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听觉语言在悬疑电影中的表现力

作者: 许贞祥

论听觉语言在悬疑电影中的表现力0

摘 要:听觉语言是电影视听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部分。听觉语言的巧妙运用在一部电影的效果呈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悬疑电影中,听觉语言与视觉画面相互补充配合,起着解释画面、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暗示悬疑细节等重要作用。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讲述了一对夫妻为了探寻儿子失踪的真相,假扮律师,最终凭借精密的计划和天衣无缝的表演还原事实,找出凶手和犯罪证据的故事。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丝丝入扣,是悬疑电影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本文将从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分析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中听觉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看不见的客人》;悬疑电影;听觉语言

听觉语言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也是电影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音乐和音响是听觉语言构成的重要元素。配合画面,使用适当的声音,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高度感染力和深刻思想含义的音乐视觉形象和心理感受。[1]研究和学习优秀悬疑电影中听觉语言的运用对日后悬疑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看不见的客人》是由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执导的悬疑犯罪电影。电影讲述了一对夫妻为了探寻儿子失踪的真相,假扮为凶手辩护的律师,最终凭借精密的计划和天衣无缝的表演,引导凶手说出真相、还原事实的故事。电影运用听觉语言将观众引入一个个谎言之中,烘托了悬疑紧张的气氛,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张力和表现力,为电影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将以该片为例,从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分析听觉语言在悬疑电影的情节架构、主题情绪和悬疑逻辑中的重要功能,探究电影听觉语言对电影艺术表现力和逻辑严密性的重要作用。

一、语言推动情节发展

听觉语言中的语言主要指的是人物所发出的声音,通常分为三类: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独白和旁白。语言可以配合影像交代说明电影剧情,推动叙事,也可以表达人物的心境和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甚至可以直接表达人物的观点和作品的主题。电影中大量运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剧情发展,电影中的人物通过语言和发出的声音表达剧情,作用是在戏剧或心理层面上相互告知和影响。[2]同时,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视觉可以被牢固地限定在银幕上,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但是听觉却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3]因此,听觉语言不仅可以作为电影画面的解释来补充电影画面信息,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部分扩展电影画面的叙事空间,提供电影视觉画面以外的信息。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采取多重叙事手法,将事件的重要情节穿插在律师和艾德里安的对话之中,将一些关键情节多次重复,并通过每次情节重复中存在的细微差异引导观众发现案件真相。关键情节第一次出现是借艾德里安之口讲出了案件的主要情节,将过错全部归结于情妇劳拉,为艾德里安自己营造了无辜的形象。关键情节第二遍重复是律师帮助艾德里安伪造口供,修改陈述词,找出艾德里安供词中的漏洞,迫使艾德里安修改自己第一遍所讲的案件情节,补充一部分案件真相。关键情节的第三遍重复则是真正讲出案件的真相。每次重复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借此引导观众一步步主动探寻事件的真相。这样的叙事手法即是通过律师和艾德里安的对话串联起两个叙事层:一个是案件发生时的第一叙事层,另一个是律师和艾德里安所处当下的叙事层。两个叙事层的转换是由律师和艾德里安的对话引起的,随之进入不断重复的案件场景。第一叙事层出现,两人的对话声音也随之消失,观众跟随两人的回忆画面进入第一叙事层的情节发展中;律师和艾德里安的声音再次响起,将观众从艾德里安的回忆情节中拉出,画面再次回到两人对话场景,第一叙事层隐匿起来,第二叙事层出现。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对刚刚第一叙事层中发生的情节进行总结推敲,找出其中的矛盾点,再通过对话引导第一叙事层再次出现,对电影关键情节进行重复。在影片中,律师和艾德里安的对话是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主要推进剂,承接不同叙事层之间的相互转换,引导了案件情节的未来走向,也暗示了接下来案件情节的发展。

在电影结尾处,真正的古德曼律师敲门,艾德里安打开门后,两组对话,三重不同空间的声音依次响起。“这里是警察局。”“多利亚先生吗?”“我叫托马斯·格瑞多。”“我是律师弗吉尼亚·古德曼。”“我是丹尼尔·格瑞多的父亲。我要说出我儿子死亡的真相。”在托马斯·格瑞多和警察的对话中,艾德里安和古德曼律师的对话穿插出现。两组对话相互对照,交错依次出现。在这六句对话中,同时出现了警察局、格瑞多夫妇所在的房间、艾德里安所在的房间三个不同的场景,并出现了警局接线员、格瑞多夫妇、艾德里安和真正的古德曼律师四个不同的发声主体。导演通过对不同空间中声音的聚焦和拼接,扩大了电影画面的空间,串联起三个不同的场景。两组对话的拼接引导观众在不同的空间中切换,揭晓了整个事件的谜底,也表明了艾德里安将会被警方逮捕的最终结局,同时宣告电影进入尾声。

二、音乐传达人物情绪

优秀的艺术作品通常是作者借助某种艺术形式表达对人类社会、生活现实或者未来发展等的观点和看法。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由于其细腻的表达、丰富的变化、极强的情绪感染力等特点,最适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音乐能够高度概括且不受语言文化阻碍地表达人物情感,能最大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促使观众更深层次理解电影画面内容。在悬疑电影中,音乐传达人物情绪的作用也尤为突出。

电影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主要有两个功能:情绪音乐和情感表现。情绪音乐是有意采取与发生的戏剧事件和感情无关的立场进行对比的。当音乐与所发生的事情无关时,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较好的表达效果。情感表现是指音乐不仅支持银幕上真实的画面,更多的是使我们感受到人物的精神过程和情感过程。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第三十九分零一秒处,艾德里安和情人处理完杀人肇事车辆后,约定从此不再相见,艾德里安重新回到自己平静祥和的生活。他工作发展顺利、家庭和睦美满,回家后便可看到妻子和女儿在草坪上玩耍的幸福画面。这本应是一幅幸福安宁的画卷,但电影中却响起了配乐《El último error》,这是由Fernando Velázquez创作的一首纯音乐,音乐效果宏大悲凉,高昂的管弦乐与紧密的提琴和弦合奏,既沉重悲哀,又给人一种风雨欲来的危机感。这是典型的情绪音乐的使用。此处情绪音乐所带来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与平静安宁的生活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戏剧效果的讽刺感,让观众感受到艾德里安表面平静生活下掩藏的巨大危机和波澜,颇有暴风雨前的宁静之感。同时也为接下来艾德里安和情人所做之事被揭露埋下伏笔,暗示接下来电影情节波澜起伏的走向。

而在一小时三十九分五十四秒时,古德曼律师与艾德里安隔窗相望,慢慢卸下面具和伪装,双方眼神对峙凝固,一场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进入尾声。此时响起配乐《El Invitado invisible II》,这首纯音乐同样是由Fernando Velázquez创作。音乐刚开始低沉的小提琴和钢琴的乐声相互交织,配以低音鼓宛如心跳般的声音,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双方的情绪的变化和局势的紧张。随着古德曼律师面具完全卸下,局势完全逆转,音乐基调急转直上,变得激昂高亢,艾德里安所撒下的弥天大谎也最终逃不过被识破的结局,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也在这一刻落下帷幕。这段情感表现的配乐充分展现了艾德里安在得知古德曼律师真实身份时内心从最开始的怀疑、震惊、紧张、不可置信到逐渐走向绝望的最内在的情感变化和情绪波动。这段音乐揭露了案件的最终结局,带给观众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将整部电影推向高潮,并且表现了邪不压正的电影主题。

三、音响暗示悬疑细节

在悬疑电影中,音响的运用是制造悬疑氛围和暗示悬疑细节的重要手段。音响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画内声音、画外声音和非剧情声音。画内声音是指画面上我们看得到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画外声音是指画面上我们看不到声源的声音,但是在影片场景中我们通过某种方式看到或知道有声源存在。非剧情声音是指故事中人物听不到的声音、非故事世界里的声音,主要包括画外音和戏剧音乐。依据简单的日常生活经验,画外声音和非剧情声音更能够制造画面和声音的神秘感,带给观众意料之外的惊讶感。充分利用画外声音和非剧情声音,可以主观地把观众引向某种超出视觉元素之外的感觉,暗示悬疑细节,烘托悬疑氛围,增加悬疑电影剧情的神秘感。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在五十五分五十四秒,艾德里安和被害者丹尼尔的父亲对峙时,丹尼尔的父亲猜出了儿子被害的真相,并以将打火机扔进旁边的水池这一动作代指艾德里安将丹尼尔连人带车一起推入湖水中的动作。此时,音响首先出现了一段沉重的乐声,其次是一段合成的金属电子音,随后打火机入水的声音和丹尼尔连人带车一起被推入水中的声音重叠,画面也切换到艾德里安将丹尼尔的车推入水中的画面。这一情节的音响效果将画内声音和非剧情声音相互拼接,加重了事件描述的效果,为画面的表现带来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同时为后续的悬疑情节发展做铺垫。第一段低沉的乐声放大了当时艾德里安紧张的心情和丹尼尔父亲格瑞多沉痛的心情,渲染了悬疑的气氛,同时将两者之间对峙的紧绷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段合成的金属电子音较为刺耳,给观众带来了并不愉悦的听觉感受,但同时,不愉悦的听觉感受能够最大程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暗示观众接下来将有重要剧情点出现,为接下来的事实真相做铺垫。将打火机入水的声音和丹尼尔的车入水的声音拼接重叠,忽略了周围环境声音的嘈杂,给入水的声音以特写。一方面,揭露了事实的真相,艾德里安便是将丹尼尔推入水中的人,是害丹尼尔死亡的凶手。两个入水的声音相互重叠,又将观众带回了艾德里安的杀人现场,突出了艾德里安的心狠手辣,给观众较大的感官刺激。另一方面,借助这一事实,为后续丹尼尔父母与艾德里安的博弈,以及艾德里安将杀害情妇的事实栽赃嫁祸给丹尼尔的父亲的谎言情节做铺垫。

在电影一小时二十三分四十九秒,艾德里安走向窗边时,听到了一阵刺耳的电子蜂鸣声。这个刺耳尖锐的声音让艾德里安感受到了死亡的压迫,再次想起丹尼尔死亡时的惨状。电影一小时三十六分五十二秒,当艾德里安和菲力克斯通话时,同样的电子蜂鸣声再次响起,中断了艾德里安和菲力克斯的对话。电子蜂鸣声的再次响起,表明这个声音的出现并不是意外,而在随后的剧情中观众可以得知,这个声音是由古德曼律师留下的那支钢笔传出的,而这支钢笔实际上是一个窃听设备。窃听设备在工作时会发出信号干扰,从而产生一定的噪声,也就是之前艾德里安听到的电子蜂鸣声。这两段画外声音电子蜂鸣声,看似无用,实际上却在保证整个电影逻辑的严密性上发挥巨大作用,同时推动电影情节进入高潮。首先,这两段电子蜂鸣声干扰了艾德里安和菲力克斯的通话,促使艾德里安发现钢笔是窃听器的事实,并察觉到古德曼律师的真实身份,揭示了电影之前展示的情节均为丹尼尔父母为探求儿子去世的真相,伪装成为艾德里安辩护的古德曼律师,引导艾德里安入局而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其次,这段画外声音解释了在电影四十二分四十秒,古德曼律师和菲力克斯通话时被干扰的真相。古德曼律师为了得知艾德里安杀人的真相,编造了检察院有新证人到案的证据。为了防止菲力克斯和艾德里安通话,避免由丹尼尔母亲所扮演的假古德曼律师身份提前暴露,丹尼尔母亲利用窃听器干扰声音,让菲力克斯误以为是机场噪声,从而无法告知艾德里安消息,保证了计划的顺利进行。这段画外声音一方面让艾德里安感受到死亡压迫的窒息感,带给观众较大的听觉冲击,让观众与剧中的艾德里安产生共同的痛苦感受,另一方面也放大了丹尼尔被推入水中窒息而死的痛苦感,让观众感同身受。同时在剧情上作为逻辑线索推动剧情发展,贯穿整部电影的电话沟通情节,促进了电影剧情的情节逻辑自洽,让观众被丹尼尔母亲所扮演的古德曼律师的完美表演和周密准备所折服。

四、结 语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存在多处精心设计的听觉语言运用,通过对以上几处精彩的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听觉语言在悬疑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悬疑电影情节的逻辑严密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优秀的听觉语言能将观众导向与电影画面所展现的不同的电影情节之中,展示人物细腻的情绪变化,同时可以补充电影画面所照顾不到的情节内容,让观众自主分辨听觉和视觉所展示画面的真实性,提高了观众观影的体验感,强化了悬疑电影疑窦丛生的特点,为悬疑电影带来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安祥亚.新世纪中国大陆悬疑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9.

[2] David Sonnenschein.声音设计:电影中语言、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M].王旭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61.

[3] 朱星辰.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J].当代电影,2014(9):15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