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0

失败常常被视为最好的老师。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么这篇文章正是为你而写:这是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最令人唏嘘的失误、骗局与灾难。

有些失败带着些许荒诞的色彩,比如谷歌的“觉醒”人工智能,因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例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飞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并引发法律诉讼。

此外,许多初创企业的激进扩张也成了失败的典型案例。在2020~2022年低利率时期,这些企业不计成本地追求增长,但随着经济形势恶化、融资成本飙升,它们的技术雄心——从垂直农场到碳信用项目——不仅未能实现盈利,有些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兑现承诺,最终走向破产或解散。

想了解更多细节吗?继续阅读吧!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1

“觉醒”人工智能的尴尬失误

人们常担心偏见会悄然渗入人工智能系统,但如果偏见是被刻意植入的呢?谷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人工智能生成了黑人、维京人和女性教皇的图像。

2024年2月,谷歌推出了Gemini AI的图像生成功能,为彰显多样性而特意调整算法,却完全忽视了历史背景。当用户请求生成“二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图像时,Gemini竟然输出了一幅看起来像贝纳通广告的画面——身穿德军制服的多元族裔角色。

这一“觉醒”操作迅速招致批评,谷歌不得不尴尬中止这项功能。他们暂停了Gemini的生成人像功能,并承认这场意图良好的包容性尝试最终效果不佳。

目前,Gemini的免费版本仍禁止生成人像,而付费版本则开放了这一功能。当我们测试生成12位生物技术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图像时,输出结果是一幅逼真的群像:一群中年白人男性。虽然离完美仍有距离,但至少更接近现实。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2

波音Starliner

波音遇到一个大麻烦,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那种。波音多次推迟的可重复使用宇宙飞船Starliner成功地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苏妮·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送往国际空间站,却无法让他们按计划返回。

原本,这次任务是一场为期8天的快速往返测试,旨在为Starliner未来的长期任务奠定基础。然而,由于氦气泄漏和推进器故障,飞船不得不空载返回地球。

现在,布奇和苏妮不得不等待到2025年,才能搭乘波音的竞争对手SpaceX的飞船回到地球。

不可否认,波音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但这并不是波音在2024年唯一的失误。2024年年初,波音的一架飞机在飞行途中舱门脱落,公司还因误导政府关于737Max飞机安全性的问题而被罚巨款(这款飞机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最糟糕技术榜单)。此外,波音还经历了工人罢工事件,以及首席执行官的辞职风波等。

在Starliner任务失败后,波音解雇了其航天与国防部门的负责人。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在一份备忘录中表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重建客户的信任,并达到他们对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关键任务所期望的高标准。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3

CrowdStrike系统崩溃事件

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的口号是“我们阻止漏洞入侵”。确实,如果你的电脑根本无法启动,自然不会被入侵。

这正是许多人在2024年7月19日经历的噩梦。当时,航空公司、电视台和医院的数千台Windows电脑同时出现了蓝屏死机。

这次灾难并非源自黑客攻击或勒索软件,而是CrowdStrike自己发布的一次错误更新导致的。这次更新让许多电脑陷入了无法摆脱的重启死循环。CrowdStrike首席执行官乔治.库尔茨在社交媒体x上紧急回应,承认问题出在一份有缺陷的计算机文件上。

那么,责任归属如何划分?CrowdStrike的客户达美航空不愿轻易善罢甘休,这一事件使得该航司受影响的航班达7000架次。公司因此提起了一项高达5亿美元的诉讼,指控CrowdStrike通过“未经验证和测试的快捷方式”引发了这场全球性灾难。

CrowdStrike则反诉称达美航空的管理层才是问题的根源,并坚称达美最多只能获得退款。双方的责任纠纷,可能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一个引人关注的法律案例。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4

垂直农场

用机器人、水培技术和LED灯在建筑物内种植生菜——这正是“垂直农场”初创公司鲍厄里的美好愿景。

凭借这一创新理念,他们成功筹集了超过7亿美元。然而,2024年11月,鲍厄里宣告破产,并成为数据分析机构CB Insights评选的年度最大初创企业失败案例。

鲍厄里曾自信地宣称,其垂直农场每平方英尺的生产力是传统农场的100倍,因为植物架可以垂直堆叠至12米高。

但现实却与他们的承诺大相径庭。他们的生菜成本显著高于传统农场,无法在市场上竞争价格优势。更糟糕的是,当一场严重的植物感染蔓延至其垂直农场时,鲍厄里甚至无法以任何价格稳定供应产品。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5

爆炸寻呼机

寻呼机发出蜂鸣声,然后爆炸。在黎巴嫩,这些致命的寻呼机让许多人失去了手指甚至毁容。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全面战争的意外开端。

这一攻击被称为“邪恶的巧妙设计”。以色列通过一家空壳公司向黎巴嫩真主党出售了数干部内藏炸药的寻呼机。黎巴嫩真主党对电话监听充满警惕,而对寻呼机疏于防范。

从情报战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以色列的一次成功行动,但这是否构成战争罪?1996年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明确禁止故意制造看似无害但实为爆炸装置的物品。然而,这场行动的代价是无辜生命的丧失。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9岁的法蒂玛·阿卜杜拉在父亲的寻呼机响起时跑过去递给他,却因此丧命。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6

23andMe

曾引领直销基因检测潮流的23andMe,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衰败,股价几乎跌至谷底,其原本雄心勃勃的高价值药物研发计划也在2024年11月裁员后戛然而止。

23andMe曾因其明星光环而备受追捧,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头条。如今,这家公司成了负面新闻的主角。2024年9月,公司多名独立董事集体辞职,使企业完全落入创始人安妮·沃西基的控制之下,这引发了外界对该公司治理的强烈担忧。

更令人焦虑的是,如果23andMe最终破产,其客户的DNA数据将何去何从?这种担忧在基因隐私保护日益重要的时代,尤为引人关注。

虽然23andMe成功打造了无可否认的“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究众包平台”,但它始终未能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是其最大的失败所在。技术的未来光芒被商业模式的困局彻底掩盖了。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7

人工智能“残渣”

“残渣”一词通常是指各种边角废料,而“人工智能残渣”则是当今网络上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和图像,它们正在逐渐占据我们日常消费的信息内容。

《纽约时报》称这些人工智能内容“值得怀疑”,《连线》杂志则形容它们“宛如达达主义”,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虾仁耶稣”,让人费解;或者用具有误导性的内容,比如一张女孩在小船上瑟瑟发抖的图片,谴责美国政府对飓风“海伦妮”救灾不力——尽管这张图完全是虚构的。

尽管“人工智能残渣”有时让人忍俊不禁,但更多时候,它只是浪费时间且毫无价值的信息。它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吸引点击量,比如社交平台x上一些认证账号发布的长篇帖子,热情洋溢地赞美人工智能的潜力——而这些帖子本身就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二0二四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盘点8

自愿碳市场

碳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但通过种树或为中美洲家庭提供高效灶具,就能实现所谓的净零排放,同时“拯救地球”。这个听上去美好的构想,却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

今年,碳交易平台Nori和试图通过海洋封存碳的公司Running Tide相继倒闭。Running Tide的首席执行官在告别声明中直言:“问题在于,自愿碳市场是自愿的。”缺乏需求无疑是导致这些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低需求只是原因之一。不成熟的技术、充满争议的碳信用以及虚假的碳抵消项目让整个碳市场的公信力备受质疑。2024年10月,美国检察官指控两名男子通过出售虚构的减排方案骗取了1亿美元,进一步暴露了这一行业的系统性漏洞。(综合整理报道)(策划/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