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声音的“形状”
作者: 朱雨帆 郭丽娜 郑伟凤 徐海 肖荣
你见过声音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更没有形状可言。声音真的不能被看见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克拉尼图形实验,看声音呈现的美丽图案。
一、实验材料
克拉尼图形波形发生器、振动板、信号器、彩色沙子等。
徐教授讲原理
两列振幅、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相向传播的相干波叠加形成驻波。振动加强的地方称为波腹,振动减弱甚至抵消的地方称为波节。
在克拉尼图形实验中,沙子被放置在振动板上,当振动板受到声波的作用时,沙子会随着声波的振动而形成特定的图案。在波腹处,由于振动剧烈,沙子难以停留,因此聚集较少;在波节处,由于振动较平缓,沙子容易聚集。
二、实验步骤
1.将沙子均匀地撒在振动板上。
2.将手机与信号器、克拉尼图形波形发生器连接,通过手机调节频率,沙子便会随着不同的频率形成不同的图案。
科学拓展课堂
驻波现象常应用于乐器的设计,如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发声就是利用了驻波原理。
小提琴、吉他等弦乐器的发声原理主要基于弦的振动。当弦被拨动或用弓拉动时,它开始振动并产生声波。这些振动在弦上形成驻波,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弦的长度(如按下手指改变弦的有效长度)或张力(放松或拉紧弦)来调节音高,这实际上是在改变驻波的波长和频率。
长笛、萨克斯等管乐器的发声原理涉及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当演奏者向乐器吹气时,空气柱开始振动并形成驻波。木管乐器的演奏者通过改变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如开闭不同的孔)来调节音高。铜管乐器的演奏者则通过调节嘴唇的紧张度、形状和吹气的力度,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进而产生不同的音调。
上一篇:
七种常用水源的水质鉴别及饮用建议
下一篇:
听话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