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我们
作者: 陈超第一章重聚
1
江对岸的灯光秀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单元,高楼大厦通体被点亮成了紫色,各种闪烁的图案和流动的波纹竞相上演。
肖声却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平静的江面,看着城市霓虹在水中的璀璨倒影被来往轮船刺耳的鸣笛声撕裂。
撕裂、重聚,再次撕裂、再次重聚,便好像是那倒影怎么都摆脱不了的宿命。他所有的感官都似是随着视线穿透水面,一路下潜,任由人声鼎沸的江滩上还留着那具形单影只的躯壳。
肖声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何来到这里。直到过了许久,夜里降下了寒气,让他本能地打了个冷战,记忆这才再次重聚。脑海里那些让他痛苦的人和事又一次提醒着他——你忘了自己是谁吗?
肖声的心猛地坠落,而身体却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手机此时正在裤兜里振个不停,不用看也知道是谁的来电,不用听也知道她会说些什么。反正这些年就是这么周而复始的,谁也离不开谁,谁拿谁也没办法。
“表白表白表白表白!”一群年轻人在一旁起着哄,一个刚长出胡茬子的男孩儿单膝下跪,向脸红的姑娘献出了花捧。
肖声的嘴角也不由微微翘起,他特别羡慕周围的这些人,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追逐打闹,无一不充满着生气。
曾几何时,这里也是肖声留下过美好回忆的地方。长江大桥的正下方,百年老城的一墙之隔,美食街的巷口,当年聚集在这里的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是周围几所学校里的少男少女。再大的学习压力也无法阻止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去毫无意义地挥霍青春。
就是在这里,懵懂无知的肖声短暂地拥有过真正的幸福。
也是这里,成为肖声成年之后唯一的避难所。
那边的男孩儿已将女孩儿高高举起,无视周围拿起手机拍照的人群,像是刻意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悦。
肖声在原地杵了一会儿,自觉格格不入,终于转身走上台阶,一口气走回堤外的大马路上。
正好是绿灯闪烁的最后几秒,他随着人群往前赶了一步。行至斑马线中间,忽然和一个身影擦肩而过。有那么一瞬,肖声怔住了。
回过神来,肖声立刻转身追了过去,此时还能远远看见那个背影。可追了没几步,对面的人流迎面而来,不知道是谁狠狠撞了一下他的肩膀,他下意识回头瞥了一眼,再转过头来,已经丢失了那个目标。
肖声懊恼不已,围着十字路口找了一整圈,还是一无所获。他越是努力回忆,越是觉得自己绝不可能看错。可这茫茫人海不会撒谎啊,转身的工夫,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消失就消失了呢?
2
又一次,他醒来的第一眼看见的是自家卧室的天花板。
又一次,他的信誓旦旦只沦为了别人眼中的笑柄。
离家出走的时候,曾把话说得那么决绝,可最终还是低估了“家”这个字背后那强大的惯性。
肖声看一眼闹钟,才早上7点。这个点儿她一般是起不来的。也就是说,自己只要抓紧点儿时间,就可以不和她打照面。
肖声翻身下床开始洗漱。虽说赶时间,却收拾得仔细,还认认真真刮了胡子。今天是周四,是他做志愿者的日子,他必须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临出门,肖声对着门口的镜子最后整理了一下,却在镜中看到叔叔辈的余明穿着睡衣从他母亲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肖声头一侧,本想装作没看见,反倒是余明自己凑了过来。
“肖声,这是去哪儿啊?”
“志愿者。”
“做志愿者好啊!行善积德,有益社会嘛!”余明随口附和。
肖声难以置信地打量着余明。
余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干咳两声,压低声音:“肖声啊,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两个男人一起坐坐,喝几杯,我早就想跟你聊聊了。”
“我们有什么好聊的?”
“我和你妈……你也知道,这么多年了,跟你也不用藏着掖着。”
肖声差点儿压不住火:“你跟她的事用不着跟我汇报!你们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扯上我!”
余明迅速回头看了眼卧室的方向:“小声点儿,你妈还没醒呢!”
肖声没搭理他,转身摔门而出。
走进“王晓丽禁毒工作室”之前,肖声对着车内的后视镜再次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仪表和着装,翻看了一下眼底,又仔细闻了闻身上的味道,确保一会儿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下车后,他立刻切换了一张温柔和蔼的笑脸,一只脚刚迈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社区民警王晓丽的声音——
“你再摇桌子我不客气了啊!”
“姚峰!你是要作妖还是要发疯啊?”
“淼淼,没说你啊!你怎么又哭了……”
看到王姐被一群熊孩子整得焦头烂额,原本的强颜欢笑自然而然地舒展开来:“王姐,怎么样?这群孩子比犯人还难管吧?”
说着话,老鹰捉小鸡,一口一个“走你”,肖声将满屋子乱跑的孩子一个个逮到,摁在了座位上。
张翔正值多动的年纪,前脚坐下后脚又想开溜,被肖声用指头指住:“动一个试试?动一下扣一分。我看你月底的奥特曼闪卡是想我扣几张是吧?”
张翔一脸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地老老实实坐定。
王姐祭出一根大尺子,“啪啪啪”拍在会议桌上。到底是孩子,面对赤裸裸的“暴力”,一个个都老实了,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
王姐擦了擦额头的汗,把肖声拉到一边抱怨:“你说这些小崽子们吧,不熟悉的时候,担心他们自卑,担心他们多想,可这熟了以后吧,对我那是一点儿敬畏之心都没有了,我穿着警服都敢当我面打架。瞧见没有,都无法无天了!”
肖声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孩子们:“从小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现在能有个地方让他们想笑就笑,想闹就闹,这不挺好吗?他们将来长大了,肯定会感谢你的。”
“我是应该的。要感谢也该感谢你!你说你这几年又出钱又出力的,一个富二代,别人嫌弃这儿都来不及,你图什么啊?”
“图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希望。”注意到王姐目光异样,他赶紧解释,“戒毒这么难的事……他们的父母既然愿意回归正常生活,我们干吗不为他们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王姐长叹一声,把尺子扔到一边:“这些孩子太可怜了。要说社会上对他们没有半点儿歧视,那肯定是假的。但父母的错怎么能算在孩子头上呢?更何况,这些吸毒的未尝就不是受害者。最可恨的还是那些贩毒的……”
“哐当”一声,爱哭的淼淼不小心将铅笔盒碰到了地上。肖声跨出一步,将笔一支支捡起,装回铅笔盒里。这时他才发现,淼淼的铅笔盒里贴着的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肖声将铅笔盒递还到她手上,顺势摸了摸她的头,却又刻意回避着她的目光。
王姐继续说:“现在我也就是尽力而为吧。给那些戒毒回来的人找工作就够我忙活的了,你也知道,能卖我面子用他们的岗位,都是些没人愿意干的苦活脏活累活。他们都忙工作去了,这些孩子我能不帮着照看?可是,我这社区民警的工作也不止这一项……”
“王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帮你。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天天看着他们,我还挺开心的。”
王姐呵呵一笑:“知道你有钱有闲,可你一个大男生,除了看住他们自习还能干吗?我啊,是想找一个能静下来辅导一下他们作业的老师。有课上,有题做,自然而然就老实了。”
“闹半天我还成一厢情愿了。”肖声半开玩笑半当真。
“唉,话说清楚啊!我可没有嫌弃你的意思。新来的老师我也没接触过,一个小女生,万一镇不住场子,还得靠你啊!”
“已经有人选了?”
“还是你的大学校友呢!”
“也是师大的?”
“对!今天正好是第一天报到,搞不好你们还认识呢。”王姐开启了八卦模式,“你说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从没见你正经交个女朋友。这女孩儿如果合适,你得主动点儿。王姐尽量给你们创造条件,做义工谈恋爱两不耽误,多好!当然啦,这女孩儿家里什么情况,谈了对象没有,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
肖声哭笑不得:“王姐,我就是简单好了个奇,你要不要这么强扭瓜啊!”
“你可别后悔!姑娘好看着呢!人文静,名字也文静,叫……”
王姐话没说完,肖声的身后就响起一个温婉的女声:“我叫叶笛。”
肖声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猛回头看着来人。
对方略显紧张,笑盈盈羞红着脸:“肖声,好久不见。”
3
看着叶笛给孩子们逐行逐字辅导作业,肖声有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
所以,昨晚他肯定没看错,即便只是一个错身,一个模糊的背影,他也不可能认错自己人生中喜欢过的第一个女孩儿。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叶笛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蓬松的刘海,尖尖的鼻子,笑起来才看得见的浅浅的酒窝,还有跟人讲话时的那种慢条斯理。肖声有一肚子问题想问,正好趁着叶笛上课的工夫理出头绪。叶笛的目光忽然往他这边瞟了一眼,看见呆若木鸡的肖声,忍不住扑哧一笑,扭过头继续辅导功课。
下课后,两人告别王姐,一路慢悠悠地溜达着,谁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终点。
叶笛惊讶,昨天只是带着两个朋友去户部巷吃东西,饭后从汉阳门码头坐船去江汉路步行街,竟然在那个路口和肖声擦肩而过。
肖声到底还是忍住了“太有缘分”这种不入流的说法,问叶笛为什么忽然回到江城。他最后一次听到有关叶笛的消息,说她去了新疆。
叶笛娓娓道来,研究生考到西北某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去南疆支教,在一个靠近无人区的县城当小学老师。她很喜欢那个地方,更喜欢那些直率朴实的孩子们,可惜她的哮喘病不允许她待在那种常年沙尘肆虐的环境里。不得已,她只能忍痛离开,回到她唯一还算熟悉的大城市,职业还是教书……
也许,叶笛会在这里安居下来?肖声按捺住内心的雀跃——刚才她的故事里似乎只有一个人的独来独往。要么事实如此,要么她刻意不提,无论是哪种,对肖声来说都是好消息。
两人东一句西一句扯到了将近夜里十二点,没有找地方坐下,只是沿着那条熟悉的街道走走停停。
叶笛首先提出了道别,她明天还有一天的课,要赶紧回家休息。肖声要送她回家,叶笛以“下次请你上去坐坐”婉拒。两人之间迅速升温的热度就这么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了。
肖声目送叶笛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默默地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他不能再自暴自弃下去。
他要好好活着。世界既然没有放弃他,他便不能放弃自己。
4
自从那天与叶笛邂逅,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仿佛命运安排好了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发展。除了学生时代的共同回忆,还自然而然生出许多新的话题。
某个晚上,从禁毒工作室回叶笛家的路上,肖声试着牵住了叶笛的手。她有些意外地看了肖声一眼,明显表现出与往日里不同的紧张,但也没有拒绝。
肖声的一颗心终于放回肚子里,脚步也轻快起来。
也是从那天以后,除了每周做两次志愿者的固定交叉,两人在其余时间的见面也多了。
幸福可能才是世上最令人成瘾的毒品,肖声终日沉溺在对未来的想象中无法自拔,在家吃饭的时候也经常不自觉地傻笑。
妈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没有挑破,只是试探性地问了问女孩儿的基本情况,还提醒肖声,适当的时候可以把对方带回家吃顿饭。这话引起了肖声的警惕,他当场撂下狠话,不许妈妈过问自己的私事。
妈妈从来都拗不过孩子,只能苦笑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