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

作者: 向立成

返乡0

“啥?你不去厂里上班了?那你想干吗?”翟永前被女儿翟琦的话惊到了。

“爸,我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工厂的工作不适合我,我去那里上班一点儿都不开心。我想养水蛭!”翟琦坚定地说道。

“水蛭?蚂蟥?就是会叮人的那种很可怕的动物?”翟永前连珠炮地发问。

“嗯,我在卫校读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种动物。水蛭是我国传统名贵的活血化瘀中药,史载于《神农本草经》,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水蛭的主要成分水蛭素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有效的天然凝血酶特异抑制剂,与青蒿素、胰岛素并称为二十世纪拯救人类疾病最有效的‘世界三素’,在治疗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梗死、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疗效显著。”翟琦振振有词地说。

“你别给我上课,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同意你养水蛭。一个女孩子家养这么可怕的东西,你不害怕,我还害怕呢!”翟永前坚决不同意。

“爸,你没有学过医,我见过比这更可怕的,这水蛭根本不算啥,你借点儿钱给我吧,我得去买水蛭苗,至于其他的,你们就不用管了,我一个人就能搞定。”翟琦信心满满地说道。

“你一个人能搞定?你确定?”翟永前满脸写着不相信。

翟琦其实信心并不足,她只是上网找了一些水蛭养殖的知识来学,自己根本就没有尝试过,但是这个时候不能露怯,要不然父亲是决计不会投资的。于是,她硬着头皮说道:“那当然了,我在卫校的时候就养过,很好养的。”

“学校还养这玩意儿?”翟永前有点儿将信将疑。

“那当然了,这是有药用价值的。”翟琦硬着头皮说,不过这句话倒是实情。

“你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又要回到农村来养水蛭,你可想清楚了?”翟永前问道。

翟琦不假思索地说道:“想清楚了,咱们农村光靠种地根本挣不到钱,趁年轻,我要搏一把,如果成功了,还可以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的乖女儿啊,你还是省省吧,你能把自己养活了就不错了,还想着带领乡亲们致富,你想多了。”翟永前不遗余力地泼着凉水。

“爸,我已经考虑清楚了,不试一试我是不会罢休的。”翟琦坚决地说道。

翟永前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太了解自己女儿,那绝对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翟永前想了想,说道:“我只能给你一万块钱,你大伯家的鱼塘现在闲置着,我可以跟他商量一下,匀一个池子给你用,其他的你自己去想办法吧。”

翟琦高兴地跳了起来,搂着翟永前的脖子说道:“爸,我就知道你会帮我的,你最疼我了。”

“说实话,我打心眼儿里不希望你能成功。”翟永前没好气地说道。

翟琦所在的林埂村并不富裕,甚至算是有点儿穷苦。这几年,随着年轻人南下打工,林埂村常住人口基本上就是老、弱、病、残、孕,村里的年轻人已经不多见了,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家结个婚生个孩子,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小夫妻两个就一起出去打工了。

翟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仅靠父亲给的一万块钱还不够,于是借老师、借同学、借亲戚、借邻居,把能借的都借了,又凑了两万块钱。在南下寻找水蛭苗之前,翟琦通过网络恶补了一段时间的水蛭养殖知识,制定了一个自认为比较靠谱的养殖计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1年夏,翟琦决定开始行动。翟永前不放心翟琦一个女孩子独自去找苗,于是陪着她带着东拼西凑的三万块钱,踏上了寻苗之旅。两个人来到了沿海的一个城市,找到了朝思暮想的水蛭苗。在看到水蛭苗的这一刻,翟琦欣喜若狂,这就是她心中的至宝。她已经听不进去父亲让她少买点儿的劝阻了,一口气几乎把带来的钱全部买了水蛭苗,差点儿运输水蛭苗的钱都没留。卖水蛭苗的老板也很大气,直接跟翟琦签订了回购水蛭的合同,等于说只要能够养成功,根本不愁销路,这也消除了翟永前和翟琦的后顾之忧。

因为路途遥远,翟琦决定用湿运法来运输,于是雇了一辆小货车,把购买的两百斤水蛭苗往林埂村运。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这也让翟琦有点儿兴奋,也有点儿期待,幻想着这三万块钱投进去,过一段时间就能赚上三十万。

小货车开到了大伯家鱼塘边上,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水蛭苗搬了下来。很多乡亲们听说翟琦养的是水蛭,都围过来看稀奇,毕竟十里八乡也没听说谁养水蛭的。

翟琦打开一个装水蛭的塑料桶一看,差点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桶里很多水蛭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看起来像是活不成了。她疯了一样地赶紧把剩余的桶都打开了,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算下来一路上折损了有六成左右。翟琦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与老板再三沟通,翟琦才算是找到了水蛭苗大量死亡的原因。原来,水蛭苗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隔两三个小时冲一次水,一路上翟琦虽然也按照老板的交代来冲水,但是因为夏天的气温太高了,应该增加冲水的频率,她并没有随机应变,这才造成了水蛭苗大量死亡。

原因找到了,但是于事无补,毕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翟琦擦干了眼泪,忍着心中的悲痛,把死去的水蛭苗捡了出来,把活着的水蛭苗下到了大伯家鱼塘的育苗池里。

看着水蛭苗窜动的样子,翟琦在心中宽慰自己,只要剩下的能保证成活率,还是可以保证不亏本的,毕竟水蛭养殖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

翟琦更加悉心地呵护这剩下的水蛭苗,后来索性就搬到了鱼塘边的草棚里住。翟永前不放心女儿一个人住那里,就在旁边也搭了个草棚,陪着一起养水蛭。

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不知道从何时起,水蛭每天都会死不少,而且越来越多,这让翟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蛭一点一点地减少,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按水蛭一年半的成长期,到最后估计所剩无几了,她有点儿欲哭无泪。

翟永前看着女儿焦急的样子,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旁劝她养这一次算是体验过了,女孩子还是要老老实实找个稳定的工作来干。他这一说不打紧,翟琦反而被他说哭了。哭过之后,翟琦反而平静了下来,反正事已至此,哭也没有用,现在就寄希望于能够收回点儿成本,到时候再借点儿钱,好好地再养一次。当然,这个想法她没敢跟翟永前讲,要不然估计又要接受一波轰炸式唠叨。

终于挨到了收获的季节,按照往年的价格,翟琦要亏得血本无归了。不幸中的万幸,这一年水蛭干品价格飞涨,涨到了前一年的三倍左右。翟琦卖了这一茬的水蛭干品,收回了将近一万块钱。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抉择,继续养水蛭,很可能这一万块钱也将打水漂,不养的话,就只能找份工作来做,自己很不甘心这样认输。

想来想去,翟琦还是决定继续养水蛭,因为上一批水蛭死亡的原因找到了,就是水塘卫生清理不够及时。虽然决定继续养水蛭了,但是翟琦又发起了愁,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启动资金了,一万块钱连水蛭苗都不够买,因为随着水蛭干品价格的飞涨,水蛭苗的价格也涨起来了。

这天晚饭的时候,翟琦数度欲言又止。

翟永前看出了女儿的犹豫,就问道:“决定了?”

翟琦“嗯”了一声。

“准备怎么干?”翟永前问道。

“扩大规模,再拼一把。现在行情好,一年多就能翻身了。我这次专门去学习一下养殖技术,等到夏天时候再去进一批水蛭苗。”翟琦肯定地说道。

“闺女啊,咱们失败不起了,现在村里很多人都拿咱家当笑话说,你不知道,我和你爸这张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翟琦的母亲李梅不满地说道。

“他们不理解很正常,要是他们不笑话我们,那才是奇怪了。爸,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等到我明年成功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闭上说闲话的嘴巴。”翟琦坚决地说道。

“不再考虑了?”翟永前再次问道。

“考虑好了。爸,我现在还缺启动资金。”翟琦虽然声音很小,但很坚定。

“给,这是给你准备的嫁妆钱,本来等你结婚再给你的,我跟你妈商量过了,现在先给你吧,省着点儿花。”翟永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银行卡,放到了翟琦的面前,“密码是你生日。”

“爸,妈,谢谢你们!”翟琦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你放心去闯吧,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后盾。”翟永前拍了拍翟琦的肩膀说道,眼睛深处难掩那一抹担忧。

有了启动资金,翟琦信心更足了。一个人来到了南方的一个小县城,这个小县城是水蛭之乡,养殖的规模非常大。翟琦找到了水蛭养殖场,以打零工的名义想进养殖场工作。在连续被拒绝了几次之后,有一对老夫妇录用了她。老头儿叫魏大明,老妇人叫林小吟,两个人的名字在当地也是一段佳话,就像是一对情侣名字。

翟琦是一个很能吃苦的女孩子,在老夫妇的养殖场,她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抢着干,比很多的男人还能干,可把老夫妇高兴坏了,这可是捡到一个宝啊。

“老头子,你觉得翟琦咋样?”林小吟小声问老伴儿。

“不错啊,挺能干的。”魏大明随口答道。

“什么叫不错?”林小吟似乎不满意老伴儿的回答,“你觉得跟咱儿子般配不?”

“你说啥?这个翟琦虽然能干,但是我们不了解她啊,你想介绍给咱儿子?”魏大明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是啊,我越看这个女孩儿越顺眼。你看这眉眼、这腰身,绝对是好生养的。”林小吟笑着说道。

“再等等吧,咱儿子在外地,都不愿意回来养水蛭,说大城市里有金矿。我总感觉这个女孩子一个人大老远跑过来打工,有点儿想不通是为什么。”魏大明皱着眉头说道。

“能为啥,人家又不偷不抢,你说到这儿,我有空还真要问问她,确实一个女孩子大老远过来养水蛭,有点儿不太合常理。”林小吟经老伴儿一提醒,也觉得确实有点儿反常。

第二天,林小吟在干活儿的间隙,跟翟琦一起坐在塘边,问道:“小翟啊,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你说你一个女孩子,这么大老远跑到我们这个小县城来养水蛭,到底是为了啥?要说为了钱,应该不会,大城市打工挣钱肯定比我们这里多。”

翟琦笑了笑说道:“大娘,我是来偷师的,我也要养水蛭,我前两年养了一次,结果亏钱了。”

“亏钱?这两年水蛭行情很好啊,怎么会亏钱呢。”林小吟纳闷儿道。

翟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大娘,不瞒您说,主要是技术不过关,我来这里就是边打工边学技术。要不这样吧,我可以不要工钱,您教我养水蛭的技术吧,网上看的那些还不够。”

“原来是这样啊,学技术没问题,我跟老头子会的都教给你,工钱也照开,我支持你,我儿子都不肯跟着我们学。”林小吟越看翟琦越顺眼,都有点儿婆婆看媳妇的感觉了。

“那太感谢了,我一定好好学,绝对不会给师傅丢脸。”翟琦站起来给林小吟深深地鞠了一躬。

“哎呀,都是一家人,搞那么客气干啥。”林小吟说着赶紧把翟琦扶了起来。

还真别说,林小吟对翟琦还真不错,完全不像是对待一个打工妹。这份热情让翟琦感觉到有点儿难以接受,就像是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又像是对待儿媳妇一样。

翟琦的感受确实没有错,林小吟就是想让她当儿媳妇。林小吟本来给自己儿子魏平洲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想让儿子回来跟翟琦见见面,年轻人如果能看对眼,那她就不用操心了。可是魏平洲并没有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五月份,翟琦就想着回家准备整理养水蛭的池子了,因为原来鱼塘的育苗池不能用了,大伯看水产品价格见涨,也想着重新启用鱼塘养鱼。这也让翟琦有点儿郁闷,因为重新开挖一个养水蛭的池子需要时间和成本。

魏大明和林小吟得知翟琦准备回家养水蛭后,十分不舍,每天都在给翟琦讲养水蛭的注意事项和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也让翟琦非常感动。最后,翟琦在魏大明和林小吟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结束了这趟学艺之旅。最让翟琦兴奋的不是学到了多少技术,而是魏大明和林小吟帮助她订了水蛭苗,而且是以超低的价格下的订单。

翟琦收获满满地回到家,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整地、挖塘。

这天早上,翟永前请了村里的几个劳力一起帮忙挖塘。

“老翟啊,你女儿这次是动真格的吗?听说去年赔了不少啊。”村民王来友边挖土边问道。

上一篇: 1+?=1
下一篇: 人间寓言(三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