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心胸龙川词(十三首)
作者: 章锦水洞仙歌(丁未寿朱元晦)
秋容一洗,不受凡尘涴。许大乾坤这回大。向上头,些子是雕鹗搏空,篱底下,只有黄花几朵。
骑鲸汗漫,那得人同坐。赤手丹心扑不破。问唐、虞、禹、汤、文、武,多少功名,犹自是、一点浮云铲过。且烧却、一瓣海南沈,任拈取、千年陆沈奇货。
雨水洗了秋容。
天宇清净无比,不见一丝丝的凡尘污渍。
如此大的乾坤愈显得空阔高远。
站在我仰望的高度,您才力雄健,
有如雕、鹗在九天上盘旋、扶摇。
而我就是寄人篱下的那几朵未凋黄花,
秋风萧瑟,敷衍度日。
超迈如您,骑鲸于海上,畅游远方。
我哪能同骑鲸背,并驱齐驾?
您赤手丹心独守的学说,
谁也不能任意辩驳与攻毁。
试问唐尧、虞舜、大禹、商汤、
文王、武王等历代帝王,多少的功名,
还不是如过眼云烟,难留痕迹?
我且为您焚上一瓣海南沉香,
再任意取来千年的陆沉奇香,
向您这位人中的隐者,埋没的大才,
表达我衷心的敬仰。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韶华逝去,我能向谁诉说这份无奈?
看过多少的世事沧桑变幻,
神奇之美与臭腐之恶互换,
夏穿裘皮,冬着葛衣,
世间一切颠倒了是非与黑白。
历经了靖康之耻,而今活在长安的
父老乡亲还能剩下几位?
年轻人已浑噩不知报仇雪耻。
满眼望去,尽是些乳臭未干的懵懂小儿。
宋金议和,似听一曲二十五弦的悲凉,
旋律中传达多少的悔恨?
这世上,这皇天厚土,
哪有被南北割裂平分的道理!
胡妇弄乐,琵琶声里都是悲切之意。
那棵老树,亦是故土难离。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只有你,从来与我话语投机。
虽说是天各一方,但我们初心未改,
根本勿须问候挂怀。
谁也不去想我们是否妍皮痴骨
而会遭人鄙弃。
只愿我们如伯牙、子期,
琴弦不断,知音长在。
九转炼丹之术一定要牢牢记取,
只要我们毫不松懈,持之以恒,
寻常之铁都能变成精纯的金。
相信龙虎丹砂一旦炼就,
就可应声迸裂岀鼎,复国大功终将告成!
南歌子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寻春闲过小园东。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谁家三弄学元戎。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
寄浮于池中的水草,
蜕去萎黄,生发新绿。
山上桃花已褪却夭夭之态,只留残红。
今日有暇,我在小园东隅寻找春天。
繁花深处,听见春在鸟雀的鸣叫声中。
流连忘返,晚归的马蹄敲打一轮明月。
一袭轻飏衣衫仿佛还醉在舞动的和风里。
还有谁在《梅花三弄》琴声中学射弩箭?
想起山河破碎,一种愁绪涌起,
双眉不由自主地耸成峰峦。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天高气爽。
恰逢皓月当空,洒落明净银辉,
把秋的姿容新洗。
桂花收储时节,
月中三十六宫都已盈满,
不得已散落一些去了人间。
只怕群花们见了,自惭凡俗。
虽是秋晚,却能唤回盎然春意,
一刻也未觉幽闭与孤独。
应是天上飘动的馥郁余香。
难怪一树桂花,
竟有十里香风,绵绵相续。
坐对桂花,只见金灿之光浮于花上。
而芙蓉虽美,一想起杜甫诗中萧瑟意境,
与陶令东篱旁的凄凉黄菊,
又给秋意添了愁思:
叹只叹一秋桂子,
易开易落,入时太浅;
不谙世事,背时太远,
独喜踏寻高迹,不愿与世浮沉!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
修竹更深处。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水激泠泠如何许?跳碎危阑玉树。都不系、人间朝暮。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犹著我,名流语。
大家绿野陪容与。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歌未罢,谁来舞。
竹径深深,
轩窗帘幔映染丹青之色。
坐在遮天蔽日的修篁丛中,阴凉无暑。
泉水溅于石上,泠泠清悦之声盈耳。
细碎的水花跳动,
似高栏上跌落的玉树,
似长绳系不住人间匆匆的朝暮时光。
少年才俊转眼也已老了,
交杯换盏中,一提及家国大事,
都推酒不饮,缄默不语。
唯有我不识时务,放言高论,
谈什么恢复神州。
我与诸君效仿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士
聚于绿野堂,陪裴度酣宴终日,
诗酒琴书闲舒自得。
不知不觉,庸庸碌碌地度过了夏天,
又到了秋风瑟瑟的日子。
手里把玩柔软的柳枝,
相互问候别来无恙?
是否还记得当时的志向与雅趣?
皇恩未报,恐怕是辜负使命了吧。
放眼浩荡的江河,不要感伤流泪,
我们有一个如此英明的君王,
何愁不能灭虏振兴?
长歌不歇,谁是这个时代的领舞者?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正当空。
久不见岀师北伐的南宋兵马。
中原大地空荡荡,
甚至也不见烈烈雄风猎猎旗。
沙场野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毕竟我还应是能匹敌万夫的英雄。
暗自苦笑,我们堂堂汉使,
哪能像河水汤汤永远东流,
卑躬屈膝,年年向金廷苟且求和?
国势积弱,暂且遣使去祝贺金主的生辰,
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战而胜之,
悬他的头颅于藁街之上。
那里本是我们的国土,
尧、舜、禹帝王都曾生活和统领过的地方。
那里总应有一个、半个讲风骨、讲气节,
以向异族称臣为耻的人。
万里河山到处充斥着游牧人的腥羶之气,
而千古的英灵还在吗?在哪?
浩然正气何时能与你们的精神相通?
其实,何须揣测金国的运数如何,
就如赤日挂在中天,现在看似炽热,
却是转眼就会西斜没落的呀!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碧蓝的天幕上,飘着一缕丝罗红霞。
宿夜的鸟栖息在槐树枝头,声声啼叫。
暮霭逐渐六合,冷烟凄浓弥漫。
我斜倚画栏,暗自愁郁在小楼之东。
月色昏黄,哀怨的笛声似一阵阵晚风,
穿透了碧云天。
往事都已成空。屈子的忧国梦魂飞不到
楚王的宫殿之上。
我把绿色的丝帕洇染上泪水,
并偷偷地将它装进了信封。
可江南是如此阔远,
竟无处觅寻一只远飞的鸿雁,
能为我捎信。
鹧鸪天·怀王道甫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少年负奇志,我们自立于崖岸。
虽贫穷落魄,却意气风发,
携手行歌,得昔日从游之乐。
而韶华易逝,发如霜雪的今天,
我们夫复何求?
忆起屡次上书,披肝沥胆,
倾诉经济之怀,一意孤行,
此生已无其他之事值得挂怀。
至于衣食饱暖,何须长计远谋,
到处奔波?
暑夏刚过,又已深秋,
光阴荏苒,生命恐为时间所伤。
天涯遥远,别梦难连,锦书难托?
大约近来我竟已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羡慕起你官虽卑微,
却善为自己谋划生计,安耽度日了。
念奴娇·至金陵
江南春色,算来是、多少胜游清赏。妖冶廉纤,只做得,飞鸟向人偎傍。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邓禹笑人无限也,冷落不堪惆怅。秋水双明,高山一弄,著我些悲壮。南徐好住,片帆有分来往。
东晋以来,数百年光阴皆是江南春色。
金陵胜景堪游,引无数文人骚客
英雄豪杰,纷至沓来清赏。
景如美人,妖冶妩媚,纤细可爱,
仿佛深入小鸟依人的温婉之境。
但此地,毕竟还是六朝故都的模样,
地辟天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还有人们精神爽朗,聪明智慧。
低声的絮语,近乎清唱,
一派和平逸乐景象。
回想昔日建业繁华的山城,
人们安居乐业,犹如生活在画图之中。
又不禁令人念及遥远的中州汴京故都,
仍在金人治下,民不聊生。
想当年,光武帝惠眼识才,
邓禹虽年少而能行王霸之略,
而我老之将至,仍碌碌无为。
徒让人取笑了,怎不落寞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