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博:学技能实现“零的突破”

作者: 陈梓淇 谢倚

曹博:学技能实现“零的突破”0

1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00后”教师曹博收到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记大功”证书。

“记大功”,含金量有多高?

1月10日,其他学生已经放假,曹博仍在实验室带着学生训练。 面对“记大功”的奖励,曹博说:“我明白这是对我付出和成绩的认可,这将鼓舞着我今后继续努力。”

2024年9月,22岁的曹博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电子技术项目金牌,身披五星红旗站上领奖台,赢得全场欢呼。这枚金牌还是湖北代表团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拿下的首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伟雄为曹博颁发记大功奖励证书和奖章。他说:“曹博老师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不仅是对个人技能的认可,也是对所在职业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上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他希望曹博老师能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教师岗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可以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称号。其中,对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作出杰出贡献、在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记大功。2024年,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公示,郑钦文等奥运会金牌选手获“记大功”奖励。

放弃普高上中职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曹博参加中考时分数已过普高线却主动选择读中职。“那时考虑到自己理科不错但英语不太好,就选择了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的王牌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这个专业我比较喜欢,而且它是个‘3+2’专业,后面能升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曹博说,进入中职后,很快就有专业课老师建议他参加技能大赛。一接触后,发现竞赛很有意思。在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下,他后续参加了很多竞赛,参赛让他获得了电子技术方面专业的成体系的知识,也提高了他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他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我很高兴,我早早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后来回母校当老师,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教给更多学弟学妹,也很有成就感。”

曹博表示,他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希望鼓励、引导更多学生努力向上,成为大国工匠。

母亲曾秀英不理解曹博的选择,但最终被儿子说服。

“儿子跟我谈过一次心,他说自己英语不好,上了高中成绩可能也跟不上,但自己理科好,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早点学一门手艺,以后也能找个好工作。”

曾秀英告诉记者,儿子是个节俭的人,平时几乎不买东西,唯一花钱的地方就是买训练要用的工具。家里用来装工具的箱子摆了整整5层。

曾秀英说:“一次家里电视坏了,他爸本来打算换一台新的,我说要不等曹博回来修一下。结果他真的修好了。”

最后一秒完成比赛

一次上课,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的专业课老师王筱琳发现曹博在开小差,就故意点他回答几道较难的问题。没想到,曹博都答出来了。

当时,学校正准备成立技能大赛集训队,王筱琳就推荐了曹博。

学校集训队的教练周仕林老师回忆:“当时马上就放寒假了,我给了曹博两本专业书。没想到他每天都做题拍照,大年三十也不落。”

2020年,曹博在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赛中获得第4名,进入国家集训队。2023年,他以老师身份再次参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世赛选拔赛电子技术赛项金牌,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

在今年国家集训队的5进1世赛选拔赛中,曹博以总分第一的战绩拿到入场券。

2024年9月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要求选手在17个小时内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电路或编制程序代码,通过一系列复杂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比赛分4天进行。

曹博:学技能实现“零的突破”1

在第一天的比赛中,曹博因为看不懂英文手册,发挥并不理想。此后几天,他在团队的支持下迅速调整心态。

周仕林至今记得观看直播时的紧张:“最后一个赛项,只有曹博在最后一秒才完成。等待结果宣布的时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坚持初心,回馈母校

在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后,曾有其他院校向曹博伸出橄榄枝,提供优厚的待遇,但他婉拒了。

曹博表示,学校培养了自己,他想继续留在学校任教,让更多的中职生能凭借技能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他的故事在校园广泛传播,许多学弟学妹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技能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曹博的成功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赞誉和认可,更是对整个技能竞赛领域的鼓舞和激励。他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感染了无数人,也激励了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对于未来,曹博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希望鼓励、引导更多学生努力向上,成为大国工匠。

曹博,好样的!

来源:长江日报 极目新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