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政府投资有效激发民间投资
作者: 本刊评论员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显示了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今年年初爆火的“杭州六小龙”都是民营企业。如今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大家常用“56789”来概括,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最新数据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
善于聚集创新资源开展投资,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我国65%的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由民营企业完成。自2012年设立民间投资统计指标以来,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超过一半,为稳定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几年,我国民间投资连续两年同比下降。
如何更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或是关键之一。
借助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和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可以有效拉动民间投资增长。2024年,政府积极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发行基础设施REITs(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28个,实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73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1.5万亿元,还建立了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地方国资在带动民间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方面也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很多科创公司在发展早期即获得了国资支持。
但毋庸讳言,我国民间资本扩大投资还存在准入不畅、准入难盈、融资不足和信任缺失等问题。
对此,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作出明确部署:“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无疑将为民间资本注入强劲动力。
其实,新年伊始各地已经在行动。北京2025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将不低于2000亿元;江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堵点逐步打通,民间资本必会“敢投”“愿投”“能投”“投赢”。
(执笔:孙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