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思考

作者: 缪冬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在逐步变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应当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服务问题,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新走向,让文化艺术能够真正地为人民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的稳步发展。

一、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

(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娱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和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和娱乐需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中,文化和艺术是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同时,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升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文化,参与文化,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构建宜居文明的生存发展环境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加强场馆建设,如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能够为市民提供图书阅览、美术展览、艺术培训、歌舞娱乐等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够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助于宜居文明的生存发展环境的构建。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够丰富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艺术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会影响其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还有助于丰富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的活动中来,对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服务意识较为落后、现代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用不足,以及没有形成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等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在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中,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现象。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对于人民群众的需求认识不到位,导致其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内容、主题、参与群体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实际的文化服务质量不足,影响了服务效果。

(二)服务意识较为落后

服务意识落后是影响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不到位、服务意识较为落后的问题。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缺乏丰富的宣传渠道,在开展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宣传内容无法有效地传达至群众,导致群众对艺术中心的活动缺乏了解。同时,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了解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足。

(三)现代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不足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但是,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对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没有针对现代技术应用需求进行设备升级和服务设施建设,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的创新。同时,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没有将现代化技术与中心内部所开展的文娱活动等结合起来,导致现代化技术不能很好地帮助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尚未形成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在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能够提高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在大众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活动中来,良好的品牌建设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和理念较为落后等问题,尚未形成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导致自身的知名度不足。同时,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缺乏宣传和品牌建设意识,影响了人们对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认识,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策略

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运营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和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用现代化技术,并打造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这不仅为明确文化服务新走向提供支持,也确保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实现。

(一)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创新服务方式

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经营的过程中,管理者要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第一,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了解国内比较出名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所采用的方法,结合本地区群众的基本需求和现实情况,科学地借鉴。第二,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统计并分析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文化参与能力、年龄、性别以及兴趣爱好等内容,在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比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座谈会、深入社区进行调研等方式,了解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形成群众文化“需求详单”。第三,针对文艺展演、公益电影、书画展览等各类深受群众喜爱文化项目,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展开文化服务活动设计,在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的基础上,拓宽文化服务路径,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提升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意识对于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来说十分关键,针对目前部分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相对落后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其服务意识,促进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发展。首先,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开展人才招聘,可以从社会和高校中选择具有服务意识和工作热情的工作人员,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次,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积极地做好人才培训工作。服务意识是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每一个工作者都需要具备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定期开展内容培训,每次培训设置一个主题,有针对地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比如,针对投诉的解决方法,为工作人员开展深入系统的培训。在培训中,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分享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投诉处理难题。同时,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工作人员模拟处理投诉场景,锻炼实操能力,为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供帮助。最后,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做好服务工作监督。服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积极地做好工作人员的服务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服务意识。

(三)应用现代化技术

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完成服务方式的改进,从而提升文化服务质量,让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一,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组织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建设文化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能够在线上获得相应的文化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二,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加强智慧体验区建设,独特的互动式体验、细腻的全息呈现、高科技与艺术的碰撞能够更好地吸引群众的关注。在智慧体验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配置触控一体机,通过运用高清数字投影、触摸屏互动等先进技术,丰富内容呈现形式。第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做好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工作,加强对能够满足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服务需求的技术的使用,让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与帮助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打造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打造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除了要体现时代精神,还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借助区域文化特色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知名度,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来。

一方面,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主题文化服务活动,提供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服务,打造优质的、识别度高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另一方面,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要不断地让服务供给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比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加强与当地高校、图书馆及博物馆的合作,积极整合群众文化艺术资源,通过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服务资源共享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的知名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应当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内容。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娱需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并推动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社会服务功能的丰富。但是,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服务意识较为落后、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以及尚未形成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等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稳步开展,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可以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娱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和理念、应用现代化技术,以及打造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等措施,深挖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无锡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李知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