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动态:即兴同台演出配合默契 小小木偶见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源于汉,兴于唐”,是集音乐、演唱、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综合戏剧艺术。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铁线木偶戏等。木偶戏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陕西流行杖头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中国台湾则流行布袋木偶戏。
廖群玮、陈颖隽是中国台湾布袋木偶戏领域的青年专家,这次他们跟随“2024情系陕西——两岸文化联谊行”考察团,带着木偶来到陕西,并在此行的最后时刻,与来自陕西洋县的杖头木偶戏老艺人在省文化馆曲江馆区成功“会师”,进行了一番深度的切磋交流。虽是相知的同源同根,但这种“远亲式”的相遇,总是以开宗明义的介绍开始。据陈颖隽介绍,台湾布袋木偶戏是300多年前从福建漳州传入的,目前台湾共有1000多家布袋木偶戏团,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台湾,邀请布袋木偶戏表演,长期以来都是大小节庆里的必备项目。正因为如此,布袋木偶戏不仅是许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角”,甚至还被列入了小学课本。而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名气也不遑多让,它流传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为桄桄艺人唱念并操纵杖头木偶完成各种戏剧动作,洋县杖头木偶戏是洋县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艺术。
双方在体验了对方带来的木偶后发现,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不仅在制作技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甚至还有一些可以共同演出的曲目。于是两地艺人迅速选定了曲目片段,为恰好在曲江文化馆进行培训的全省文化馆代表们献上了一场即兴表演。未经排练的台湾布袋木偶戏与洋县杖头木偶戏,以最朴素的表演方式出现在舞台上,演出了一场精彩的对手戏,赢得了现场观众如潮般的掌声。这一刻,台湾与陕西的民间艺术找到了“知音”,共同讲述着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紧密相连的故事。
杖头木偶戏与布袋木偶戏,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彰显着文化的魅力,共同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在两岸间的传播。双方艺人相约在未来开展更多合作交流,希望能够走进两岸的学校,为少年儿童宣传、展示木偶戏这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