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赋
作者: 流泉水是一种养育,萧绍官河是一种成全。从明朝洪武元年至今,古金田变脸,衙前在旧章里,又翻过一页。
脚步敲出鼓点,水色中,风声激越。而凤凰山,应和着凤凰的鸣啭,指点江山。
衙前,书写一个变革的注解。
水做的衙前,孕生于火。水与火交织、相融。一种照亮,是血性。一种沉浸,是忘我。
“农民”——衙前大写的两个字,种在地上,长在山上,奔跑在历史的一个个节点上。举起左手,叫“农运”;举起右手,叫“革命”。
那样一群人,信仰当笔。
那样一本书,红色当册页。
衙前农民运动,衙前农民协会宣言,衙前农村小学校。李成虎、陈晋生、单夏兰、沈定一、刘大白、杨之华。一个笔划,一条路。当这些长短不一的名字叠加一起,就是一座鲜活明亮的里程碑。
星星闪耀,在辽阔的夜空中。
而头戴星光的衙前子嗣们,从不会忘记,是什么样的血脉,在流淌,在奔腾。
在一种坚忍里敞开胸怀。开放与包容,接纳时代的选择。涤荡与弄潮,是一种姿态,深融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让衙前化蛹成蝶,有如波涛蓄势起于涓滴。
红色风情小镇。绿色生态乡村。化纤钢构产业“硅谷”。杭绍一体化建设“桥头堡”。一个个新的命名,一张张新的名片,交相辉映,五彩缤纷。
凤凰展翅,天更蓝,水更清。衙前人将自己的越剧小调,越唱越欢。
诗人眼中,衙前,是一首内蕴丰沛且充满张力的朗诵诗。水是前奏,红色是根基,改革、发展是诗的灵魂。“幸福衙前”,则是其诗意最终的抵达。
风,在吟咏。
草木,在吟咏。
整个萧绍大地,在吟咏。
在这里,我已忘记异乡人身份。遇见之事,都是期待中的事。遇见之人,都是想要见的亲人。
如若,从这一天开始,在我的旅程,又一次完成新的辨认,那么,生命中的喧响,必定源于大地强大的内心。
这水声,这风声,来自于历史与现实交汇处,经久不息。
此刻,选择这样的方式,为衙前写下每一个字,是因为在这每一个字里,我能看见一种光,一种赐予,一种深深的问询和祝福。
请相信,我所描述的信仰,不仅仅属于衙前,也属于春天里每一颗迎风生长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