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有神(散文)
作者: 杨映川(新加坡)约好大卫早上九点到酒店大堂门外接我们,他准时到了。昨晚我们到达巴厘岛天已黑透,机场出口有一大溜的出租车,司机们席地而坐,显然打车的人不是太多。有一位像是负责人的,主动上前问我们要到哪,邢教授说出酒店的名字,负责人指了司机中的一位,那人就是大卫。大卫长得很帅气,五官立体,他高高兴兴跑过来替我们拿行李。来之前我做过攻略,说这儿出租车是不打表的,要谈价钱,我问大卫怎么收费,他说40万,我刚想说30万,我家淳朴的邢教授已经说出35万的价格,大卫马上说OK。按现在的汇率,10万印尼盾大约等于6.4美金,从机场到我们的酒店十几公里,按当地的物价35万肯定是贵了。
一路堵车,十来公里我们走了40多分钟。早有朋友预告巴厘岛堵车严重,我后来才知道像这样的都不能称之为堵。我们和大卫在车上一直聊天,他肯定认真学过英文,能用单词凑出想表达的内容,大卫这名字就是他自己取的。他给我们推荐第二天的旅游路线,说如果包他的车他负责做导游,最后敲定的价钱是70万印尼盾包一天。从机场运我们到酒店35万,包一天才70万,这怎么说呢?
大卫给我们提供了两条旅游路线,我们选有火山的那一条。来之前我就嘀咕我们旅行期间不会有火山爆发吧。印尼境内500多座火山,其中近130座都是随时可能喷发的,前往这个国度的旅程注定就是冒险之旅。
从酒店所在的区域拐上跨海大桥,再走十来公里就进入巴厘岛的腹地。这条贯穿整个岛屿的公路狭窄又笔直,几十里也碰不上一个岔路口,再走得半个小时好不容易看到一条岔路横亘过来,没有红绿灯,通过的车辆很默契地交叉行驶。公路沿途有很多商店,木雕工艺品、蜡染布、灯具的店面较多,餐馆和咖啡厅也不少。当地的民居很有特色,一层层地往高里走,门头上有人形和动物的雕像,围栏就像两扇打开的门,涂成金色,听大卫介绍这都是居民建的家庙。印尼的穆斯林占绝大多数,巴厘岛的老百姓却基本上都是信奉印度教的。各家各户门前放有一个棕榈树叶编的小花篮,里面盛放着鲜花和一些食物,一看就知道是供奉神灵的。大卫说他们早中晚各祭拜一次,相当虔诚了。民居的正门特别窄,感觉就六七十厘米宽,胖人能堵住进不去,就不像是让人走的。求知欲极强的邢教授向大卫请教。问了好几次,大卫才明白整个问题,他告诉我们,每家每户都在后边或侧面另外开有门,一般都不走正门。为什么不走正门?大卫答不上来了。
一个半小时后,大卫把我们载到一个小农庄跟前,说有免费的咖啡喝,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当即有几个当地女子迎出来,热情地邀请我们往里走。看这阵仗,免费品尝就是个由头,大卫把我们运到这肯定是他的一项业务。不过,印尼的咖啡有它独特的名声,试试无妨,我们领着孩子进了园子。这是个小小的植物园,种的几乎全是咖啡树。咖啡树高矮差别挺大,矮的和我差不多高,高的我得仰头看,青绿的叶子中间有一串串红色和绿色的浆果。园子边上搭了一排木屋,有一间是制作咖啡豆的小工坊,有烧柴火的灶,灶上架着一口锅,里边是棕色的咖啡豆,一个老妇人用木柄不停翻炒。屋子中间还有一个类似于石臼的东西,炒好的咖啡豆应该就在里边舂打,展示的是很原始的工艺流程。与制作工坊相邻的是两间麝香猫舍,有十几只麝香猫待在里边。麝香猫就是著名的猫屎咖啡的生产者。我觉得它们长得更像狐狸,身上毛的颜色并不一样,有的偏黄色,有的偏棕色。我给大宝二宝解释,这种动物吃咖啡豆后拉出便便,再把便便里的咖啡豆拿来烘焙加工,就可以制成名贵的猫屎咖啡。二宝一脸怀疑,他说:“为什么人要喝这么恶心的东西。”邢教授说:“这种咖啡的味道和别的咖啡不一样,人们喜欢不一样的东西?”二宝说:“我以后长大不会喝咖啡的。”我笑着说:“别说那么早,说不定你比别人都要爱喝呢。”
一个穿紫衣的妇女手上托着托盘,上边有各种颜色的饮料,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二宝想拿一杯,让我阻止了。紫衣妇女急忙解释是免费的。这不是我关心的,我主要是担心不卫生。半年前我们全家去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度假,我们带孩子们赶附近乡村的集市,买了一些吃的,第二天两个孩子上吐下泻,发高烧,连续几天在酒店躺着,假期白白浪费了。
紫衣妇女领我们到一张长桌前,上面有两排透明的玻璃罐子,分别贴有柠檬、姜、芒果、桂皮等标签。她说,她托盘里的饮料就是用这些植物的粉末来冲兑的。我试了试姜茶,味道果然好,就是甜度高了些。我刚提出意见,她马上说他们有不加糖的姜粉,如果我想试,她马上给我泡一杯。我看桌上有猫屎咖啡的缸子,说算了,要喝就喝一杯猫屎咖啡。她说一般的咖啡是免费的,但猫屎咖啡收5万一杯。我说:“如果是真的猫屎咖啡5万一杯不贵。”紫衣妇女用虹吸式的制作方法,几分钟后将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放在我面前。二宝在一旁皱眉头:“妈妈,你真的要喝那些猫拉出来的咖啡?”我说:“是的呀,以前妈妈喝过的猫屎咖啡可能都是假的,这一回十有八九是真的。”我认真品尝,香且涩,涩里又有一点酸,我没什么专业知识,单凭口感来判断是否能接受,如果让我说出猫屎咖啡和其他咖啡有什么不同,我还真说不上来。
听我夸咖啡好,紫衣妇女就开始推销商品。我们到他们的小商铺转了转,一袋50克的猫屎咖啡要220万,100克的要400万。说心里话,如果是百分百的真货,这价格也还说得过去。我揣测让我品尝的样品一定是最好的货色,这能让我们决定是否掏钱购买,但装在袋子里的就不确定了,当然,也可能是好东西。我后来选了两包无糖姜粉,花了30万,算是对园子招待的一点回报了。我们出来看到大卫蹲在他的车子跟前,看到我们出来马上站起来。他问我们感觉如何,邢教授连连夸好,大卫笑得很开心。天上乌云密布,大卫建议先前往路途最遥远的火山,回来有时间再看别的,我们没有意见。
很快天降瓢泼大雨,沿街水流成溪,地势矮的门户水直接流进院子里去。雨模糊了前方的路,天也暗得像入了夜。要在以往我会让车子停下来,可这公路就一条直线,没有岔路,更没有停车场。像穿越火线一样,我们在雨中穿行,也在乌黑的云层底下穿行。我自我安慰,雨越大停得越快。雨并没有停,两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大卫说到了。街上全是车子,两辆大巴把路堵住了。二男一女突然站到我们车子跟前,一男的敲叩车窗,大卫把车窗摇下,男的大脑袋探进来说:“买票,一人5万,共20万。”这地方没有设大门,一看就是乱收费,看我们坐出租车就知道是外地人。我问大卫,真的需要买票吗?大卫一声不吭,不敢看对方,也不敢看我们。我对那个伸手等钱的人说:“你们有收据吗?”他说没有,然后好像有点心虚,又说,小孩不用买票,你们给15万就行。我没有再理论,把钱交了。
交完钱后,没人拦我们了,车子一拐,一派旖旎风光立现,远方是高大的巴杜尔火山,它被白色的雾气笼罩,青灰色的山体若隐若现,风吹过,能撕开一道口子,再一阵风过来,雾气又把山体盖住。刚刚经历的那一场大雨并没有离去,零星的小雨还在下。大卫说前方有很好的观景点,我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观景。车子继续往前开,路边全是餐馆,餐馆又都修有观景台,很明显,必须进餐馆吃饭才能观山。大卫把我们运到一家餐馆门前放下,说这家菜非常好。孩子们欢呼雀跃,已经是下午一点半,大家都饿了。这家餐馆吃的是自助餐,我们转了一圈,不是太满意,荤菜就三个,分别是咖喱鸡、炸鸡块、土豆鸡块,蔬菜就是炒包菜炒豆角等,颜色还弄得很奇怪。一个服务员拿着一个小本子写价钱,一人是30万,我们四个人120万。这个价钱我们一家能在我们住的五星级酒店吃一顿大餐了。我拉着孩子的手,做出马上要离开的样子。服务员马上在计算器上打了一个七折,我还是摇摇头。服务员指着二宝说:“小孩子半价。”这时候我们面前的巴杜尔火山突然雾霾尽散,整个真身现出来。我们在观景台坐下看风景,也将就在这儿吃饭了。
高大威严的巴杜尔火山山顶顶部有凹陷,估计那就是火山口。它的周围都是山,但它仍然显得很孤独,仿佛是被排挤出来的。山上植被不多,只有山脚下有青绿的颜色。东南侧的巴杜尔湖是火山湖,如蓝天一样的碧蓝,远远看着就很开阔。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总觉得巴杜尔散发着一种悲伤的气息。巴杜尔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爆发发生在2000年。科学解释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而我一直认为沉默的大地是有生命的,它有快乐也有悲伤,有愤怒也有忍耐。江河湖海就如同它的血液,高山峻岭就如同它的筋骨。某个时候,它那些积压很久的情绪会从一个脆弱的点被宣泄出来,它的表现形式是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动,这是自我的平衡,没有谁可以帮助它,它只有自救。就如同我们在遭受巨大痛苦之时,我们会狂号大哭捶胸顿足,所有外在的表现都是内在的宣发。我们接受大地赐予我们的鸟语花香、五谷丰登,也不得不接受无法抗拒的天灾。
在巴杜尔火山的东南侧边缘上还有一座更著名的火山,它叫阿贡火山,它是巴厘岛的最高峰,被当地人称之为神山。我们来时在飞机上能看到它,那火山口又圆又大。阿贡火山近年来多次爆发,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5月24日夜间,火山灰柱高达5000米,让1000多人丧命,我想象不出那样的场景,但我知道如果我亲临现场,一定会战栗。阿贡火山附近有不少庙宇都是为了祭祀它而建。其实所有的火山在印尼人民心中都有着神圣的地位,他们认为火山有神,不同的火山有不同秉性的神。为此,每一座火山都有守山人。守山人是神与人的媒介。守山人会在一个固定的周期里,三天或七天,将五色米以及活禽等投入火山口进行祭祀,他们通过祭祀和祷告来与火山神沟通。在普通人眼里守山人就如半神。
巴杜尔火山只让游客们饱了十分钟的眼福,浓重的雾气再次弥漫,把山色锁得一点不剩。我们吃完饭,又喝了两杯热茶,雾还是没有半分要散开的样子。看天色还会有雨,估计是很难再看到巴杜尔火山的全貌了,我们决定返程。上了大卫的车,我跟他抱怨饭一点儿也不好吃,他有些尴尬,我想他一定拿了回扣,刚才就见服务员将他从餐厅的下一层送出来。前边那个咖啡植物园他多少也能拿些好处。旅游业拿回扣很普遍,能理解,但前提应该是让客人满意。
回去路上依然风雨兼程,赶到乌布皇宫已经是下午四点,游览完皇宫我们回酒店遭遇了严重的堵车,正常不到两小时路程,我们花了五小时。路上一半是摩托车,一半是汽车,大家像蚂蚁一样挪动。真是堵出了心理阴影,以至于后来在巴厘岛的几天我们都待在酒店不再外出。我最后付大卫80万,多加的10万算是小费。他从早上九点接到我们,忙活了一个对时,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大卫有意外的惊喜,说了一串祝福的话。彼此都是生命中的过客,他高兴,我们也高兴。
我们的酒店占据一方海滩,在沙滩上看日出,泳池边晒太阳,一天很快过去。巴厘岛的大部分酒店还有一个特色,瑜伽。早晨或是晚间,面朝大海的地方,会有瑜伽师带领客人做瑜伽。人们柔软肉体,强壮筋骨,我喜欢那些优美有节制的动作。我对瑜伽的理解是,通过肢体伸展带来的痛感、拉扯和疲惫,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自己的肉身,通过呼吸再来感觉自我与存在。当人的注意力从纷扰的世界回归自身,一切都静下来了,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魂自由吧。
乌布是全世界著名的瑜伽圣地,很多人慕名前来修习,非常着迷。这倒是符合了乌布这个名字,在巴厘岛的方言里,乌布的意思是治疗用的药物。据说乌布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术士,他们通过一些行为,让你相信他们早就认识你,或者告诉你,你迷失了自己,他们会帮你找回自己。年轻时我可能会信这些,年纪大了咬定一点,把肚子吃饱,把日子过好,不依赖于任何人,就是完善自己了。
我相信巴厘岛的本地人是很少修习瑜伽的,术士们也不会把他们当作启发的对象。巴厘岛只是贡献出一个环境优美之地,让这里成为别人寻找灵魂的圣地。如果瑜伽的本质在于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意不受外在的干扰,生活在火山周围的人们就是很好的瑜伽士。他们的内心没有恐惧,他们充满感恩,他们不怀念过去不梦想将来,他们不思考,他们就是活着……
酒店随处可见一个牌子,上面指明如果海啸发生的逃生路线。二宝看到这牌子不太开心,他们这一代很会在网络上查阅信息,他本来就不愿意到印尼来的,说印尼有可怕的海啸,还有活跃的火山。我给他做了好多说服工作,他才勉强同意和我们出行了。
印尼最近一次海啸发生在2018年12月22日,600多栋房屋、百余家酒店和餐馆遭严重破坏,420艘船只被损毁。这次海啸毫无预警,专家事后分析认为是巽他海峡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起的。这又跟火山喷发扯上了关系,而喀拉喀托火山早已名声在外。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喷发,震耳欲聋的声音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澳大利亚都听得到,火山爆发引发高达45米的大海啸,摧毁了数百个村庄和城市。而第一次让现代人关注到海啸的应该是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的。那一次海啸与火山没有关系,是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科学家估计相当于同时向印度洋投下1500个广岛原子弹。印尼当地就有将近24万人丧生,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也损失惨重,百万计的家庭家破人亡,红树林、珊瑚礁、森林、湿地、植被、沙丘等都饱受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