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乡愁所系的地方
作者: 高健乡愁,是一种美妙的思绪。当心中那抹乡愁涌起的时候,内心必定是清纯、柔软、温暖的。那份明净和向往,常常照亮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古时候的人,背井离乡,便归途难觅,滋生乡愁是情理之中。而我,从出生至今几十年来都根植故土怀集,但乡愁仍不时萦绕。萦绕在心头的那一抹乡愁,或许是源于怀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之美,也或许是源于家乡快速发展带来的那份归属感和获得感。
对于远走他乡的你,或许乡愁就在家乡无际的田野上,在儿时嬉戏的小河边,在袅袅炊烟里……过去,怀集因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今,无论你身处何方,贯穿怀集大地的“三高一铁”便捷交通路网,定能让你第一时间回家。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走在灯火通明的乡间水泥路上,你会惊喜地看到,好一幅新农村的壮美图画!无需笔墨,便是一幅上好的泼墨风景画。不必说纯净的夜空、皎洁的月光,不必说洁白如丝绸一样的缕缕轻雾,也不必说远近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只说这田野的静谧和家乡特有的沁人心脾的香气,就足以让你深深地陶醉。它弥漫于全身,荡涤着心灵,一抹乡愁顿时涌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想告诉你,家乡怀集的许多特产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质,远近驰名,深受消费者青睐。厘江两岸竹林漫山遍野,坚韧如钢的茶秆竹早已名扬四海;汶朗大大小小的柚子园种植的蜜柚,蜜香浓郁惹人垂涎;桥头石山丛中奔跑着一群群会攀岩的羊,鲜美无比的石山羊肉刺激着食客的味蕾。
早餐,不妨焖一顿岗坪切粉,一定回味无穷;闲暇时光,不妨泡一杯出产自高海拔山区的云雾茶—新岗红茶,香气如花似蜜,汤色棕红明亮,香爽甘甜,令人心旷神怡;炎炎夏日,可以品尝爽脆多汁的谭脉西瓜,感受夏日的清爽……
有人说,世间万物,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是呀!食物不仅提供了生命的养料,还将情感和记忆融入其中,寄托着对家乡人的爱与牵挂,浓缩着对故里的一份乡愁。
怀集,地处五岭余脉,古为百越地,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只要你置身于怀集这片美丽的土地,便可翻开这卷如诗如画的山水,聆听那美妙的花语鸟鸣,心底涌动起诗情曲韵,那一抹乡愁便油然而生。
怀集风光无限好。这里,四季如春,土地肥沃,丛林叠翠,素有“木之乡”“竹之海”的美称,是镶嵌在北回归线北侧的一颗碧绿的明珠。在西北和东北部,分别有三岳、新岗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拥有连绵的原始森林。林壑飞泉,就像一个美丽的天然聚宝盆,众多奇花异卉和珍禽异兽,在这里构筑了一个生趣盎然的雨林世界。在西南部,有“胜似阳朔”的燕岩风光,好一个中国最佳溶洞奇观!在西部平原,平畴绿野突兀着8座喀斯特孤峰,一字排布,高矮相错,既不倚不连又互相呼应,由西而东连绵数公里,景致蔚为壮观。大自然之造物,真令人无法想象!
怀集,人文荟萃。这里是怀柔安集之地,有着“七百年广西,八百年广东”的历史,是连接岭南岭北的重要古通道,“一江两河二十一水”延伸向海上丝绸之路。这里有琳琅满目的文化遗产,向人们诉说着动人的历史故事。飘着“桂籍”文风的怀城文昌阁,承载着400多年厚重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山”字形图书馆,呈现了粤桂文脉百年相连的印记;明天启五年建在怀东松岗山上的石头城—松岗营,饱经五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坚固如初……乡人津津乐道的诸多文物古迹,必定让你乡愁洋溢,自豪不已。
怀集大地的非遗珍存,值得我们品味。在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今天,品味全国珍稀剧种贵儿戏,聆听唢呐、锣鼓的吹击声,欣赏旦角等行当的表演,是一种难得的高雅文化享受。怀集坊间,还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古老民间舞蹈,龙鱼舞、凤舞、壮狮舞、春牛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下帅壮乡瑶寨闹元宵、赛壮狮更是别样精彩。怀集的大岗、永固、诗洞、桥头等地流传着古百越人的语言活化石—标话。随着标话方言的延续,一些古老的民俗符号如燕图腾、青蛙图腾、盘古图腾等沿袭下来。山峦蜿蜒的怀集大地,留存下无数文化瑰宝,请带上那份思绪,依偎在家乡的怀抱,听它们静语吧!
时代的钟声响彻怀集大地。尤其是近几十年间,城市扩容提质工程接续开展,东拓西连、南扩北延的城市大格局初露端倪。站在塔山公园俯视怀集县城,目光所及之处,是如画卷般展现于眼前的新时代活力之城,那一栋栋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远远看去是那么雄伟壮观、美丽迷人;纵横交错的柏油街道是那么宽敞洁净,穿行其中的人与车,如此从容有序。
中洲河、马宁水在县城西端汇入绥江河,那一条条深邃绵长的江河,犹如一条条蓝色的飘带环绕县城,流淌着怀集人的坚强不屈和希望憧憬。一座座近年来建成的横跨绥江两岸的大桥,犹如一条条卧龙,联系着县城东西南北中。夜晚,三江六岸灯光璀璨,街道里巷热闹非凡,城市广场欢声笑语,堤岸绿道人流穿梭,岸边多处公园游人如织……
曾步履匆匆走过南国的烟雨,也曾感受过西域的风情,领略过北疆的风沙,但我只想回到怀岭这片净土,寻一曲佳音,敞一腔情怀,觅一方栖息地,把灵魂皈依在家乡的怀抱里,让眷恋家乡的愁绪伴着杜鹃的啼鸣,悠扬回荡。
有人说,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却不会愈冲愈淡。甚是赞同,我愿长久守在怀集—我美丽富饶、繁荣文明的家乡,时刻感受那一抹永恒的乡愁。
(作者系怀集县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