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1世纪前二十年,科幻杂志、科幻迷、社团及奖项

作者: 李桦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加拿大科幻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类型文学,在出版市场、影视界和学术研究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进入21世纪后,涌现出的年轻作家群的作品在风格和主题上更加多元化,各种新的科幻奇幻杂志、科幻迷组织、科幻协会和奖项都蓬勃发展。

21世纪的前二十年:作家群体和作品的多样化

21世纪以后对加拿大文学影响比较大的国际事件包括9·11空袭、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和加拿大制造业向拉美和亚洲的转移,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气候变化、全球化和LBGTQ+①运动。这些都成为加拿大文学关注的议题。同时,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主题继续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摒弃宏大的历史叙事以及欧洲中心论。但是后现代主义同时也受到挑战,一些作品摒弃了去历史化的趋势,偏重认知相对性,而不是物质现实。在科幻小说领域,生态小说,尤其是女性生态小说、环境小说、气候小说和后人类主题的小说都继续发展。

21世纪以来,活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家继续写作,新的中青年科幻作家也大量涌现,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位。彼得·沃茨(Peter Watts,生于1958年)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海洋生物学博士,并将他的专业知识运用在科幻创作中。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小生境》(A Niche)于1999年发表在《正方体3》(Tesseracts3 )②上。后来他将其扩展成长篇《星鱼》(Starfish,1999年),成为“裂谷人”(Rifters)系列的第一部,这个系列还包括《大漩涡》(Maelstrom,2001年)和《太古菌反扑》(Ehemoth,2004年),写的是一群身体经过改造的人类被送入海底建造地热发电厂的故事。这些小说的主题都是后人类,探讨人类下一阶段的进化。沃茨还创作了《盲视》(Blindsight,2006年)、《怪形》(The Things,2010年)等作品。

卡尔·施罗德(Karl Schroeder,生于1962年)以写硬科幻尤其是太空歌剧闻名。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在加拿大科幻杂志《幻想》《正方体》和美国的一些科幻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小说在《回忆引擎》(The Engine of Recall,2005年)中结集出版。他随后写了“文图斯”(Ventus)系列,包括《文图斯》(Ventus,2000年)和《迷宫夫人》(Lady of Mazes,2005年)。小说讲述了人工智能“风” (Winds)主导拓殖外星文图斯的故事。在人类殖民者还没有抵达殖民星球期间,“风”改造文图斯并获得了自我意识,同时失去了关于其制造者的记忆。因为星际免疫应激反应,它们视人类技术为入侵者并发动攻击。多年后,人类在文图斯上建立了家园,知识水平衰退的人类把“风”当成神,把技术视为魔法。同时,在太空其他人类居住的地方,人工智能之间也展开了战争。小说探讨的本质问题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的尽头是否是技术?他还著有“幡云世界”(Virga)系列小说,包括《众阳之阳》(Sun of Suns,2006年)、《坎迪斯女王》(Queen of Candesce,2007年)和《太阳海盗》(Pirate Sun,2008年)。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1世纪前二十年,科幻杂志、科幻迷、社团及奖项0
《文图斯》

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Emily St. John Mandel,生于1979年)创作的《第十一站》(Station Eleven,2014年)写的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在全世界存在了几十年,一个巡游交响乐团的大部分人都死于此,幸存的人们向一个宗教团体寻求庇护。小说涉及一些较深刻的问题,比如艺术的价值和人们对现代富足生活的熟视无睹。

另一部后灾难小说是凯利·罗布森(Kelly Robson,1967年)的《众神,怪物和幸运桃》(Gods, Monsters, and the Lucky Peach,2018年)。小说讲述了23世纪的地球环境恶化,人们只能生活在地下或地面上被保护起来的城市里。人类根据身体的自然程度分为两种,即瘟疫儿和肥胖儿。主人公明(Minh)是一个有六条人造腿的瘟疫儿,她和她的团队穿越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寻找原始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数据,以期解决星球的环境问题。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1世纪前二十年,科幻杂志、科幻迷、社团及奖项1
《众神,怪物和幸运桃》

科里·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生于1971年)的小说受到赛博朋克的影响,写的都是近未来世界的黑客或在网络世界漫游的天才,他们想确保网络世界里的知识资源不被垄断,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学习和利用。他在1998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拾荒者》(Craphound),2003年收录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陌生之地和其他八篇小说》(A Place So Foreign and Eight More)中。《拾荒者》讲的是一个外星人参观地球,并和叙述者杰瑞成为朋友的故事;《在魔法王国中沉浮》(Down and Out in the Magic Kingdom,2003年)写的是迪斯尼化的世界的黑暗面,模拟取代真实;《小兄弟》(Little Brother,2008年)写的是网络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东方标准部落》(Eastern Standard Tribe,2004年)和《盗版电影院》 (Pirate Cinema,2012年)都涉及知识产权主题。

朱莉·塞内达(Julie Czerneda,生于1955年)的作品以幽默和细致的人物刻画著称。她在1997年开始发表“家族纪事”(Clan Chronicle)三部曲系列:“贸易公约”三部曲(Trade Pact Trilogy)、“分层”三部曲(Stratification Trilogy)和“统一”系列(Reunification series),此后还写了其他科幻和奇幻系列小说。她同时也是活跃的编辑,鼓励年轻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写作。她也出版过小说集,比如《神奇的伙伴》(Fantastic Companions,2005年)和与吉纳维夫·基兰斯(Genevieve Kierans)合编的《神话春天:加拿大诗歌和传说》(Mythspring: From the Lyrics and Legends of Canada,2000年)。

马修·休斯(Matthew Hughes,生于1949年)出生在英格兰,童年时移居加拿大。他的科幻小说大多发表在美国的《奇幻和科幻杂志》和《阿西莫夫科幻》上。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始祖”(Archonate)系列小说,这些远未来小说的前提设定是宇宙的运行法则在科学和魔法之间更替,因此也常被归为奇幻小说。

爱德华·韦利特(Edward Willett,生于1959年) 是一位高产作家,写过太空歌剧、冒险幻想小说和反乌托邦等。他的代表作包括《马赛古罗》(Marseguro,2008年)和《大地因塞古拉》(Terra Insegura,2009年),两部小说组成了他的“Helix战争”系列 (The Helix War series)。 他还著有 “世界塑造者入口奇幻系列”(Worldshapers port fantasy series) ①。

玛德琳·阿什比(Madeline Ashby,生于1983年)是一位新世纪年轻女作家。她的主要作品“机器王朝”系列(Machine Dynasties series)包括《vN:第一个机器王朝》(vN: The First Machine Dynasty,2012年)、《iD:第二个机器王朝》(iD: The Second Machine Dynasty,2013年)和一些中短篇小说。该系列小说的主人公冯·艾米 (vN Amy)的父亲是人类,而母亲是机器人。她吃了想带走她的机器人祖母,祖母的人工智能在艾米体内和她的人类意识抗争。作者的另一部小说《公司之城》(Company Town,2016年) 写的是在大西洋旧石油钻塔上建造的浮城“新乐园”里发生的故事,浮城里的人工智能已经跨过奇点(singularity),可以在时间里自由穿行。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1世纪前二十年,科幻杂志、科幻迷、社团及奖项2
“机器王朝”系列

进入21世纪后,加拿大科幻界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出现了由黑人、亚裔加拿大人、印加人、原住民和LGBTQ+等作家组成的“边缘化社区”。他们利用、颠覆或改写传统的科幻意象和元素,探讨种族、民族、性别的二元对立和资本等问题,也书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后人类的关系。

最重要的非裔加拿大作家是纳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集科幻、奇幻和后殖民文学作家于一身。她在牙买加出生,1977年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她的小说吸取了很多加勒比地区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元素。长篇小说《午夜强盗》(Midnight Robber,2000年)的叙述者是人工智能祖母,而午夜盗贼则是加勒比民间的一个传奇人物;《盐之路》(The Salt Roads,2003年)写的是生活在不同世纪的三个女人拥有同一个非洲人鱼女神(Lasirén)的灵魂和声音。青少年也常是她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必须与过去的经历握手言和才能超越童年的自我。比如《在新月的臂弯中》(In the New Moon's Arms,2007年)中的主人公一开始看似是一个小女孩,其实已经是有一个女儿的中年女人。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1世纪前二十年,科幻杂志、科幻迷、社团及奖项3
纳洛·霍普金森

其他的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t)作家作品还包括大卫·查理安迪(David Chariandy)和他的《老巫婆》(Soucouyant,2007年),出生在圭亚那的加拿大女作家卡林琳·洛瓦奇(Karin Lowachee,生于1973年)和她的太空歌剧《战童》(Warchild,2002年)、续集《燃烧》(Burndive,2003年)和《笼中之鸟》(Cagebird,2005年),以及《煤气灯狗》(The Gaslight Dogs,2010年)。

亚裔加拿大作家黎喜年(Larissa Lai)出生在美国,童年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其小说关注性别、种族、阶级和族群认知,并常借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主要作品有 《千年狐》(When Fox Is a Thousand,1995年)和《咸鱼姑娘》(Salt Fish Girl,2002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