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不断的教室

作者: 苏莞雯

喷嚏不断的教室 0

教室也会“打喷嚏”?公交车为什么“消化不良”?雨水怎么“发烧”了?……会“生病”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命,也包括我们身边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想要探明病因吗?秘密就在尘埃里!

让我们与“何曼曼”一起,通过“以小见大”的魔法,透过表象揪出问题,成为一名万物诊断师吧。

何曼曼的哥哥是一名科研人员,他为妹妹寄来了一份礼物,庆祝她的11岁生日。

何曼曼刚回到家,便兴奋地朝厨房喊道:“妈妈,我的礼物到了吗?”

妈妈笑道:“已经放到你的房间了,快去看看吧。”

何曼曼冲进房间,迫不及待地拆开快递盒,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小盒子和一张说明书。她打开盒子,发现里面竟然是一副眼镜。可是,她并不近视呀!

她疑惑地拿起说明书,轻声念道:“微观眼镜。戴上这副眼镜,便可以看见空气中那些无比微小的灰尘、细菌甚至是粒子世界……”

下午上课前,何曼曼在走廊里偶然听到两个同学的对话,内容令人好奇。

“三年级九班的教室,谁进去都要打喷嚏,真是奇怪了!”

“是啊,那间教室绝对有问题。”

……

放学后,何曼曼决定去探个究竟。她来到三年级九班,只见值日的同学正戴着口罩打扫卫生。

何曼曼站在门口,礼貌地问:“你好,我可以进来吗?”

“可以,不过这里—— 阿嚏!”话还没说完,值日的同学就打了一个大喷嚏!

何曼曼走进教室,也觉得鼻子痒痒的,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她从书包里取出那副神秘的微观眼镜,小心翼翼地戴上。

刚戴上眼镜,她便感到一阵眩晕,但很快就适应了。

透过镜片望去,眼前的世界变得异常丰富多彩,空气中都是五颜六色的“小精灵”。而那个打扫卫生的同学在她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不清,因为他的身形过于庞大,仿佛变成了远处大山一样的模糊背景。

何曼曼注意到一列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灰尘正在排队前进。空气中还有许多组合成不同队形的灰尘,它们大概就是引发喷嚏的“罪魁祸首”。

她想起说明书上的提示,连续眨眼三次可以启动交流模式。于是她快速眨眼,并在脑海中抛出问题:“你们是谁?”

不一会儿,镜片上浮现一串文字:“我们是灰尘,我们以……纳米科技……建立了社会。”

空气中的灰尘里竟然隐藏着一个微型文明!

何曼曼试图和灰尘们沟通:“你们为什么不离开这间教室?”

“能量……用尽……只能短途旅行。”

交流有些费劲,何曼曼花了好几分钟才明白,灰尘们说的短途旅行,是指一米内的距离,它们根本无法离开这间教室。

值日的同学好奇地问:“你在看灰尘吗?”

何曼曼摘下眼镜说:“是的,但它们不是普通的灰尘。它们是一群生命,有自己的文明。”

然而,这个文明正面临严重的能量危机。

何曼曼很想请教哥哥该怎么办,但她突然想起了说明书最下方的一句话:每一个小世界都有自己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哥哥给她的“锦囊妙计”。于是,她重新戴上眼镜,问:“如果我想帮你们,我该怎么做?”

“需要……能量。”

何曼曼环顾教室,眼前一亮 :“这里有麦克风!麦克风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的内部有一块弹性膜片,会随着声音的振动而振动,从而驱动内部的磁铁产生变化的电流。”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我们衣服上的纳米材料可以吸收电流,并将其储存为……能量!”灰尘们欢呼道。

值日的同学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帮忙取来麦克风,交给了何曼曼。

此时,眼镜上又浮现出灰尘的求助信息 :“可是,麦克风对我们来说是一座巨大的城堡,我们害怕迷路,这样会浪费仅有的能量。”

“别担心,我会告诉你们正确的方向。”何曼曼安慰道。

于是,五颜六色的灰尘排着队,在她的指挥下有序进入麦克风内部,附着在磁铁上。

接下来,就等何曼曼对着麦克风发出声音了。她正犹豫是要唱首歌还是背首诗,突然鼻子一痒,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麦克风放大了喷嚏声,路过的同学交头接耳:“瞧,就是这间教室有问题!”

何曼曼的脸红透了,而灰尘们欢乐地吸收着能量。这回,它们终于可以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了。

电磁感应

过去人们认为,电和磁是两门无关的学科,直到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当一块磁铁穿过一条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产生电流。这个效应被称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被称为感应电流。

下期预告:

通往学校的公交车总是“噗噗”作响,好像在放屁。难道公交车也会“消化不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