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对面的那个身影

作者: 从林

河岸对面的那个身影0

我认识蔡崇光那天,正赶上学校出事,一个女大学生从教学楼九层跳下,当场身亡。身为保卫处长,我处理过各类安全事件,有大有小,有繁有简,五花八门,工作性质决定,职责所系,但我最不愿处理这类事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太痛心,正是青春年华,一朵将要怒放的鲜花,突然就枯萎凋谢了,亲人怎么能受得了。

我一边组织力量保护现场,一边给急救中心和派出所打电话。很快,所长老霍带着两个民警赶到现场,紧接着,分局刑警、急救中心的车也到了,一时间,校园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天擦黑,现场勘查完毕,大部分工作人员撤离,校园安静了。

老霍他们还没走,我请他们到我办公室坐会儿,老霍说好,和两个民警来到我办公室。刚一落座,老霍就指着一个民警给我介绍说,这是小蔡,蔡崇光,从今天开始是你们这一片儿的社区民警。这个民警站起,很标准地给我敬了个礼,处长好!我正给他们倒水,还没反应过来,连忙放下水杯和他握手。刚才的注意力一直在现场,没太在意老霍身边的两个民警,以为就是临时参与处理这件事而来,心里还琢磨负责这片儿的民警小申怎么没来啊。老霍抽着烟说,小蔡是部队军转干部,刚分到我们所里,素质不错,我把他安排到你们这里,怎么样,够意思吧。我有些不以为然,没接他的话,问小申怎么没来。老霍说,走了。我问,走了?出差了?老霍说,啥出差,上周正式办了离职手续。我说,这小子终于走了。走了好,省心。

小申是学法律的研究生,前年接替到点儿的老民警老景,担任我们这片儿的社区民警。小申是所里第一个研究生,当个宝儿供着,老霍对他寄予厚望,也是亲自把他带到我办公室,说,你这儿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可不能随便扒拉脑袋就一个,我特意把我们所学历最高的安排到你这儿,怎么样,够意思吧。我很高兴,握着老霍的手一个劲儿说感谢。我紧握小申的手,拍着他肩膀,用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像刚刚得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珍品。不容易啊,为人的事儿没少跟老霍费口舌,今天终于到位了。

要说退休的老景也是个勤勤恳恳的老民警,责任心强,态度认真,但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工作局限性较大,思维偏保守、固执。一次,两个学生在操场打篮球发生纠纷,差点儿动手,一个学生报警,老景出警解决。老景到现场后,一个学生情绪比较激动,认为老景没明白他的意思,让老景再仔细听听,随口甩出一句英语,老景听不懂,觉得是对他不尊重,调侃他,也较起劲来,要把两个学生带到派出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场面一度比较混乱。这起事件以后,我就跟所长老霍念叨,以后再选派这片儿的社区民警,尽量安排一个文化水平高点儿、思想活跃点儿的过来,也得与时俱进嘛。当然,我一再向老霍说明,没有否定老景的意思,这么多年,老景也帮我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的提议得到老霍的大力支持,事情有了良好的开端,可结果呢?结果令人失望。其实人家小申考公务员当警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大城市户口问题,名正言顺留在大城市。小算盘一开始就打好了,先进来再说,能干就干,不能干再想主意。说白了,进公安就是个跳板。基层派出所,工作强度大,繁杂琐碎,值班熬夜多,停休加班是家常便饭,待遇又不是多高,干了不到半年,小申就有想法了。

小申很少露面,一般想不起我,我找他也比较困难,他和我联系最多的是电话、微信,要这情况,要那数据,都是急茬儿,上级要求,不得不交差。偶尔校内有报警电话,他露一回面儿,看着也心不在焉,无所谓的样子,要命的是他的口音,普通话说不好,很难听得懂,沟通十分困难,就这,出警效果能好得了吗?后来,他经常猫到一个地儿,抱着一本书,一待一天,一门心思准备司法考试,想当律师挣大钱。

老景不合意,这小子还不如老景呢,不是不如,是差远了,人家老景态度积极,有责任心啊。我委婉地跟老霍说过小申的情况,老霍说,不用你说,我早就知道,这小子,算我看走眼了。今天老霍再向我介绍蔡崇光,我确实有些不感冒,有什么区别吗?一个研究生,一个军转干部,身份虽不同,情况是一样的,家都在外地,都想解决户口问题留在大城市。

蔡崇光就这样成了我们这片儿的社区民警。

蔡崇光参与处理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跳楼事件,算是跟着看看,感受一下,嘴都插不进去。在前辈面前,他就是个棒槌,基本什么都不懂。有小申的前车之鉴,我对蔡崇光持观望态度,到底怎么样走着瞧,说心里话,没抱太大希望。小蔡看着倒是挺谦虚,一再向我表示,您是前辈,有什么事向您请教,您可别烦。我仍不以为然,听听而已,虚头巴脑的话谁都会说,客套嘛,小申第一次见面也这样表示,完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听其言还得观其行。我开始对小蔡的态度,肯定不像小申刚来时那般热情,连我自己都感觉到了。小申我是主动跟他聊,经常陪他在校园转,边走边介绍情况。我有我的盘算。于公,我希望他尽快熟悉情况,把工作开展起来,对校园和社区安全,保一方平安都有益处;于私,他早点儿进入角色,工作像模像样了,起码减轻我不少压力。没承想,遇到这么块料,压力没减少,反而更大了,操心的事一档子接一档子。我跟小蔡聊得不多,就是一般的工作接触,有什么具体事我让他找相关人员去谈。小蔡和相关人员谈完事后,又敲开我办公室的门,说,您要是不忙,我再跟您聊两句。小蔡把刚商量的事向我反馈了一下,按他的说法叫向我汇报。我跟他又不是上下级关系,向我汇什么报啊。这小子挺会来事儿,我倒不特别反感,起码态度上比小申强。谁都愿意听好听的,人性的弱点么。小蔡叫我大哥。我听着别扭,这刚哪儿到哪儿啊,就称兄道弟的,这近乎套得有点儿假了。我有一种观念,嘴太甜的人,都比较油滑,不实在,做事不扎实。刚有了点儿好感,瞬间又没了。不过,他有分寸,有人的时候,称呼我处长,单独和我一起时才叫大哥。以后,他都是这样,我也就习惯了。我想,称呼什么无所谓了,主要看实际行动,人是不是油滑,是不是实在,工作是不是扎实,还是看以后吧。

就在这时候,小蔡的上级搞军转干部工作情况调研,派人来征求意见,看法归看法,成见归成见,我都是从正面肯定小蔡,不乏溢美之词,不是我虚伪,不实事求是,我分得清四六轻重,这个时候理应这样说。

三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一个女学生跑到保卫处报案,气喘吁吁喊着抓流氓,女学生头发湿漉漉,穿大背心大裤衩。原来女学生正在浴池洗澡,一抬头看见一个男的,正趴在天窗外看她洗澡,女学生慌忙跑出,吓得衣服都没穿好。我立马派人到现场,人已经跑了,女学生情绪激动,用手机报警,来了两个民警。我们一起到监控室,把浴室周边的录像调出来查看,很快确定了一名嫌疑人,但不知是校外还是校内的。请当晚值班的几位学生宿舍管理员辨认,巧了,一下就认出是某学院的研究生,刚回宿舍,他有个特点,经常很晚才回来,差不多大家都认识他。他已完成毕业论文,等待答辩,说话就毕业了。确定了嫌疑人,民警就要到宿舍传人,带回派出所询问,如果查清事实,行政拘留没问题。派出所这样处理,按程序走,一点儿问题没有,可这个偷看女孩子洗澡的倒霉孩子就完了。我无意袒护他,他眼睛犯贱,不往正地方看,犯了错,理应受处罚,但还是别一棍子打死吧。小蔡不值班,在家休息,人带走后,我给小蔡打电话,说了我的想法。小蔡二话没说,从家中赶到所里,多亏小蔡,不然这倒霉孩子还真进拘留所了。带班领导正要签字报请拘留,听到小蔡的意见,手停住了,说,也是,一个在校研究生,甭管进去几天,这辈子就交待了,这样吧,你的辖区你负责,马上跟学校联系,让他们出具书面意见,接回学校内部处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们执法也得体现人性化嘛。

第二天,小蔡来到学校,我当面感谢他,表达自己的谢意,替那个倒霉孩子表达谢意,也替学校表达谢意,哪个学校也不希望有学生被公安机关处理啊,起码影响声誉。小蔡说,谢什么啊,这是我的工作。我理解学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按社区管理生搬,这方面还请您多指教。我来了兴致,招呼小蔡坐下,说,指教不敢当,今后少麻烦不了你,我们多联系多沟通吧。学校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跟社会比是一片“净土”,绝大多数人讲理,守规矩;说复杂也复杂,有的也犯轴,钻牛角尖儿,甚至剑走偏锋,社会上没发生的事也可能发生。小蔡说,学校是个特殊的区域,特殊的群体,我把社区工作做好,给您这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话说到我心坎儿上了。嗯,这小子靠谱。

我忽然意识到,小蔡在刚来的三个月时间里,一直不紧不慢做着事,当然不仅为我这一亩三分地,是为整个社区,只是我没太关注,忽视了,对他有成见。现在看,我狭隘了。套用一句官话吧,小蔡的工作用三句话概括,叫作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机制体制,推进工作落实。社区办公室先有了变化,多了一张地图,全社区平面行政图,几乎占了半面墙。地图绘制得很精致,据说不便宜,派出所没这笔支出,社区领导舍不得给,小蔡只好向社区里一个复印社“磕”,小蔡跟复印社老板说,就算您为社区治安做贡献吧。老板倒是挺痛快,说,应该的,应该的。小蔡编了一套制度,什么值班值守,接待来访,宣传教育,治安巡逻,应急处置,等等,不复杂,都是干货,简单明了,不像机关里的规章制度,穿靴戴帽的。听说,小蔡当过营教导员,这点儿文字工夫,对他不算什么。他用A4纸打印出来,订成一个册子,挂在办公室墙上,并立即组织落实。小蔡召集社区单位安全负责人开了个会,十个人,从学校借了一个阶梯教室,大家平时基本没来往,有的只听说过,忽然聚到一块儿,似乎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小蔡说,咱们今天开这个会,没什么大事,也没什么急事,主要是认识一下,建立个联系,今后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我当好联络员,一定为各位领导服务好。大家鼓掌,都非常赞同,都说早就应该有人牵头干这件事。

社区微信群建立了,小蔡起了名,叫“心安梦稳群”。大家也都互相加了微信。当场有人提议,今天的日子值得纪念,我们应该庆祝一下啊。小蔡说,那是,那是,过一段,忙完这阵儿,我安排。其实,会上还是确定了一些事项,比如其中一条,每晚各单位出两名值班人员,轮流在社区巡逻,第二天就开始实行。

那晚,我正在校园转悠,转到大门口,查看保安执勤情况,见小蔡和通达公司的老王走过来,想起今晚轮到通达公司巡逻,上前打招呼。小蔡问,领导,有啥情况吗?我说,一切正常。小蔡掏出烟拉我到路边,点烟的时候,问我周末有什么安排。我问什么事。小蔡说,聚聚,就咱们社区的几个单位。老王也凑过来点烟说,是啊,没别人,再加深一下了解。我就知道是通达公司老王做东。周末晚上,小蔡和我们每人喝了一圈,没见啥变化,表情如常,说话一点儿不拌蒜。这小子,海量啊。小蔡拿的酒,五粮液,战友送的。他说酒保存了好长时间舍不得喝,今天是他转业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尽兴,舒心。部队带兵的军人,哪个不是海量,小蔡能喝正常。大家也都没少喝,我平时只喝啤酒,也破例喝了白酒,整个气氛轻松愉快,兄弟般相聚。小蔡还是喝高了,没太离谱,就是话更密了,红头涨脸地说,媳妇不让我抽烟喝酒,让我封山育林,我可惹不起她,丈母娘一直嚷嚷着想要外孙子。今晚不敢回家,得回所里睡,我一会儿编个瞎话,给她发过去,说临时有任务回不了家了。大家都笑了。

小蔡在“心安梦稳群”里发了一组数字,通报社区巡逻情况,还真不错,各类安全事故事件明显下降,可谓成效显著。大家在群里点赞,都说应该继续坚持,并且加大巡逻力度。

我有切身感受。一天深夜,两个贼翻墙到校园里偷电动自行车电池,被巡逻保安发现,一直追到校外,正赶上值班巡逻人员至此,一起将两个贼抓获,给小蔡打电话,扭送到派出所。小蔡说,成绩是有,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一点儿一点儿来吧。大家说,大家的事大家办,你说怎么干,我们全力支持。不久,社区新增加了不少宣传橱窗和安全提示标牌,包括所有安全事项,什么防火、防盗、防诈骗、防自然灾害、防交通事故等,橱窗和标牌制作漂亮大气,与社区整体建设风格相吻合。社区巡逻队配备了统一的标志和必要的照明通信器材,鸟枪换炮了,大家配上了“行头”,再在社区里巡逻,不抬头挺胸都不好意思。小蔡把发票发到群里,后边跟着一个感谢的图标。大家一看就明白,说,这点儿小钱不算啥。有一个单位要全出,小蔡建议还是各单位均摊吧。

上一篇: 廓尔喀弯刀
下一篇: 至近至远,至亲至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