是海拔3000多米以上。山路蜿蜒曲折,有些路段十分险峻,一侧是山体另一侧就是万丈悬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沿途风景很美。就在我们进入到木里列瓦镇的境内,司机把车停下,告诉我们卧罗河大峡谷到了。我们来到碎石铺就的简易观景台上放眼望去,只见青山连绵,白云缭绕,卧罗河像一条白练盘绕而远去。此处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深的峡谷之一,峡谷的平均深度超过3000米。这里是绝佳的观景地,高山、峡谷、河流、云海尽收眼底。我们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

川行之念0

在经历了7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于中午时分到达了木里县城。这座只有3条街道的县城随处都能感受到藏文化的存在。藏族风格的建筑、玛尼堆、经幡以及说着藏语的本地人,都能让我们体验到不同的民族风格,神奇而迥异。而在整个木里地区,聚居着18个民族,他们休戚与共,守护着美丽的家园。所以说,走进木里,宛如走进一个时空交错的民族殿堂,各种文化和谐依存,奇特的民风民俗让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这样一个群山环绕的聚宝盆,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让它成为动植物的乐园,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也正是缘于此,约瑟夫·洛克对这个“上帝浏览的花园”念念不忘,也就被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胜境——香格里拉。

川行之念1

我想这个世间很难有这样一个地方,如此受大自然的宠爱,把最美的雪山、森林、湖泊、峡谷等自然风景集于一身,还拥有黄金、虫草、原木等富庶的天然宝藏;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是无数人的精神家园。

博大深邃的藏文化从青藏高原向东延伸,在这片土地上积累沉淀,千百年来演绎着无数传奇。群山与峡谷默默地眷护,让这些活化石般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直到“香格里拉”这个名词唤醒人们的记忆。

川行之念2

夜幕降临时,我一个人来到街上走走。沿街商铺里的人进进出出显得挺热闹。我走进一家卖藏族饰品以及服饰的商铺,只见两位年轻的姑娘坐于柜台内。我看着柜台内的佛珠以及香炉等正发愣,一年轻的姑娘走过来向我介绍起来。她叫扎西拉初,典型的藏族姑娘,另一位是她的妹妹,在中藏医院工作。

扎西拉初说,她来县城开店已经很多年了,也见证了县城的变迁。那时街上没有现在这样的繁华,道路也不好;前几年听说来了外省的援建者,这里才有了改变。

我问她,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

她说,每天的营业收入增加了呀。随即咯咯地笑了起来。

川行之念3

次日清晨,我来到县城的广场上。这里已聚集了很多晨练的人,他们或打着太极拳、或跳着广场舞、或在悠闲地散步,小县城的生活节奏闲适而安宁。广场四周群山环绕,太阳的光芒正刺穿高耸的山峦照射过来,一束束特别的耀眼,像舞台演出到高潮处,悲和喜都应该明亮而辉煌。

吃过早餐,我们从木里县城出发,车走攀枝花至稻城的省道前往位于康坞牧场的长海子。虽然路况不是很好,车身时有颠簸与摇晃,但两旁壮阔美景吸引了我们的眼睛,一路红豆杉、冷杉、云杉、铁松……参天自立,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边。观赏这些植物最好的季节是深秋,我们来得正是时候。道路两旁的阔叶林呈现出暗红、深红、红、浅红和黄五种色彩,交相辉映,层叠交错,色彩的丰富是语言难以形容的。

穿行在一路的美景画卷里,同伴们惊呼不已,纷纷拿出手机隔着车窗拍照……在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康坞山顶,见到了期待已久的高原湖泊——长海子。来的时候就听木里文联主席马楠说过,观赏长海子的最佳时间就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射在水面,形成五彩幻化的光影效果。

川行之念4

当我们到达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了,虽没有见到五彩的湖面,但她的独特还是让人为之一震。她仿佛是隐藏在深闺中的美丽少女,长海子在四面群山的环绕下显得大气而娇媚,纤尘不染,遗世独立。周围便是草场,一眼望不到尽头。不远处有几头牛低头吃草,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可我却觉得,在辽阔的时空里,那份“悠然”多少有着苍凉的味道。眼下正是深秋季节,整个长海子的草已经枯黄,像一副厚重的油画。不过听说春天的湖岸会点缀五颜六色的野花,紫色的薰衣草也会迎风开放。

深秋的长海子属于枯水期,但遇雨季丰沛时,最美的还是海子上飘浮的红黄绿相间的浮岛,这是长海子的一大特色。“浮岛”是湖水中飘浮着的一个个草甸。与其它湿地草甸不同的是,长海子的草甸是飘浮移动的。有的单独成块,有的几块连成一片,如同地球上飘浮在汪洋中的陆地板块。一年四季,草甸受不同方向的风力作用,慢慢漂移,草甸的图案变化无穷,让人遐想与沉醉。

而康坞大寺离长海子不远,是木里的三大寺庙之一,也是唯一建在高原上的寺庙。洛克当年就是在康坞大寺拜会了木里喇嘛王以后,由木里王派出十几个卫兵护送,经木里的麦地龙贡嘎,完成了他的木雅贡嘎之行。驱车大约五公里之后,我们就见到了康坞大寺直刺蓝天的屋顶,挺拔、壮美、神秘。

康坞大寺坐落在莲花山上,山的两面盘绕着小溪,清澈见底,有时还能看见石斑鱼迅捷的身影。中部隆起呈带状山丘,酷似一只吉祥的海螺。放眼望去流光溢彩,与寺庙铜制鎏金的屋顶和飘扬的经幡交相辉映。它的四周是辽阔的牧场,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木遮天蔽日。山脚下牧民的小屋散落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异常宁静而安详。

就在寺庙边上有一座石砌的房子,墙面斑驳陆离,有一藏民坐在门槛上,背依靠门板呆呆地望着前方,他流露的眼神似乎没有一丝内容。仿佛回到了人类的原始状态。我猛然想到,只有不断地探寻,你才发觉与这个世界的差异;但往往你最思慕之处仍是原点。此时,你才明白,前方没有尽头……

木里之行,我写了一首诗《木里时光》,这算是另一种体验和表达吧——

首先是玛尼堆

风吹过一次经幡

就是一次的诵经与祈福

山涧中的河流深不可测

就像风物志中的土司

风云易散也让人追寻

只有三条街的县城

与大山保持一样的姿势

有人一辈子翻山越岭

高山之处的海子,晦朔不定的

森林,是无法描述的时间

早晨站在县城的平坦之地

山那边的光芒正一点点地

亮起来,太阳蓬勃而出

好像玫瑰的芬芳飘荡起来

到达青川的那天正好是立冬。街道两边的梧桐落叶纷纷,铺满在树下,秋意浓郁,但路面整洁而干净,真可谓一尘不染,一点不乱,一屑不见;整个县城秩序井然。

这样一个灾后重建的城市,有着许多特别的地方,整座城的文化理念都体现在“感恩”二字上,建有感恩墙、感恩桥、感恩广场等,体现了青川百姓对援建城市的一片感激之情。在青川地震博物馆墙上的一块展板表格中写着“浙江援建项目资金84亿元”,这就足以说明了问题。在大灾面前,再强大的个人都不如强大的集体。

地震专家曾经有结论说,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首破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为10级。当年,整个青川县城几乎毁损坍塌,瓦砾一片,特别是东河口村,整个村庄因泥石流全部埋于地下,最深处有100多米,惨烈之状触目惊心……

陪同采访的县政协副主席贾琳给我们说了一个细节,地震当天,她叫女儿去邮局取东西,突然间就地动山摇,邮局那条街上烟尘弥漫,不停地噼里啪啦往下掉着东西,外面乱成一片。她脑子一片空白,这才意识到是地震。她立马担心起女儿的安危,焦灼与绝望立即涌上心头;直到在奔涌而出的人群中看到女儿的身影才舒了一口气。灾难面前生死都在一瞬间。时间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她对于地震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

第二天我起得早,来到被誉为青川母亲河的乔庄河边散步。虽然已经步入了冬天,但乔庄河并没有枯瘦,由上而下一级级的河坝既蓄积了河水,也不阻止溪流潺潺欢歌笑语般远去。偶尔也会遇到晨练的人,他们的眼神安详而柔和,像山城孕育出了无声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时间很残酷但有时是个好东西,随着日子一天天地推移,那曾经的伤痛会渐渐减轻或者淡化,因为新生活里有着比过去更重要的牵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