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家庭:硬“核”精神,三代传承

李梅是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她的外祖父母是“核一代”,是我国核工业最早的建设者;她的父母是“核二代”,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她的家庭则是“核三代”,是新时代核工业事业的接班人和传承者。

1955年,我国核工业开始创建,李梅的外祖父母就责无旁贷地投入进来。李梅的外祖父张殿玺年近九十,见证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张殿玺获得了国家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30年”荣誉证章;2021年,他又收到了“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

作为国家第一代核工业建设者,张殿玺曾是西北戈壁404厂的拓荒者,后来辗转西南909基地、585所和江苏仪征。无论在哪,他都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以老一辈核工业人“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教育家人立足岗位,报效祖国。

李梅的父亲李振华、母亲张清都是“核二代”。他们从小跟随父辈四处搬迁,西北戈壁滩、西南大山等都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受老一辈核工业建设者的影响,李振华夫妇从不抱怨成长条件的艰苦,对核工业建设者充满敬佩。后来,他们也相继投身核工业事业。

李振华是一名核工业医生。核工业人跟着重大工程走南闯北,他就背着医药包一路陪伴,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李振华辗转了西北、东北等多个重大工程基地,救治一线工人数千人。

张清是一名核工业战线上的普通工人,在核电建设现场驾驶往返工地和生活区的大巴车。她为人谦和、工作勤快,每天把大巴车内外清扫得干干净净,为核工业建设者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创造了安全驾驶百万公里的业绩。辗转半生,亲眼见证祖国核工业的发展仍是老两口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李梅从小受家庭熏陶,对核工业有着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她毅然进入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工作。最初,李梅在基层核电项目工作。作为一线员工,她每天戴着安全帽,穿着沉重的劳保鞋,手持图纸或测量设备奔走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后来,李梅负责市场开发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李梅的丈夫关美洲在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常年在外地,家里的事情都压在了李梅肩上。她一边忙事业,一边照顾家庭,从无怨言。在李梅的辛勤努力下,事业家庭获得双丰收。李梅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李梅先后获南京市“巾帼标兵”“岗位标兵”等称号;儿子在校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当前,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李梅表示,作为“核三代”,将继承和发扬核工业的优良传统,发扬“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人追求最美,收获幸福。

编辑 吴元梓

[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