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养老困局:高知夫妇山野逐心而居

作者: 尤谷

突围养老困局:高知夫妇山野逐心而居0

退休干部苏华为了过上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意外陷入投资巨坑,不仅赔光积蓄,还背负百万贷款,此时,妻子又查出癌症,苏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雪上加霜:身陷养老困局时妻子患癌

2018年4月26日下午3点,苏华突然收到一条微信:“张拐子、丁华夫妇昨晚携款逃跑了。”他拿着手机的手不停颤抖,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2015年苏华从档案局退休后,一直觉得无所事事。妻子何莲早在两年前就从农科所退下来,帮女儿带孩子。外孙女上幼儿园后,她就解放了,成天摆弄阳台上养的那些花花草草。

2016年,苏华和何莲来到了江西省南昌市一家养老庄园。在一片绿油油的茶园中,耸立着一排排楼房。除了一应俱全的生活娱乐、医疗设施之外,每人还能分到一块菜地。住在这里的老人都赞不绝口。他们心动了,交了5.5万元购买了养老服务卡。

2017年,他们又来到建在风景区内的一家养老庄园。那是一片欧式别墅,不仅有老年大学、老年旅行社、超市,还和全国10多家连锁酒店签了约。会员到了连锁酒店,可直接刷卡入住享同样的折扣。这比上一家更有吸引力,他们将40万元积蓄购买了这里的养老服务卡。之前购房,他和妻子还欠着100多万的贷款,每个月有7千多元的房贷。他俩的退休工资付完房贷后所剩不多,但一想到几年后的好日子,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苏华的四位哥哥听说后,也想住进来。2017年底,他们凑来50万元购买了这里的养老服务卡。谁知这两家养老庄园相继爆出资金链断裂,就连老板张拐子夫妇俩都卷款跑了。苏华和很多被坑的老人一起去维权。几个月过去,维权没有任何进展。

除了他和妻子的全部积蓄,还有哥哥们的50万元。苏华夜不能寐,白天也精神萎靡。何莲也是,每天焦虑得喘不过气。以前,他家颇注重生活质量,吃鱼都是吃鲑鱼,但现在吃不起了。一天,苏华提议买条鲫鱼吃,结果何莲被鱼刺卡了咽喉,去急诊科才捡回一条老命。提起这事,满满都是心酸。

为了还清哥哥们的钱,夫妻俩将现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了一笔款。那天艳阳高照,苏华将哥嫂四家邀请来家。饭后,他将50万的养老款连本带息如数奉上。哥哥们坚决不收,让他赶快把抵押给银行的钱还上。送走哥嫂们,苏华羞愧难当。

新年后不久的一天下午,大侄子给苏华打来电话,说父亲哮喘病发作走了。听到这个噩耗,苏华心情沉痛。3个月后,他的四哥也患癌医治无效离世……

不久后,省里下派了巡视组督促处理这起事件。警方查封了张拐子夫妇的财产,让苏华他们耐心等待。这一等,几个月过去了。

2019年初,何莲查出乳腺恶性肿瘤,做了一场大手术。看着老伴病恹恹地躺在床上,疼痛中还惦记着花了多少钱,苏华心中的愧意如滔滔江河。

妻子做完手术,苏华和女儿商量,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卖房。因为价格公道,他家南昌市的房子挂在中介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卖掉了。卖房的钱,用作妻子的手术及营养费用,也一举还清哥哥们购买庄园养老服务费用。无家可归的他们,到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何莲的伤口慢慢愈合,身体得到了初步恢复。但何莲跟女儿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总是会有小摩擦。苏华担心妻子的身体,就想搬出来住。

这时,朋友建议他们到有温泉的山区去住一段日子,这对何莲恢复身体更有帮助。

很快,他们来到一个三面环山又有温泉的山区小镇。镇上,像他们这样来养老的老年人还真不少。住下来后,他俩每天爬山、唱歌、跳舞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进入森林采野菜、挖春笋、找草药……然而,如此美好的生活,竟让何莲一些语言上的反常现象给糟蹋了。

在做手术之前,何莲是一位得理让人、特别能忍、讲理的主儿。可手术后,她常常出言不逊,而苏华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处处让着她。

这天一大早,他俩来到小河边菜市场。摊位前,何莲蹲下摸了摸一只母鸡,小伙子热情地介绍,这是山上放养的走地鸡,腿肥嫩,营养价值高。何莲却认真反驳:“这鸡明显是速生鸡,腿肥嫩更说明是饲养的。”小伙子愣住了,边上一位正在选鸡的中年妇女一听这话,直接走了。苏华赶紧拉着何莲离开,说:“你不买也就算了,何苦要说那种话呀?”

“把事实说出来,难道这也有错?做生意就该诚信,不是走地鸡非说是走地鸡,我听不得这个。”何莲气鼓鼓地说。

到了星期天,保安小秦在值班室外摆春笋卖,他说是他和哥哥从山上挖到的。一时围过来好多邻居,苏华和何莲也过来凑热闹。何莲看了看,又闻了闻,说:“这笋子不像新挖的,倒像药水泡过的。”话音刚落,这群人立即四面散去。苏华赶紧拉着何莲离开。他责怪妻子不该说这些话,可妻子说,自己实在忍不住。

很快,何莲的快言快语又把邻居得罪了。

一天,他们和隔壁的刘阿姨相约一起去爬山。刘阿姨年过六旬,打扮时髦,说话满满的优越感。

爬山路上,刘阿姨好心地问何莲:“听说你得过癌,我也是开过刀的,我儿子给我买的海参、虫草特别好,推荐给你,增强免疫力效果特别好。”何莲却说:“谢谢刘姐,不过这海参虫草都是智商税,营养价值还不如鸡蛋呢!”刘阿姨见话不投机,尴尬地转移话题,“何莲,你这身衣服可真漂亮,是什么牌子的啊?”何莲回道:“我女儿随便买的。我也不讲究牌子,穿着舒服就行。”

刘阿姨似乎找到了话题:“女人还是要讲究一下的,我退休前最爱逛街了,现在住这边不方便逛,你看看我的衣服和背包都是我儿子给我网购的名牌。”何莲看了一下她那造型奇特的背包后,快言快语说:“刘姐,你这包肯定是假货。你看这拉链……”此话一出,刘阿姨立即收起笑容,黑着脸走了。

爬山回来的路上,他们与刘阿姨相遇,刘阿姨兀自走了。何莲自言自语:“哦,我说话得罪她了。”苏华接过话:“是呀,她爱面子,你就让她好了。干吗非要揭人之短呢?”何莲却像怼神上身一般:“不揭穿她,她就总以为很了不起。看她那说话神气劲,我心里就憋得慌,以前说了大半辈子言不由衷的话,我再也不想忍了。”

她感慨道:“得罪人就得罪人,从死亡线上走过一回,怕啥?都这把年纪了,我不想再委屈自己。”

苏华点点头,想想自己,千方百计地找养老社区,不也是想要老年生活过得自在舒心,换一种活法吗?后来,苏华也不再过分干涉她。

绝地突围:山居养老另辟蹊径

三个月的租期已满,考虑到房租开支也不小,他们没有再续租。

一个晴好的上午,他们背着行李刚走出小区,迎面遇上刘阿姨。刘阿姨握住何莲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别走,大伙儿会想念你们的……”

回到女儿家,才待了不到一个星期,何莲又跟女儿杠上了。苏华劝架,何莲连他也骂。晚上,何莲跟他抱怨了好半天,又提起他们在山区租住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苏华劝何莲放宽心时,她突然说,“女儿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要不我们去山区土坯房住些日子?”

前几年,苏华和朋友老王到一个离家500多里远的江西省宜春市山区旅游时,花了1万元各买了一栋这里只有居住权的农家土坯房。

那座土坯房,已有30多年的历史,加上平时无人维护和居住,早已破败不堪,根本住不了人。买下后,苏华就再也没去过。可眼下,这似乎成了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这个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养老计划跟女儿一说,她就表示了强烈反对:“土坯房没水没电没网的,怎么能住人呢?你们跟人家村民又没有共同语言,你们俩要有点什么事,谁能帮你们的忙啊?”

见爸妈神色坚定,她口气又软了下来,说担心他俩的身体。女婿也跟着说了几句不赞同的话。苏华直接说:“你妈住你这儿,你俩天天掐,闹得谁都不愉快。我带她出去转转,说不定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是不行,我们再回来。”女儿这才不作声了。

2021年5月初,苏华和妻子兴致勃勃地带着行李进了云居山。

到山区来住说起来容易,可要是动真格了,那还是难题很多。苏华买的这座土坯房旁,矗立着一幢三层楼房,格外显眼。看来是老王先一步将土坯房改建了,但不知为何他没来住。苏华没钱翻盖成砖瓦房,只是买来装修材料,又请了10来个民工对土坯房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麻烦事接二连三。

首先,是用电问题。苏华找到村民小组长包子,向他说明来意。“用电可以,但这里需要重新布线,那里需要拉杆子。”巴拉巴拉一堆话之后,包子说出了重点:“先交1万元集资费来。”见苏华交不出来,包子皱着眉头说:“你不是城里人吗?这么点钱都计较?”苏华苦笑道:“我是城里人,但我是最穷苦的人。要是有钱,我有福不享,跑到这山区来做什么?”包子信了,帮苏华把电接上了。

山区有的是地,他们先是开荒种菜。种菜要水,他们就到山上去寻找水源。

爬到山顶后,苏华发现一处细流很适合引水,于是先找到粗壮合适的茅竹砍倒,然后,从中一分为二劈开,将内中节片挖去,用塑料绳子一节一节接起来,便制作成了装水的槽道,直通家中后门。引来的水,他们用一个木桶装着,用时便用木瓢舀水吃。多出来的水,苏华挖了个水沟,除了浇菜外,让其流入水池之中。在水池里,何莲放养上鱼和鸭子,还种上了一些莲藕。花了10来天时间,终于把土坯房改造成了勉强能住人的房子。

大山里的蚊子、苍蝇特别多。蚊子不光大,咬人还特别狠。蚊香就是个摆设,不起任何作用。他们赶紧到山下买来蚊帐,总算解了睡眠之困。还有,洗澡也是一个难题。他们向邻居请教,先到山下买来一个大脚盆,再到山中砍些木柴,烧开一大锅水,美其名曰“盆浴”,也算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

女儿打电话来问候,苏华和何莲都是捡着好听的说,一是不想让她担心,二是那隐约的胜负欲。

一天晚上,苏华睡得迷迷瞪瞪,妻子叫他赶紧起来开灯。苏华睁眼一看,床角盘着一条大蟒蛇,吓得他汗毛倒立,赶紧去拿铲子,准备铲走它。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那蛇就不见了。苏华和妻子相互安慰着,不敢再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们彻底打扫了一遍,买来驱除蛇鼠的药在各角落放好。

在屋后的山地上,他们还放养了几头猪和羊。

有天晚上,邻居老蛋跑到他们家中来说:“你们的羊把我们家种的盘菜吃光了。”按每棵菜值多少钱,到菜地上数一下,他们只好乖乖赔钱。

还有一次,邻居狗子跑来说:“你们家的猪把我家种的地瓜拱出来吃尽了。”苏华没办法,除了扎好栅栏管住他们的猪羊外,也赔钱了。后来,何莲种的菜和地瓜等,也有被邻居家放养的猪羊吃了的,当场看见的话,山民也会赔款。有过这么几次交道后,村民们不但没记仇,反而跟他们更热络了。

天天忙前忙后,何莲连跟苏华吵架拌嘴的工夫都少有,每天聊的都是见识了什么新鲜玩意,又收获了些什么。日子过得是前所未有的充实。

逐心而居:跨过沟坎收获满满

这年年末,苏华将快报废了的那辆桑塔纳修理一下,开到山区,主要是上山下山办事方便点。

有一天,苏华刚开到山腰,前面车上下来了个大块头,挡在他车前大喊,这条上山的水泥公路是他出钱修的,让苏华交20万的集资费,不交的话,过一次,揍一次。

苏华压下心里的慌乱给朋友打电话,把事情向他说清后,朋友让苏华将电话交给这只“拦路虎”:“你已违法。这属于拦路抢劫行为,构成抢劫罪。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打了人,情节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还有高额罚金。”

大块头吓傻了,说:“你不要吓我。你是什么人?”“我是法制办主任。”朋友说,“你打人了吗?我马上报警。”“你不要报警,我没打人。”大块头再也神气不起来:“我说收费也只是随口说说,你可千万别当真呀。”大麻烦,就这样化解了。其实,这位朋友哪是什么法制办主任,就是一位律师朋友。

不久,苏华遇上朋友老王来看房。就问他,建了房为什么不来住呀?老王气愤地说:“这里什么都要我出钱,不出就停电。这不?建了房却不能住。我还是租老年公寓清静。”说完,老王好奇地问苏华:“他们没找你们的麻烦吗?”苏华告诉老王与山民相安无事的秘诀——入乡随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