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的玛丽

作者: 田田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间夜校教室内,从未遇到过女学生的教授嗫嚅着:“不知道怎么教女人。”这个女生淡定回应道:“和教男人一样。”她就是玛丽·杰克逊,美国航空研究领域内首位黑人女工程师。

玛丽出生于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市,彼时那里的公立学校尚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玛丽以高分从一所黑人高中毕业,而后进入汉普顿学院求学。21岁时,玛丽获得数学与物理双学士学位,但由于没有太多机会,她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只能从事一些初级职位,包括黑人学校教师、图书管理员、秘书等。1951年,由于二战导致男性研究人员短缺,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决定吸纳一部分具有高等学历的黑人女性。玛丽由此入职兰利实验室,成为西区计算机工作组的成员。在那里,黑人与白人被要求使用不同的办公区域,连食堂和洗手间等设施也有严格的区分。

凭借优异的工作成果,玛丽在两年后成为犹太裔工程师卡齐米奇·卡尔奈克的助手,并在超音速风洞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天赋。卡齐米奇为之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且鼓励她参加NACA的在职培训,成为一名真正的航天工程师。玛丽对这个建议欣喜异常也顾虑重重——作为这支科研队列里罕见的黑人女性,她已经30岁,而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卡齐米奇告诉她,“人要勇于尝试。”玛丽最终决定试一试,幸运的是,丈夫理解她的决定。培训课程在当时的白人学校汉普顿高中进行,玛丽走上法庭争取进修机会。她表示自己“无法改变肤色,只能敢为人先”,合理激昂的辩词赢得了法官的支持。

因为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政府于1958年10月1日解散了NACA,并将原来的设备、资产和人员转移至新设立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夜修班完成研修课程后,玛丽正式成为NASA的航天工程师,她是该系统第一位黑人女性工程师。玛丽在当年即发布第一份学术报告,之后又陆续独立或合作撰写十多篇技术报告,为美国航天飞机的研究及改进做出了突出贡献。数年后,她和伙伴齐心协力,将美国历史上首位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约翰·格伦送入轨道,她因此被称为“幕后的英雄”。

玛丽始终关注有色人群,她曾帮助汉普顿一个黑人社区的青少年建立起风管实验设备,堪称他们投身科研实践的“启蒙者”。1979年,玛丽决定不再做工程师,自愿降薪降职调配到人事部门。她总是无偿为职场上的女性提供帮助。担任平等机会办公室下属的联邦女性项目主管并兼任平权法案主管时,玛丽尽可能影响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的雇佣、提拔,促进其从事科学、工程、数学等相关行业的机会均等。与此同时,玛丽在私下进行调查和统计,证实了NASA工作结构的性别不平等性。

1985年退休以后,玛丽继续关注年轻人的事业发展。她为刚进入兰利实验室的新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提供生活、教育及发展方面的建议——这些自发的工作内容持续到她2005年去世。2019年,玛丽被追授“国会金质奖章”。2021年,NASA借用玛丽的名字为华盛顿特区总部大楼更名。

玛丽打破了种族与性别藩篱,促使NASA的成功探索成为可能。不甘平庸的她,是隐身的英雄,也是勇敢乘风破浪的“玛丽”。

‖      玛丽·杰克逊(1921-200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师。   ‖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好,爱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