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 吴伟林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0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今,社会大众对文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使得文学研究工作逐渐提上日程。不过,受外来文化和网络体系的影响,文学发展中出现了自我审视的精神缺失、创作趋于功利化、缺少创新探索与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困难等问题。为了破除文学发展的阻碍,研究者应积极研究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促使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现当代文学主要是指将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现当代文学体系。其中,现代文学通常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一直到1949年以前的这段时期的文学,而我们所说的当代文学一般是指1949年以后的文学。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必要性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文学发展中若是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姿态,其本身的自然形态也会更加突出,反之,倘若文学无法实现独立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军事等,这样一来,文学观念形态也会越来越明显。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自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正因如此,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具时代特色,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事实上,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研究者也是希望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能够从中找到发展规律,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虽时间较短,却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某一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还蕴含着各种思想潮流,并且在外来文学的影响下融入了西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元素,文学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实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可以说,在这种文学西方化的现象之下,很多创作者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中,揭示相应的社会矛盾,以作品呈现社会百态。所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能够间接地看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自我审视的精神缺失

在文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认真反思、审视自我,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本质就是一种自我的体现。反观我国文学发展,无不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精华和有价值的元素,从而展现文学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特点,进一步推进文学的发展。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文学研究中的自我审视工作逐渐被忽视,而缺少了自我审视的精神后,不能进行客观的审视分析,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随意、散漫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在这种状态下,当代人缺乏自我审视意识,难以感受到文学的精华,这都对文学实现跨越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和冲击。

(二)创作趋于功利化

目前,市场化模式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当代文学正朝着功利化、商业化方向进发,这让文学逐渐成为谋取利益的手段。特别是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纯文学”几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随之而来的更多是快餐文学、大众文化,“俗文学”更是动摇了严肃文学的地位。文学体系内自身的审美作用、文学价值等逐渐丧失,而文学的娱乐功能和商业用途逐步被放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学作品创作的使命感。随着文学向边缘化靠拢,许多创作者受功利化发展态势的影响,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来获得更多的利益,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创作,导致文学被贴上“庸俗化”“功利化”“商业化”“市场化”等标签,严重扭曲了文学创作的原本状态。

(三)缺少创新探索与研究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会受到文化的熏陶,在进入21世纪后,现代文化和网络文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纯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如基层文化、乡土文学等,它们展现了时代社会背景,同时也推进了文化行业的发展。这也让许多专家、学者逐渐重视对文学发展的探索和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文学作品的价值。然而,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缺少创新意识,未能从发展的角度剖析文学的价值,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研究效果,减慢了文学发展的步伐。

(四)中外文化交流困难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迎来开放、互联、融合的新局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既有优势,也有弊端。文学在外来文化交流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冲击,比如,在其影响下,社会大众热衷于外来文化,那么会出现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和不认可的现象。另外,中外文化在碰撞中交流也比较困难,外来文化的涌入,势必会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文学市场中的比重,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有些外来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力,既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又不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分析

(一)趋向民族化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应保持住民族化特性,让文学作品创作回归传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学发展需要。经相关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过在发展中,民族文化依然备受社会关注,比如,常见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创作方面仍旧以民间传说、民族历史为素材,通过细腻的写作手法和精湛的创作技巧来描述真实的生活情境,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民族化特点,并且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所以,针对目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应朝着民族化方向发展,积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摒弃外来文化,文学发展也要参考、借鉴和融合外来文化,并融入新时代元素,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特有的魅力,确保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市场上屹立不倒。

(二)朝向人性化

创作者在创作某部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依据自己的主观认识,采取惯用思维方式,将自身的情感注入文学作品之中,从而塑造出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要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正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且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作者要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不断考究,挖掘作品的内涵,打开创作的新思路,形成思维的碰撞,做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衔接,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元素,使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中,要极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让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通过深入研究文化的形式,比如古诗词、轶事故事和传统戏曲等,再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活力。与此同时,创作者要具有前瞻性,对当下社会发展情况和新时代背景下文学发展的形势进行分析,解读文学特点,捕捉社会动态,确保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平衡。

最后,由于某些文学作品内容缺少创新性,这就需要创作者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运用高超的创作技巧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作品创作和文学发展探索中,突出个人的人生理念和生命价值。

总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正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并为文学后续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转向世界化

从文学作品创作的现当代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形势来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正朝着全球化、世界化方向迈进。可以说,文学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再现了精神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价值内涵、审美意识以及创作者的情感认知等。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都秉承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所以,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更不能否定人类的自身价值观念。

另外,如艺术一般,文学也是没有国界的,同样,文学也没有阶级分层。正因如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包容的世界文学交流模式,搭建对话平台,促进各个国家就文学创作问题展开研讨,让文化在交流中获得发展。此外,创作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洞察能力,善于捕捉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点,预知文学发展趋势,弥补文化融合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消除相关弊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理智的思维,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而不是完全照搬全抄西方文化创作的灵感和方法,杜绝“拿来主义”,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文学,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包容性和世界性特点。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就文学本身来说,文学主要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产物,虽然有着独立性,但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某种关联,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只是针对局部,围绕某一部作品来分析一个时期的文学状态,未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而西方文学研究通常是将文学放在一个整体中展开分析,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虽然这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落实中还缺乏行动力,导致文学研究陷入一个阶段化的僵局。要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研究者要站在全面的视角上研究文学作品,坚持整体与局部的统一,规避文学不良发展问题。

(二)发挥美学作品分析的作用

通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发现文学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要想促进文学向民族化、人性化和世界化方向发展,体现出文学的艺术价值,那么,创作者要把握好美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在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中,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发挥其美学作用。众所周知,因为社会认知不同,大众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视角和价值批判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有了这种差异,使原本呈现出来静态特征的文字也展现出来独特的动态美。不过,在很多时候,研究者并不重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只是将其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中进行分析,但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只是依赖于创作者本身,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会涉及众的接受意识和认可程度,所以,在文学发展研究中,应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展研究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针对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者要注重对生活的感知和感悟,不将文学作品创作看成获得利益和积累财富的手段,而是重视对文学发展的研究,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深入挖掘文学的内涵和价值,构建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体系,推动文学向民族化、人性化和世界化方向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