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现代钢琴作品研究
作者: 徐子钧
摘 要:20世纪以来,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调性音乐体系逐渐瓦解,形成了风格流派错综复杂、音乐语言各有千秋的多元发展之势。如今,西方钢琴音乐经历了百余年的创新与变革,以广泛的音乐风格和新奇的演奏技巧,为钢琴演奏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土耳其作曲家法泽尔·赛依于1997年创作的钢琴曲《Black Earth》,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演奏技巧,还将音乐创作的观念和立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再以《Black Earth》为例,从其创作背景和作品特征入手,根据笔者演奏时的亲身经验及音乐会的实际情况分析该作品的演奏技巧,为现代钢琴作品演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西方现代钢琴作品;《Black Earth》;创作特征;演奏技巧
西方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革,各个时期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现代钢琴作品在音乐语言、结构形式和演奏技巧上都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当前,透过各种美学观念可见如今显著的多元化音乐性质,不同音乐流派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淡化,时而对立时而融合。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深入学习西方现代钢琴音乐对于现在的钢琴演奏家、钢琴专业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一、西方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们从调性、节奏、音色、织体等方面对自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形成的传统音乐观念和创作原则进行了根本性的突破。[1]钢琴作品也开始展现出与传统作品不同的元素和风格。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通过运用全音阶、半音阶、五声音阶、新的和弦结构与和声音响等手段,创作出全新的钢琴音乐。[2]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于1907年出版的《新音乐美学纲要》作为早期的关键文献,是对20世纪新音乐的技术和美学作出哲学阐述的最早尝试。同一时期,表现主义也在德国等地兴起,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法国六人团、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兴起,钢琴音乐作品力求将传统的音乐风格与当时新的作曲技法相结合,另辟蹊径对传统音乐体系重新进行思考。匈牙利的巴托克、柯达依,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则在古典音乐体系的基础上融入民族性、社会性的音乐元素,大大扩充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范畴。序列主义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勋伯格的调性革命真正启动了西方20世纪音乐发展的进程。[3]他创造的十二音序列体系,让传统的音乐价值通过新的方式得以延续。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也更加注重演奏技法的创新和突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使钢琴演奏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后,随着音乐观念的突破,未来主义、原始主义、简约主义、偶然音乐、电子音乐、世界音乐等音乐流派接踵而来,对音乐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和重新释义,形成了多元共存的局面,钢琴音乐作品也更加丰富多元。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提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音乐”的观念,更是完全打破了音乐作品与生活的界限。如今的钢琴音乐作品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表达,重视音乐表现与个人差异性,在前所未有的大量音乐类型中,探索钢琴音乐新的未来。[4]
二、《Black Earth》作曲家及作品简介
法泽尔·赛依(Fazil Say)出生于1970年,是土耳其钢琴家、作曲家。他深受爵士乐、即兴创作和土耳其传统音乐的影响,将大量民族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配合自己对于古典钢琴音乐的理解创作作品[5],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其中钢琴作品主要分为原创钢琴独奏曲和钢琴改编曲,受到了广泛关注,对现代钢琴演奏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费加罗报》曾评价道:“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并且毫无疑问他将成为21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之一。”1997年,法泽尔·赛依凭借钢琴作品《Black Earth》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让观众重新认识了这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创作型钢琴演奏家。
《Black Earth》是一首集流行、爵士、现代派等元素于一体的钢琴独奏作品,体现出法泽尔·赛依强烈的个人风格。该作品自1997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演后,于2007年获得伦敦国际奖银奖(London International Awards 2007),于2008年获得戛纳国际广告节铜奖(Cannes Lions 2008)、克里奥银奖(Clio Awards 2008)等多项荣誉,并在伦敦、维也纳、萨尔茨堡、纽约、巴黎、汉堡、威斯巴登、沙恩等地上演,由此可见《Black Earth》在国际音乐市场上的影响力。
《Black Earth》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土耳其民间流浪艺人Asik Veysel所作的同名本土歌曲《Kara Toprak》(土耳其语,即“黑土”)。Veysel是土耳其最后一代传统民间吟游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带着萨兹(Saz,土耳其民族弹拨乐器,也叫Ba lama,巴拉马琴)周游各地,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Kara Toprak》表达了Veysel对家乡黑色土地虔敬而深沉的热爱,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在《Black Earth》中,法泽尔·赛依充分展示了土耳其民族音乐元素,不仅使用Veysel在演唱《Kara Toprak》时用巴拉马琴弹奏的三音组作为主要动机,还使用了创新性预制钢琴技术,形象地模拟了巴拉马琴的音色,在融合现代作曲技术与土耳其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为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提供了新的灵感。法泽尔·赛依还在作品中融入了即兴演奏的方式,每一次的演奏都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这也为钢琴演奏家们留下了二度创作的空间,带给听众无限的遐想和期待。此外,该作品也反映了作曲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环境保护、人际社会关系问题的关注,这正是当代音乐创作领域强调个性化表达、重视创作意义的体现。
三、《Black Earth》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
(一)创作特征
1.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
在创作《Black Earth》的过程中,作曲家充分融入了土耳其民族音乐元素。作品的引子部分(Lento)连续9次出现的#G-A-B三音组动机便出自《Kara Toprak》中由巴拉马琴演奏的伴奏部分,作品第一主题(Largo doloroso)的主旋律所使用的音高素材#F-B-#G-A则来源于《Kara Toprak》的旋律部分。这些都是土耳其民间音乐中常见的音程关系,这些音高素材的运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土耳其民族风格。作品中的旋律大多呈环绕型,并且存在大量装饰音性质的附点节奏,与土耳其民间艺人吟唱的风格遥相呼应,将土耳其民间音乐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不仅在音高和节奏上融入了土耳其民族音乐的元素,还在音色上对土耳其民族乐器巴拉马琴进行了模拟,通过使用预制钢琴,在弹奏过程中同时按压相对应的琴弦,使钢琴产生类似弹拨乐器的音色,巧妙结合了现代钢琴技术与土耳其民族音乐元素,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艺术性,成功唤起听众对土耳其历史文化的情感共鸣。这一设计赋予了《Black Earth》独特的民族色彩,也为现代钢琴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
2.即兴的音乐表达
作曲家提出“如即兴般演奏(Quasi improvvisazione)”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作曲家在演奏过程中时常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即兴创作,同时根据现场的氛围调整音乐的走向,因此每一次演奏都会成为演奏家与在场听众的一次特别的交流。这种相对自由的演绎形式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也赋予了作品更多表现的可能。
(二)演奏技巧
《Black Earth》是一首音乐风格独特且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不仅要求演奏家具备娴熟的技术,对情绪的把握和即兴发挥的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1.对巴拉马琴音色的模拟
在作品中,作曲家多次运用在弹奏时按压琴弦的方式,使用左手按压琴弦,右手弹奏相对应的琴键,使钢琴产生预制钢琴的静音效果,以模拟巴拉马琴的音色。这种技巧性的表达使《Black Earth》在保持现代钢琴作品风格的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土耳其音乐元素,极大程度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艺术性。这种演奏方式需要演奏家在一瞬间快速且准确地找到音高所对应的琴弦,并且在准确的位置按住琴弦以达到饱满的音色效果,过于靠前会导致音色刺耳,过于靠后又会使音色太过低沉。因此,演奏这首作品对演奏家的技术是一项极大的考验,需要在反复练习中仔细分辨音色,找到最准确的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将作品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运用不同的钢琴和到不同的音乐厅演奏时,都需要在试音过程中进行调整,确保演奏时能够达到较好的音色模拟艺术效果。因为需要实时通过琴弦作出音色的效果,所以这首作品对演奏的钢琴也有很高的要求。不同钢琴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在普通的三角钢琴或者立式钢琴上无法演奏,只能在一些九尺三角钢琴上演奏。
2.对递进情绪的把握
《Black Earth》的情绪呈逐渐递进后逐渐递减的趋势,在各个段落中描绘了不同的画面。演奏引子部分(Lento)时,需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频繁变化,根据谱面的强弱要求,描绘出水波由近到远的音色变化效果,营造出神秘的氛围。Largo doloroso部分为过渡阶段,伤感而优美的旋律伴随着机动性的短音组,描绘出海鸥在海面上交错盘旋的画面,宁静而凄美。场景再现是通过弹奏时按压琴弦的方式,使过渡更加自然流畅,也为曲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Allegro assai-Drammatico部分为戏剧性的快板,将流行、爵士、现代派等元素糅合在一起,创造出极具张力和冲击力的音响效果。节奏型的突然复杂和戏剧性的情绪变化需要演奏家具备迅速的调节能力、良好的手指机能和对音乐的把握能力。演奏时手指需要特别坚定,将力量充分集中到指尖,按照谱面的描述充分进行强弱对比,通过控制触键的力度和速度,以达到戏剧性的音乐起伏,表现出立体而富有冲击力的音乐形象。
3.对即兴演奏的把握
作曲家要求的“如即兴般演奏”为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Black Earth》所要求的“如即兴般演奏”与大众所熟知的即兴演奏不同,这不是绝对自由的即兴演奏,相反,需要演奏家更加仔细地研读乐谱,体会土耳其民间音乐的风格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即兴演奏,这对演奏家的应变能力和音乐素养有着严苛的要求。演奏家只有注意乐谱中的每一个细节,深入了解土耳其的民间音乐文化,感受《Black Earth》独特的音乐风格,才能在演奏时达到“如即兴般演奏”的音乐效果。
四、西方现代钢琴作品的演绎
许多当代作曲家热衷于突破传统音乐模式的束缚,进入未知的音乐领域,运用创造性的音色、结构和前卫的表演形式,使如今的音乐作品不再受单一风格的限制。当代音乐还热衷于流派的融合,如法泽尔·赛依的《Black Earth》,结合古典、流行、爵士、现代派和民族音乐等多种音乐元素,打造新的听觉感受。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以及音乐制作和表演方面的开创性技术彻底改变了音乐的格局,重新定义了当代音乐的制作和呈现方式。钢琴音乐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钢琴作品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表达。
音乐发展的本质在于对社会变迁、文化演变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琴演奏的风格与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现代钢琴作品对新颖的音色和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如今多元的社会文化产生共鸣。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集表演与创作于一体的艺术,必须以大众对文化的渴望心理和社会氛围对不同文化融合的认同为基础。[6]在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下,钢琴演奏家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音乐类型。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为钢琴演奏提供了更丰富的钢琴制造技术和钢琴演奏条件,使钢琴作品的演绎形式千变万化。因此,演奏现代钢琴作品对钢琴演奏家的音乐素养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深入学习现代钢琴音乐已然成为当代钢琴演奏家的必修课。
五、结 语
西方现代钢琴音乐正处于众多音乐流派多元发展、互相融合的阶段。本文对《Black Earth》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巧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现代钢琴作品个性鲜明、别树一帜的显著特征。演奏现代钢琴作品不仅需要演奏家具备娴熟的技术,还需要对音乐文化具备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沈阳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23年度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现代钢琴作品的演绎方式与研究”(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编号:JYTQN2023444)。
参考文献
[1] 陈鸿铎.20世纪音乐:反叛·标新·多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2):66-77.
[2] 何上峰.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的钢琴艺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2):67-69.
[3] 同[1].
[4] 摩根.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M].陈鸿铎,甘芳萌,金毅妮,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5] 秦云轶.探析法佐·赛依的音乐创作与钢琴表演艺术[J].艺术评鉴,2022(20):41-44.
[6] 李建松.试论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的民族化趋势[J].北方音乐,2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