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在线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作者: 毛沁薇

机遇与挑战:在线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0

摘 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众多行业领域中。在学校教育中,互联网技术同样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线音乐教育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之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特殊性学科,在在线教育的热潮中既有着许多发展机遇又有着许多艰巨的挑战,可以说在线教育是把“双刃剑”。在线音乐教育活动中,笔者拥有教师、学生双重身份,结合自身实践,简要对在线音乐教学的现状、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对在线音乐教育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在线教育;机遇;挑战;双刃剑

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响着当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在线教育方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趋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和在线教育模式,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空中课堂等。音乐在线教育方面也有了许多发展,形成了多种新型的在线音乐教育模式,除了上述的慕课、微课等,还出现了一些音乐专属的教学软件。虽然在线教育是对线下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的一种手段,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发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线音乐教育的模式、内容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线音乐教育的机遇

(一)在线音乐教育发展的背景

1.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网络正在大范围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了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下“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就成为目前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学技术作为在线教育的支柱之一,在在线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科技的发展让在线教育更加便捷,为在线教学在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环境下发展提供了不少机遇。

网络与音乐教育的创新结合,让传统的音乐教育有了新的变化,使音乐教育更加具有开放性,丰富了教学资源,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与音乐课堂的改革,并提供了新的教学展示途径。[1]

2.国家政策的扶持

早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将会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未来需要建立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目前比较火热的双减政策中,也提到了“教育部会组织力量上线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并免费向学生开放,各地也会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对在线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在线教育在未来依旧会是大趋势。

3.社会的需求

中小学生一直都是音乐学习的主力军,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以及更多80后、90后成为父母,家庭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家长们更加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成为家长们的首要选择。除了中小学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成年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大大提升,艺术学习者的数量大大增加,其中就包括音乐学习者,由于成年学习者有年龄、身体、工作等问题,所以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时间、场地上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对升学就业、兴趣培养等方面的需求促使在线音乐教育的市场不断扩大。在2012年左右,慕课这一新型在线教学模式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随后的2014年,国内的老牌教育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如“新东方”“网易”“腾讯”等开始投入在线教育的市场,音乐教育方面“小叶子陪练”“VIP陪练”等师生双向实时直播授课的在线教育模式开始出现。这些在线教育平台满足了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对低龄学习者而言相对方便,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这都再一次说明了在线教育发展的潜力,也代表在线教育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学校、教培机构纷纷转为在线教学,这也再一次提高了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知度。开展线上教学的方式使人们对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有了提升,各大网络科技公司也加大了对相关软件的更新,如QQ、微信都增加了提交作业、在线更改作业、设置群待办等辅助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再一次繁荣。

(二)在线音乐教育发展的价值

1.促进教育资源平等分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虽然没有明确把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挂钩,但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表明了国家通过在线教育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此来促进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域性差异,学生在网络平台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与有效的学习方式,西部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也可通过网络课程享受到东部发达地区同等的优质课程资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音乐学习除了勤奋刻苦的练习外,更需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学理论,而“互联网+音乐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学习平台,也做到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在平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及满意的任课教师进行学习。在线音乐教育的发展帮助构建了新的学习平台,实现了“随时随地都能学”“躺着就能学”的梦想,在线教育突破性解决了大量因为时间、成本、距离导致学习者无法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的问题以及教育落后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问题。

2.赋予音乐教育新活力

第一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变化上。传统的音乐教学场地大都局限在教室中,受到空间的限制,教师的课堂教学用具也较为单一,主要围绕黑板、教具、音响等教学设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工具也从简单板书发展到多媒体、触碰一体机等,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也由最早的“眼、耳、笔”发展到台式电脑再到平板电脑等。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音乐课堂教学遵循着较为传统的被动教学形式,如教师范唱,学生跟唱。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更强调教师的作用,填鸭式以及缺少实践新意的教学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受到了抑制。在线教育则不同,在线音乐教育只需要一部连接网络的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接受音乐教育,教师也可以不受设备、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樱花》,若是在传统的教室中,同学们最多只能欣赏到图片或者视频中的樱花,但若是在线上课堂,教师可以带着手机或其他设备,到户外开启在线教学平台如“腾讯会议”等,带领同学感受“生机勃勃”的樱花。笔者认为,在线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体现在教学对象范围的扩大上。传统音乐教学是在学校或者专门的音乐培训机构里,所教授的对象一般为学校里的专业学生或者在时间和金钱上较为充足的学生。在传统的线下音乐教育中,一个老师在一节课所教授的学生受到空间影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线上音乐教育则不同,音乐教师无论是直播上课还是录播,学生都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看人数是不受限制的。如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等公开课网站,提供了上千种公开视频课程,这些课程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大学和不同的专业,授课主讲的教师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纪、不同身份的同学都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这门课程,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来获得相应的学分。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公开网站,随着自媒体兴起,许多教师会将一些教学视频、知识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受众面更广。也正是因为如此,学习者的范围就进一步扩大,不仅有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有许多音乐的业余爱好者。笔者认为,在线音乐教育课程使人人都有学习音乐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线音乐教育使教授对象的范围增大,同时也促进了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第三是教学内容的大众化。[3]传统的线下音乐教育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也有少部分的家庭音乐教育,但无论哪一种教育,一般是受升学所影响,大部分都是围绕课本内容,教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过于专业化,并不适用于大众群体,尤其是一些没接受过专业音乐基础训练的音乐业余爱好者。在线音乐教育的教学对象范围扩大,教授内容更应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所教授的音乐知识内容既可以是高大上,也可以很接地气,以此传播音乐知识,促进音乐文化普及。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音乐与健康”,该课程借用慕课的平台“向高校学子与社会公众传播音乐与健康的理念,让受众在音乐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增进身心健康”[4]。

二、在线音乐教育的挑战

(一)在线音乐教育的模式

笔者经过整理归纳,将目前我国的在线音乐教育模式主要分为3种:在线课程录播形式、音乐智能辅助形式、双向直播授课形式。

1.在线录播形式

从慕课、微课到现在的各大线上教学软件中的音乐教学栏目,如“央音在线”、“荔枝微课”中“音乐名师大讲堂”等,授课方式都是将线下提前录制的课程内容,通过视频媒介上传到网络,或者在直播授课中开启录课模式,不能及时观看直播的学生可以通过回看功能学习,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以慕课为例,慕课(MOOC)是在线开放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传播性广的特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当前高校人才的培养需求,此外这类课程还可反复观看,有助于再次复习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地方院校的学生观看这门课程,可以享受到来自名校、名师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技能类的课程有声乐演唱教学、钢琴演奏及其他乐器演奏的教学。以声乐类的慕课为例,较早出现的声乐慕课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美林主讲的“戴你唱歌”和“美声之林”,都是以声乐教学现场录像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展现给声乐学习者。同时,也打破了昂贵的声乐课课时费的限制,以更加便利的方式呈现在大众声乐学习者的面前,降低了学习声乐的门槛,对普及大众声乐教学以及音乐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非技能类课程的主要过程包括课前准备、教学实施阶段、教学评价阶段。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由中央音乐学院开设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为例,这是非技能课程的类型,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录制视频课程,而是增加了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提问、小测试等,一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又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每堂课结束后有课堂小测与作业,并设有课后讨论环节,结课后也可通过考核来申请课程证书。

2.音乐智能辅助形式

这类型的在线教育主要存在于一些音乐APP中。这些APP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练习类,如音壳APP、“Ear Master”APP等,这类APP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试题来练习乐理和视唱练耳,或者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来训练,但练习类的APP主要用户多为音乐专业学生,在市场上的普及度及知名度都较低;另一类为游戏类音乐辅助APP,“别踩白块儿”“节奏大师”等游戏可以练习节奏律动,“节奏大师”将古典音乐按照难度进行关卡设置。这些APP的主要用户群体都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或儿童,操作也较为简单。但音乐智能辅助形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学生单向进行学习,教学深度有限,只能对基础性的音准、节奏等进行处理。[5]

3.双向实时直播一对一授课

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使用在线平台进行一对一直播视频教学,属于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较多运用于音乐表演技能类课程,如乐器教学、演唱教学等。典型的双向直播教学例子如现在市场较多的线上乐器陪练,或者基于视频直播软件的实时音乐表演教学。目前主要的软件有VIP陪练、小叶子陪练等,这些线上软件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体系较为成熟,由最开始的钢琴向古筝、长笛等多种乐器发展,这些线上陪练软件的发展也侧面反映了在线音乐教育的发展。这些线上音乐陪练软件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乐器学习的初学者或者自主学习能力、自控力不足的低年龄阶段的学生。除了通过线上固定的软件,也有许多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等直播方式进行授课。不管是直播还是在线软件授课,这种线上一对一的实时双向学习方式,都是目前更贴近于线下的授课方式,不仅解决了因地域而造成的问题,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及时沟通交流。该教学模式虽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种一对一双向直播式授课仍是目前最受学生家长欢迎的一种授课方式。

(二)在线音乐教育的弊端

目前在线音乐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当然,我们在看到在线音乐教育带来的便捷之处的同时,也要看到在线音乐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在线音乐教育具有“双刃剑”效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