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尼卡
作者: 吴信宇我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楚和长期积累的感叹,李丽华那消瘦的背影在宿舍走廊的尽头永久的消失了。我从呆滞中猛然醒来,慌忙地朝着那个尽头喊了一句:“再见,有空回来看看。”声音在四周的空荡之中微微回响,整条长廊在此刻特别的沉寂,莫尼卡没有回答。
没有人再问过莫尼卡的消息,仿佛她从来就没有来过。似乎图书馆、教学楼以及整个学院都没有了莫尼卡的痕迹,真的如她所说,她不属于这里。看着自己乱七八糟的寝室,我忽然想要托人问一下莫尼卡的近况,但没有人知道,这令我感到悲伤。
调任的消息来得十分匆忙,我没多做细想,就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搬出了宿舍,也就离开了这个学院。莫尼卡也就在我脑海里层层褪色剥落,多年过去,我已记不得这个人了,只是记得两个名字:学院中的莫尼卡,生活中的李丽华。我在外地的另一个学院工作许久,自从调任到此,也就在这里安家扎根,以前的同事、学生和故事,由于在脑中放置得过久不去翻动,都是布满灰尘似的朦胧一大片。
偶然,得到一次回学院指导相关工作的机会。学院依旧如常,趁着空闲,我四处闲逛,企图得到一些以前的回忆。当我路过老宿舍楼时,我猛然想起来莫尼卡,许久不见的莫尼卡。我在工作室翻看着学院上报的优秀学生名单,我需要对这批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出检查和初步的评定。天气显得沉闷,密密麻麻的学生信息看得我心生枯燥。当我漫不经心地继续在各种信息上来回穿梭时,有一行字—李丽华,灼烧了一下我的眼睛。我惊讶不已,用目光紧紧地盯住那个名字。会心一动,我连忙把那位学生的信息狼吞虎咽似的全部看完。多年前的莫尼卡,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我忽然很想见见学生信息上的这位小伙子。
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孔武有力,穿着浅白色的衬衫,朝气蓬勃,一脸英气。小伙子人很聪慧,乐于交谈,我们聊得很投机。借着他妈妈同事的身份,我从他那得知了莫尼卡已经过世的消息。这是很悲伤的一件事,可是他却说得很坦然,这孩子一直是莫尼卡带着,显然他很优秀,她也很优秀。原来在我离开后,那么长的时光里,发生了许多我不曾料想到的事。
莫尼卡的丈夫是一个钢铁厂工人,人长得甚是憨厚老实,善良热忱、体贴勤劳,但这些不过只是他结婚前的一具皮囊罢了。婚后恰恰相反,莫尼卡可谓是上当受骗了,她的丈夫其实是一个败絮其中的懒汉。莫尼卡的性格正好与他相反,自从结婚后她的生活就真真地成了一曲不尽的悲歌。莫尼卡从一个文员职工变成了家庭主妇,她显得格外的不适应,之后四处寻求工作却屡遭碰壁,陷入了为生活而奔波的境地。结婚后的丈夫愈发暴露本性,他整天到外头喝酒讲粗话,好几次抛下手头的工作去放纵玩乐,工厂正打算把他辞退,要真是如此,他们现在所居住的员工宿舍就要被收回,无处安身是莫尼卡从不曾想到的。
莫尼卡在这一段时间里,有空就往市图书馆跑,在图书馆里,莫尼卡极为专注,她待到很晚,有时甚至误了自己做饭的时间。满身怨气的丈夫回到家中,暴躁着去寻莫尼卡的下落,渐渐地他发现了她跑到图书馆看书的行为,她的丈夫咆哮着恐吓道:“李丽华,你又跑哪里去了,你还不如去干活赚钱。”
莫尼卡总是反抗,但结局总是莫尼卡满脸泪痕,满身伤痕。莫尼卡用自己打零工的钱买回的书,她总要小心地藏起来。因为她的丈夫根本不把“托尔斯泰”当作一回事。此前太多的书已经被丈夫撕得粉碎,莫尼卡都已经不敢带书回家,所以她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可一旦被丈夫发现,回来又要挨揍。莫尼卡哭着也要去看书。但这是她的文盲丈夫所不能理解的,一辈子都不能理解的。丈夫常常耻笑她想要装清高,想要攀高枝、找男人,常常一把火把她的书烧掉。当莫尼卡回到家中,发现新买的《悲惨世界》成了丈夫擦手的纸巾时,莫尼卡绝望地流下了泪水,她恨透了一无所知的丈夫。或许没有人能明白她,或许只有“托尔斯泰”才是她心中的寄托。
莫尼卡在怀孕时更是如饥似渴地看书。大家都晓得这附近的钢铁厂某个员工家里住着一位知识分子,但谁也没有去接近。偌大的员工宿舍里,住着的都是一些知识水平低下的人,那些个女人家,干完家务就聚在楼下的天台打牌,讲着谁家的八卦,指责哪家的女人不要脸,唾骂哪一家的女人风骚。光着膀子,蓬头垢面地抠着自己的脚趾头,喊着远处的孩子。她们像极了他们粗鲁的丈夫,男人似的讲着笑话,谈吐不雅。
莫尼卡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因为自己悲惨的生活需要她自己朝九晚五地去拼搏。其次,空闲时间她更愿意花费在看书上,而不是与这群人闲聊。同时,她自己也清楚外人对她的评价,楼道里的阿姨常常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地讲到这位知识分子的傲慢和没做好妇道人家的本分。莫尼卡偶然遇到街坊邻居说起自己的“托尔斯泰”,却没有人听得懂,渐渐地人群也就散去,没有人愿意听莫尼卡那文人腔调。何况,那群女人最为擅长无事生非,八卦造谣。也不知道是谁挑起,莫尼卡的晚归,老是去图书馆,老是手里捧着书,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莫尼卡竟成了她们口中恶心、肮脏的女人。她们谩骂道:“那就是在装清高,瞧不起大家伙没文化,指不定是去哪里骗那些个学生了吧,真是不要脸的贱货。”
莫尼卡身上的书本把她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没有人明白她心底的想法。读书在这里向来是一件可耻的事。莫尼卡常常能听到隔壁有打骂声,杀猪一般的叫骂:“这是谁给你的书,看书有什么用,看书能赚钱吗?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垃圾。”待晚上父亲回来了,这样的叫骂还会重复,还会变本加厉,带上拳打脚踢,还会带上更大的哭声。莫尼卡心里也在滴血,每每听到这些,她就在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把这书交给孩子们,可是她每次又抵挡不住他们渴求的目光。
自己的孩子不久便出生。莫尼卡忽然之间不再显得那么苍老,因为她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她比以往起得更早,干更多的活,她也没有时间去饭店喝酒了。她悄悄把自己的孩子带进图书馆,这孩子就是在图书馆中长大的,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之下成长壮实起来的。莫尼卡的丈夫从来不管家里的任何事情,唯独对自己儿子一事插手,他不准自己的儿子上学,因为没钱。莫尼卡不认同这一点,她心中坚定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当她欣慰地找到房里一处隐秘的暗层时,她惊愕地瘫倒在地,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没有了,她知道是丈夫偷偷拿走了。
莫尼卡决定自己来担任孩子的老师。她白天出去打工,夜晚就回家教导孩子。没过几年,孩子几乎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看了。慢慢地莫尼卡的私人小学堂开得越来越大,邻近的小孩子们都愿意私下里叫一声李老师。莫尼卡教的东西很丰富,她一直跟孩子们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嘱咐孩子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读书是有用的。这群学生接受了很多他们不曾了解过的新思想,他们变了。黑夜里,男人对女人的叫骂,居然有了孩子的还嘴,男人对孩子的打骂,居然有了反抗。孩子们动不动就平等、自由的说辞,使得男人女人们大为恼火。孩子们公然的读书、公然的顶嘴使得莫尼卡成了整栋楼的众矢之的。
寒冬,他的酒鬼丈夫因为斗殴,死了。
没了丈夫,宿舍里那些看不惯她的人早早地就把他们家里的东西扔了出来,散落一地。莫尼卡带上孩子搬走了,她的小课堂也就结束了,她面无表情地在寒风中离开了这个粗野无知的地方。
莫尼卡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和努力,一人把孩子送去了小学、中学、大学。莫尼卡教导着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坦然看待家庭的过去。她的话没有错,读书很重要,学习是有用的,眼前的小伙子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小伙子在说起自己的故事时并没有悲伤,他很平静。
小伙子挥手和我道别,他渐渐地走到了我视线的尽头,我猛然地追了上去,喊住了他。
“你知道莫尼卡吗?”我喘着粗气问道,“那是你妈妈的名字,外文系的老师给她起的,她很喜欢这名字。”我们相互看着,浅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