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哥”血液里流淌的正义

作者: 孙长江

“托举哥”血液里流淌的正义0

2022年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分局杨家山派出所所长刘睿锋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初识刘睿锋所长

三月,花开的季节。江南小城铜陵正是春天来临之际,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若是往年,脱下冬装的人们此时可以去农林看油菜花,去西湖湿地拍郁金香,或者去桃花灿烂的大山村逛逛。

突然来袭的疫情让小城措手不及。

老百姓不尴不尬地说,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给别的城市抗击疫情喊加油,没有料到这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了疫区。铜陵百姓将春天关在自家门外,我和刘睿锋所长的约见也一次次延期。

第一次见面非常不合时宜,那时疫情刚刚开始,我去他办公室,等了半天,他才开完会,匆匆拿着笔记本回办公室,连声对我说抱歉。刚坐下,两部手机的铃声此起彼伏——上级来布置任务,百姓来找他调解纠纷,不时还有唐突的电话打进来找他。这个时候采访他,无疑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而我一直喜欢和采访对象沉浸式聊天,于是我和他约好,等这次疫情结束后再约个时间聊聊。送我出门时,他特意提醒我,戴好口罩,注意消毒,保护好自己。

之后,我们都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之中,一轮轮区域核酸检测,卡口值班,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转运,楼栋的封控……我知道,这个时期,民警在“战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刘睿锋所在的杨家山派出所,下辖六个社区,辖区的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封控、管控、卡口值守、检测点安保、隔离转运、突发事件处理等都离不开他们,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四月初,这场抗疫阻击战胜利了,成功地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一天晚上,我再次试着约见刘睿锋,来我的白墙工作室喝喝茶。

刘睿锋坐在我的对面,我在茶桌上泡茶。我们都摘下了口罩,他明显放松了下来,说:“还是你这儿舒适,满墙的画,中式茶桌,功夫茶,茶香氤氲,你这才是在享受生活啊!”

我笑笑说:“没有你们人民警察夜以继日地值守,哪有我工作室的岁月静好啊。”我夹起一些老茶头投进沸水里煮,随后瞟他一眼,发现他憔悴了很多,警察自带的干练气质也掩盖不了疲倦的神态。他把两部手机反扣在茶桌上,往椅子上一靠,便不想动了。看来今晚聊天有戏,也肯定能达到沉浸式聊天的效果。他和我年龄相仿,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应该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之前我做过功课,知道刘睿锋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获得过“中国好人”称号,也是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安机关忠诚卫士,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两次,获个人嘉奖一次。

我也曾经和当警察的朋友聊过他,得知他曾经飞身扑向身上绑有炸药的非法采矿暴徒,抱着暴徒滚下山。他还曾经在下班途中,义无反顾地徒手爬上三楼,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双手托举一个头部被阳台不锈钢防护网卡住、身体悬在空中的三岁男孩儿。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他和一位城管队员合力救了那个男孩儿,挽救了一个家庭。他的事迹在网络上传播,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托举哥”。

我知道,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基层,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多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和小案,但他也曾先后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五起、省厅挂牌督办案件四起。在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一起网络贩卖枪支案中,他带领民警辗转江苏、湖北、陕西等地,历时半年侦查,成功打掉两个长期盘踞在江苏张家港市和福建厦门市的枪支贩卖窝点。铜陵市基层派出所成功侦办的第一个缉毒案件,他在高速路上智勇斗毒贩,现场查获冰毒110余克,毒资20余万,成功摧毁一个跨省贩毒团伙。在辖区一起系列偷狗案件中,他凭借职业敏感和缜密的思维,利用一个国庆假期,组织专案组加班加点,成功打掉一个“偷、供、销”一条龙的犯罪链。

现在,这位战功赫赫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就坐在我的对面,喝着我给他煮的老茶头。我特别想从他的故事中捕捉警魂的人性依托,而不是去重述他所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

他喝了口茶,放下青花茶瓯,似乎还有些腼腆地对我说:“能不能简单地写一下,别老是宣传我,成绩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每个警察都有正义感……”正义感,是他说得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小时候,父亲就告诉我做人要正直,要有正义感……没有浑身的正义感,不配当警察。许多事情,因为正义感,我必须要这么做!”

突然来袭的疫情

刘睿锋接到区公安分局局长的电话是在3月14号凌晨四点多,局长在电话里说了一下情况:在我区外地返铜人员核酸筛查中,发现一例核酸检测阳性。市里已经启动应急响应,对其相关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接触人员管控、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区里马上要开始全员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局长要求他马上去所里,调配警力,做好流调,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点的安保工作,谨防一些重点区域突发事件。刘睿锋知道事态严重,局长肯定刚开完会,立即一一给各所安排任务。刘睿锋不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要连续全天候工作一个月的时间。

他迅速起床,带上洗漱用品准备去所里。妻子问他,要不要帮他弄点儿早餐,吃了再出门。“不了,时间紧,这个时候流调最重要,要和时间赛跑,第一时间找到密切接触者。你再睡会儿吧。”他带着歉意对妻子说。

妻子睡眠质量差,容易失眠。这些年都是这样,他的电话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响起,随时都会吵醒熟睡的妻子。一开始,妻子要求他晚上把电话调成静音,他说怎么可能,警察需要二十四小时待命。妻子妥协了,要他开启来电振动模式。他说振动模式也不行,要是晚上睡过头了,辖区出了事情怎么办?

“活该我就要守着电话铃声睡觉!”妻子生气了。

他安慰妻子:“这也比那些年咱们两地分居好吧。”

妻子一听更生气了:“一点儿都不好,以前两地分居还知道见面的大致时间,有个盼头,现在调回来工作了,反而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电话一来你就要出门。儿子看到你哪天在家多待一会儿,都会觉得奇怪。”

妻子说到儿子,他哑口无言,他陪伴儿子太少。临出门,刘睿锋想了一下,又返回卧室拿起一个行李包,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往里塞。妻子见状,问他:“这个时候还要出差?现在疫情严重,外出要注意安全。”

他拎起包说:“放车上备着吧,之后什么情况还不清楚。”

“别忘了,下周末是儿子生日。”妻子提醒他。

他装着没听见,悄悄地关上门。这些年,他很少陪儿子过生日,哪怕已答应陪儿子过生日,每每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回不了家。

刘睿锋已经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他会在第一时间思考问题,在脑子里仔细考虑方案,准备预案,并把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里“复盘”一遍,这样在会上布置任务的时候,就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这是他当初干刑侦时养成的习惯。

他到达所里大约是五点钟,教导员和三个副所长都来了。马上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警力调配的问题。辖区有六个社区,老旧小区多,回迁安置房多,开放式小区多;商铺经营者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情况很复杂。

刘睿锋来杨家山派出所任所长这几年,通过他力推的“警长制”和“探长制”警务改革,治理效果很明显,老百姓的纠纷少了,满意度高了,两次年度考核他们所都是全市第一名。

任何时候,不打无准备的仗,马上就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辖区50多个检测点都需要派人去做安保工作。24小时要完成辖区十几万人次的检测任务,这需要两班倒。如果有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需要及时封控其所在小区,隔离转运,还要谨防突发事件,所里值班的人员也不能少。算来算去,警力都不够,刘睿锋隐隐感觉“战疫”艰难,幸亏从家里带来了洗漱用品,看来得在所里待一段时间了。

果不其然。通宵达旦,第一轮核酸检测才完成,大家都以为可以稍作休息,可是15号晚上,滨江社区有一混检样本检测出阳性,检测点为汇景新城小区。防疫部门马上对混检的十人进行复检,在复检结果出来之前,分局领导要求他立即组织警力进行封控,每栋楼每个楼道都要派人把守,要求居民足不出户。

收到指令后,他的脑袋立马嗡嗡直响,所里的民警两班倒,刚刚在24小时内完成了检测点的安保任务,不少人已回去补觉。而且,大家都知道汇景新城小区居住的大部分是周边几个村子的回迁户,还安置了“渔民上岸”民生安居工程的一些渔民,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老人较多。从负责那一片的社区民警那里还得到一个消息,第一轮核酸检测时,汇景新城小区的居民是和对面新建的滨江一号院小区的居民一起排队检测的,这无疑需要扩大封控的范围。汇景新城小区有47栋楼,滨江一号院已经有十几栋楼有居民入住,做好封控工作需要大量警力。

在紧急召开的调度会上,刘睿锋说:“疫情就是命令,上级交代的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我们常常说忠于职守,这个时候我们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就是忠于职守最好的体现。”

滨江社区的民警问他,滨江一号院要不要封?分局要求的是封控汇景新城小区。刘睿锋和教导员商量后决定,封!一起封起来。事后证明,封控是非常必要的。他要求全员上岗,已经回家休息的民警立即返岗,他和班子成员布置好各自任务,并请求分局支援,随后连夜带队赶往封控区。

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雨,刘睿锋刚返回办公室,民警就进来报告,值班的治安民警接到110报警,汇景新城小区有人打起来了,居民在小区门口哄抢社区发放的生活物资。刘睿锋只得带着民警又开车前往汇景新城小区。

原来,居民早上起来发现每个楼道都有警察值守,担心长期封锁,惶惶不安时又听说小区大门口免费发放生活物资,立马纷纷冲出门去拿物资。在哄抢物资的过程中,小区门口的商贩又和居民争抢,还打掉了一个居民的两颗牙齿。在路上,刘睿锋一边向分局请求支援,向防疫指挥部询问昨晚那个混检样本复检的结果,一边联系社区,要社区组织人员协助封控。这样聚集,病毒感染的风险太大。到了现场,他又和社区负责人商量,汇景新城小区有五千多人,小区面积大,有四个门出入,封控难度太大,要赶紧把其余三个门封起来。

防疫指挥部传来消息,复检结果出来了。十个人混检采样,九个人是汇景新城小区居民,只有一个人是滨江一号院的,在第二次复检中,发现那个滨江一号院的居民是阳性。这也意味着汇景新城小区目前没有一例阳性。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撤掉汇景新城小区每个楼道的封控了?他很庆幸,昨晚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提前把滨江一号院给封控了。

在现场,他和教导员都难以抉择,再封下去,警力严重不足,刚刚防疫指挥部的通告已经出来了,要求今天辖区所有小区全部封闭管理,每个小区卡点都需要安排民警值班。于是,他再一次向分局局长汇报情况,汇景新城小区如果封控,就需要上级给予警力支持。局长正在疫情防控的会议上,现场提出了他的问题,经过会上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后,决定解除汇景新城小区的封控,改为管控,也就是要求居民不出小区。滨江一号院1栋才是封控区。

局长在电话里得知实际情况后很满意,说:“刘所长处置得当,提前封了滨江一号院,汇景新城小区的民警可以撤出来了,我马上派警力去支援你们。”

刘睿锋挂了电话,对教导员喊:“撤!”

教导员说:“都撤了分局还派警力来?你是不是听错了?”

他再次打电话确认。这个时候不得有半点儿马虎,如果不能撤,他们撤出来了,那就会影响全市的防疫工作。

局长接到电话后说:“分局知道你们辛苦,你们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分局派警力过去,是替你们值守,让你们休息一会儿。”

刘睿锋立即和教导员商议了警力调整,要留出警力,为后面的隔离转运做好安保工作。

上一篇: 终极目标
下一篇: 西厢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