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失利到获国赛金奖:农家女凭技能实现人生逆袭

作者: 晨光

从中考失利到获国赛金奖:农家女凭技能实现人生逆袭0

本文主人公于婷婷

河南农村女孩于婷婷中考失利,打工两年后意识到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便在奶奶的支持下赴省城学习深造,因表现出色,她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并荣获金奖。如今,于婷婷不但留校任教,还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高技能人才库成员等荣誉,实现了“端盘子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愿望。

中考失利后走上艰辛打工路,

为学习技能赴省城求学

于婷婷1997年出生于豫东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成为留守儿童的她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虽没有父母管束,但于婷婷却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2012年7月,于婷婷参加中考,成绩出来后,于婷婷懵了:初中三年她把最差的一次成绩留给了中考,按照这个成绩她根本上不了高中。于婷婷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思来想去,决定外出打工挣钱。但奶奶不认可她的想法,认为女孩子要多读书,只有读书成为文化人,将来才有出息。对于奶奶的劝说,于婷婷没有听进去,还是跟着村里的人去了江苏。

外出打工,于婷婷才知道学历的重要性。那些工厂一听她只是初中毕业,年龄又小,都拒绝了她。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于婷婷进了一家纺织厂。纺织车间温度高、环境差、白班夜班轮流上,很辛苦。于婷婷文化基础薄弱,面对工厂不断更新换代的机器设备有点力不从心,随时都担心自己会被淘汰。那时,于婷婷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

让于婷婷深受刺激的是这样一件事:车间来了位新同事,是江南大学纺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车间后很快就适应了,操作机器得心应手,机器出现问题配合技术员也能解决。两个月后,新同事被提拔为工长助理,工长多次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小杨大学毕业、脑子灵、有创新意识,这样的人才我们最欢迎!”工长的话深深触动了于婷婷。

2014年春节,于婷婷回家过年,她显得心事重重,昔日的同学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而她却在该读书的年龄选择了打工,打工的日子越来越难熬,这样下去几乎看不到希望。

奶奶看出孙女的心事,忍不住劝她:“妮儿,你年龄还小,还是去念书做个文化人吧!”于婷婷一直用心琢磨着奶奶的话。回到工厂,她利用工余时间,多方搜集资料,最后决定去郑州财经技师学院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确定好目标后,于婷婷办理了离职手续。听孙女说打算到郑州继续读书,奶奶高兴地说:“妮儿,这个年龄读书才是正道啊!”对于女儿重新读书的决定,在外打工的父母也很支持,因为他们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

2014年8月,于婷婷独自到学校报到。开学前,奶奶拉着她的手说:“妮儿,到了学校好好学,有本事到哪儿都吃得开!”于婷婷牢牢记住了奶奶的话。

从中考失利到获国赛金奖:农家女凭技能实现人生逆袭1 从中考失利到获国赛金奖:农家女凭技能实现人生逆袭2

漂亮的校园、气派的教学楼、青春洋溢的同学,都让于婷婷感到新鲜。开学第一课,陈初老师的话进一步加深了她对酒店服务业的认识:“酒店服务并不是端盘子、送茶水这么简单。酒店服务员不仅需要有优雅的气质,还需要掌握很多专业知识,比如要做好主题宴会摆台就需要有文化底蕴,还需要了解餐具的特质、酒水的产地、酿造方式,以及中西餐专业知识等!”陈初老师的一席话,让于婷婷听得入了迷,她下决心要当一名全能型服务员。

      学业受挫幸遇恩师鼓励,

      苦练技能省级大赛折挂

真正开始学习后,于婷婷却感到了极度的不适应。离开校园两年,外界的纷纷扰扰仍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她要极力克服初到学校的陌生感。在文化课学习上,于婷婷更觉得吃力,语文、数学、英语知识和初中学的不一样,还要学习许多专业知识。这么多内容都要融会贯通,对她来说很有难度。

开学两个多月,于婷婷专业课的成绩与同学们相比差了一大截,再加上年龄比同学稍大,她的心情越来越低落。在一次回老家看望奶奶时,于婷婷哭着对奶奶说出想退学继续打工的想法。奶奶没有表露出失望的神情,而是攥着她的手,鼓励她说:“妮儿,你从小就心灵手巧,奶奶一直觉得你能行,还是读下去吧,只有上学才有出息!”奶奶的话让于婷婷很愧疚,自己这么大了,还让奶奶为她操心劳神,真的太不应该了。

有一次,她在专业课测试中又拿了低分,不由伤心得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不知何时,陈初老师来到她身边。

“婷婷,我观察你好久了,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只是学业上暂时遇到了挫折,你的路长着呢,只要努力拼搏,人生就能出彩!”陈初老师鼓励于婷婷。

奶奶的期待和老师的鼓励让于婷婷重新燃起信心,回想起两年来的艰辛打工历程,她觉得学习再难总比一直打工等着被淘汰强,如果当逃兵这辈子就真的没希望了。怀揣着这个信念,于婷婷咬牙坚持了下去。

勤能补拙。于婷婷从基础抓起,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反复实践练习。于婷婷渐渐体会到了餐厅服务的精妙。以餐桌摆台为例,红酒杯、白酒杯、水杯要摆成一条线,间隔要精确到厘米。餐桌上的酒杯里放置的桌花,看似简单,但要叠得合乎要求,没有千百次的练习是不可能达标的。红酒醒酒要根据红酒的种类而定,一般醒酒半个小时,如果是以果香味为主的新酒,15分钟左右足够。

在专业训练过程中,于婷婷下了苦功,一个桌花反复折叠上百遍,一个仪态动作重复练习上千次,物品的色彩方案研究探讨常常花几个通宵……付出就有收获,于婷婷的成绩很快赶了上来,技能有了很大进步。

读书期间,河南省举行了酒店服务业专业技能大赛,于婷婷成为河南省技能大赛的种子选手。赛场上,于婷婷沉着冷静、仪态优雅、技能出众,获得河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这使得她信心倍增。

2017年,于婷婷毕业后留校任教,她不但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倾囊相授,还鼓励学生们干一行爱一行,尤其要在职业技能领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践行工匠精神,实现技能报国的理想。

2018年,于婷婷有幸获得了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选拔赛的机会,对于从未接触过花艺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作之余,于婷婷认真学习花艺的相关知识。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河南省选拔赛上,于婷婷先后获得郑州市及河南省选拔赛第一名、河南省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还获得河南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餐宴会摆台项目一等奖、郑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等荣誉。

昔日打工妹夺取国赛金奖,

技能成才助她人生逆袭

2020年10月,于婷婷接到参加中国第一届技能大赛的通知,备战时间仅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完成教学任务后,于婷婷便来到学院集训基地,每晚训练到凌晨两点。

为了提升服务技能,于婷婷和团队认真研读技术方案、熟读比赛章程和规则、刻苦钻研比赛项目,尤其在主题创意设计模块,于婷婷不断提出新的想法。有一次,于婷婷凌晨3点才回到家,入睡前对主题创意设计的细节又进行了复盘,她突然觉得餐桌上的餐具与主题方案不太呼应,不能突出河南旅游文化元素。

于是,第二天一早,于婷婷和团队成员就开车跑遍了郑州,寻找符合主题创意设计的台布、口布、餐用具、筷套、椅套等。买回来后,于婷婷把精心挑选了一整天的餐具全部摆放出来,终于达到了设计效果。

2020年12月10日~13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第一届技能大赛赛场上,她的创意摆台作品《源远美豫》获得了餐厅服务项目金奖,于婷婷登上了国赛最高领奖台。

从农家女中考失利后外出打工,到一跃成为国赛金奖选手,于婷婷最感激两个人:一是恩师陈初,是陈老师让她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变成现在的技术能手;二是自己的奶奶,是奶奶一直鼓励她学文化,做个有出息的人。

载誉归来,于婷婷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因为自己吃过苦,她想把自己走技能之路的感悟和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们少走弯路,用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于婷婷发现,学生中有不少人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有的学生像她刚来时一样,对前途感到迷茫。于婷婷便用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证明“服务员也是专业技能人才”,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只是端盘子、送水那么简单。

蔡炎惠是于婷婷的学生,刚入校时由于对所学专业有误解,情绪不佳,学习缺乏积极性。于婷婷便找到她,和她谈心,告诉她:“有扎实技能的专业人才,走到哪儿都能闪闪发光。”

在于婷婷的帮助下,蔡炎惠转变了思想,学习变得刻苦起来。蔡炎惠没有辜负于婷婷的期望,在河南省技能大赛上斩获一等奖。

留校任教5年来,于婷婷参与培训的上千名学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她的学生毕业前几乎都被用人单位“签”走,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有机会到人民大会堂工作。在一些五星级大酒店工作的毕业生,不仅薪水丰厚,而且上升空间很大。

于婷婷对走上社会的同学还会进行“追踪”。一些学生所在的酒店举办高端宴会,她便前往指导。时代发展很快,酒店服务业推出很多创新服务,于婷婷与毕业学生紧密联系,始终站在服务创新的最前沿。

从当初中考失利外出打工,到在餐厅服务领域“一路开挂”,于婷婷也让自己的人生实现了逆袭。于婷婷说,这个美好的时代给了她改变命运的可能,技能成才这条路给了她改变命运的力量,她愿意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绽放青春光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高爽

E-mail:[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