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妇联:“锡”心守护“一米视角”
近年来,无锡市妇联立足“一米视角”,聚焦五大友好,坚持规划引领、智库支撑、项目推动、社会协同、儿童参与,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逐步擘画出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无锡新图景”。
瞄定“一米目标”,
高标准构建儿童友好“强引擎”
强化统筹推进力度,将儿童友好有机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筑强统筹协调“指挥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社会助推、儿童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发展改革委、市妇儿工委办牵头抓总的作用,落实月调度、季分析的常态化工作推进制度,整合资源、整体联动、协调推进,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绘制儿童友好“线路图”。无锡市将儿童高质量发展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无锡市“十四五”规划、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战略规划(2022-2035)》,每年制订年度工作要点、重点项目清单,发布年度儿童友好十件大事等,逐步形成了谋定建设目标、汇聚多方力量、全域推进实施、打造特色亮点,“不断进阶、递增向上”的无锡儿童友好“543π”建设模式。
订制重点领域“攻略书”。探索重点领域和特色单元的建设指引,先后出台儿童友好城市标识系统指南,儿童友好社区、公园、家长等候区、儿童营养膳食指南等分领域建设指引,启动研编儿童友好阅读空间、学径、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等指引,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一批最美单元的推广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据。
注重“一米同行”,
立体化奏响儿童友好“最强音”
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发挥各类媒体矩阵辐射效应,营造全社会关心儿童成长的浓厚氛围,传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美好愿景。
全媒融合汇聚合力。设立“六一”儿童友好宣传月,开通儿童友好地铁车厢、公交,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儿童友好理念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学径、托育服务等优秀案例评选展播,使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为社会各界自觉的行动。
品牌塑造打造亮点。公开征集并发布具有无锡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形象IP“锡望小队”,广发全城欢唱令,共同唱响无锡儿童友好主题曲《送你一颗小星星》。在地铁、公交站台、社区、商圈、实践基地等地定点展示儿童友好Logo、标语、IP以及公益海报。举办“汇聚星光 童享锡望”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和点亮城市地标等行动。打造“童yan吾锡”儿童友好文旅品牌,推动“数智无限 童享锡望”儿童友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交流合作互鉴同行。无锡与深圳缔结儿童友好姐妹城市,作为城市代表以“打卡无锡儿童友好文旅研学路”为主题特装布展参加首届儿童博览会,与延安、霍城、海东等中西部城市开展儿童权利保障方面的发展协作与帮扶支持,与新西兰奥克兰市共建中新友好幼儿园,加强与无锡友城韩国金海市儿童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友好交流,在中柬(锡西)协作平台嵌入“与柬童行”儿童友好国际合作项目,向世界发出儿童友好的“无锡好声音”。
立足“一米高度”,
全领域打造儿童友好“无锡景”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围绕“环境育人”设计理念,将“1米高度”视角融入“城市-城区-街道-社区-重点单元”全过程,清单化、节点化、梯队化培育和推进儿童友好各类项目。
聚焦触手可及打造儿童友好生活场景。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无锡市连续三年将儿童友好试点社区和学径示范段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儿童友好学径,精心打造一米菜园、美育长廊、儿童观察团、游戏围墙等社区育人空间。全市先后建设儿童友好试点社区62个,校门口家长“幸福空间”390个,家门口的口袋公园102座、小游园五十多个。
聚焦标志引领建设儿童友好重大项目。无锡市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省、市重大公共设施项目,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出行环境。将重大儿童友好空间、特色单元作为重点项目盯紧盯实,依托运河水系建设的梁溪河“十里画廊”滨水空间,结合历史老街、文化街区等布局建设的大成巷示范街区陆续建成,成为近悦远来的儿童网红打卡之地。
聚焦健康成长打造儿童友好自然空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特点,对儿童常去的城市郊野型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广场等公园绿地针对性进行适儿化改造,建设实施大溪港湿地、太湖广场、运河公园等一批儿童友好自然空间,开展儿童自然体验、科普认知、实践教育等活动,打造儿童友好示范带,先后共实施儿童友好主题提升项目29个,让儿童在亲近自然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汇聚“一米力量”,
多维度守护儿童友好“小美满”
加强服务供给力度,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公共服务、权益保障、发展环境。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全力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连续四年将普惠托育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出“托育机构地图”,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4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3个,无锡获评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提升儿童出行质量,开通校园定制公交、免费乘坐地铁,较好地解决家长接送难题。新辟无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37条,累计安全行驶里程2.6万公里,运送10.8万人次学生客流。优化儿童健康指导,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普查行动,在全省率先建设儿童友好药店139家,不断提升医院儿科诊疗与保健服务能力。
全面护航儿童健康成长。建成以数字底座为核心的平台,为儿童友好数字化场景构建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探索“慈善+儿童”路径,设立“无锡市关爱妇女儿童慈善公益基金”,无锡市孤儿集中养育和分散养育标准保持省内前列。保障各类特殊儿童教育需求,无锡市儿童福利院建成投用,市盲聋学校异地新建。实施升级版护校安园“平安网”建设,推进保护未成年人“未”立方工程,将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共同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注重儿童和社会有效参与。组织儿童参与“我是城市小小代言人”“小小社会实践团”“小小城市规划师”等社会公共事务活动,倾听儿童声音,共伴儿童成长。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争取联合国儿基会、中国儿基会、省规划设计院等专家智库支持,为全市儿童友好政策实施和城市空间建设助力。
未来,无锡市妇联将按照国家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以“儿童+”“+儿童”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抓落实、基本单元抓突破、重点项目抓储备、因地制宜抓特色、凝聚合力抓联动,重点在政策机制、载体拓展、空间建设、儿童参与和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无锡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无锡经验。
图片由无锡市妇联提供
编辑 吴元梓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