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妈妈,一起遇见美好
作者: 曹宏萍“当受助孩子长大后也加入热心公益的行列,成为爱心助人接力者,我就特别的快乐和欣慰。”
“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由个人或团队与困境儿童结对,帮助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以及心理上遇到的困难。我们期待与您爱心接力,与困境儿童暖心牵手,一起遇见美好!”
2022年9月,南通市妇联面向全市发布“江海爱心妈妈”招募令,首批四千多名“江海爱心妈妈”为爱集结,千万缕爱意循着光的方向从南通大地缓缓升起,延伸汇聚,交织在一起。
她们,为爱集结
“我是陈菊萍,我很高兴加入第十轮‘爱心妈妈’的队伍。”
“我是王平。对于我来说,成为一名爱心爸爸,结对关爱孩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也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早在1995年,陈菊萍就加入了妇联组织发起的“社会妈妈助春蕾”行列,历经三十个年头,共结对资助了二十五个贫困学子,小娅是她结对助学的第二十六个孩子。2013年退休后,她并没有停止这份爱,“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当好爱心妈妈,承载的是重重的责任,奉献的是满满的爱心,收获的是久久的快乐。结对帮扶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上资助,更重要的是学习上促进,心灵上慰藉,精神上鼓励。当受助孩子长大后也加入热心公益的行列,成为爱心助人接力者,我就特别的快乐和欣慰。”从一人帮到一家帮,再到一群人一起帮,陈菊萍和家人、同事、朋友一起定向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
通州区实验幼儿园门前的道路很窄,路口就是集贸市场,人多、车多、障碍多,给上学的孩子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十二年前的开学日,校门口的交通陷入停滞,正好路过这里的王平,二话没说就主动走上了助学岗,协助家长接抱孩子……此后,他每天早上七点半就来到实验幼儿园门口,协助交警接抱孩子、维护秩序。和陈菊萍一样,“爱心爸爸”王平也成了通州区第十轮“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的参与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关爱事业,给予那些需要关心关爱的孩子更多的爱和帮助。”王平说。
因同一份爱心,在南通,千万名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从人群中站出来,走进困境家庭,牵起孩子们稚嫩的手,细心呵护,陪伴他们长大,开花。2023年,南通市妇联开展首批“最美江海爱心妈妈”系列寻访活动,共寻访出“最美江海爱心妈妈”爱心个人十八名、爱心团队六个、优秀组织单位一个。
爱是陪伴每次成长
“妹妹喜欢粉红色,姐姐喜欢粉紫色,学习礼包是按你们喜欢的颜色买的。给姐姐买了两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套装可以在学校穿,裙子可以在家穿。妹妹小,要格外疼她一些,给她准备了两套衣服、两双鞋和一条裙子。”正值端午节假日,在海安市滨海新区五凌村小涵、小彤姐妹家中,欢快的笑声溢满了整个屋子。南通碧辉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碧娟正蹲着身子,帮姐妹俩试穿新鞋。“妹妹刚换下来的那身衣服,是她最喜欢的,还是吴总您去年给她买的呢。”站在一旁的奶奶眼里满是欣慰。
得知吴妈妈要来,男孩小义一早就起来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跟爷爷一起准备了花生、鸡蛋等土特产,还去邻居家的瓜地里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吴碧娟细心询问了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他好好学习、端正心态、自立自强,并答应在暑期送来学习资料,一起外出游玩。爱心妈妈们以独有的敏锐、细致和温柔,抚平一颗颗受伤的心。
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敏是一百二十个孩子的“妈妈”。2008年年初,一场大雪尚未消融,杨敏和如皋市妇联一起走访了二十个乡镇,踩着泥泞走村入户、进学校,摸排出二十一名贫困孤儿作为首批帮扶对象。当年,泰慕士设立了50万元的专项助学基金。小广银的家里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两个大笸箩,胡乱堆放着衣服和鞋。放学后,他不仅要照料年迈的爷爷,还要挤时间去捡破烂;失去双亲的阳阳与叔叔一起生活,矮矮的个子,黑瘦黑瘦的,手背上满是鱼鳞般的皴疤……每个孩子的生存状态都令杨敏心生怜惜,“帮,不能只是给钱,更要给爱。不仅要让孩子上学,把孩子的生活管起来,更要陪伴孩子成长。”
截至2023年年末,“江海爱心妈妈”已累计为结对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关爱服务4381次、心理关爱服务2604次、成长关爱服务3199次、学习关爱服务2349次,帮助困境家庭争取临时应急关爱救助金、带领结对孩子第一次走出通城、及时跟进学习情况,并把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精准服务送到困境未成年人身边。
爱在山海间传递
“现在想想,这真的是一种缘分。”南通开发区爱心妈妈王元惠至今还记得初次资助孩子的那一幕。2011年5月7日,王元惠在银行办理业务,偶遇了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带来了四川大凉山贫困儿童的信息。这些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即将面临失学,而一份100元的“爱心包裹”就可以帮助这些儿童。“可能小时候都苦过吧,当时就决定献一份爱心。”拿着志愿者提供的名单,她选择了两名昭觉县新城镇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当时没有手机转账,每个月一发工资,我就到银行汇钱,这也成了我的习惯。”王元惠出示了厚厚一沓转账票根。十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都已长大,其中一个还来到南通工作,和王元惠一样帮助着家乡凉山的孩子。
在如东,有这样一群人:工作时,她们身穿藏蓝色制服,英姿飒爽;业余时间里,她们陪在困境儿童的桌前案边,温柔耐心。从1994年洪美寻找失踪儿子未果,决定尽其所能帮助深处困境的孩子,到沈虹与广西壮族失学女童结下二十多年的母女情缘,再到周小琴向生命岌岌可危的徐州渐冻症少年伸出援手……五十余名女税务人员因工作会聚于如东地税局,因善缘而成为爱心妈妈群体,她们一代传一代,续写着爱的传承,改变了千百名困境儿童的人生轨迹。
在沈虹资助关怀下,广西壮族姑娘秀琴也走上了帮扶他人的道路;2018年入职的薛炎,在捐款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还主动为陕西南郑福成镇九年制学校一百三十名建档立卡户学生购买平安保险,成为爱心妈妈团队中年轻一代的先进典型。
一份关爱,一份守护,足以照亮温暖孩子的一生。没有血脉的牵绊,甚至素未谋面,源于内心深处对善良和慈悲的崇尚,源于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让爱心妈妈们有了牵挂,而这场爱的马拉松,没有终点。
(文中受助儿童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