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细落实

作者: 马太平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有其独特的纪念意义和思想内涵,所承载的传统习俗凝聚着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值得中小学生学习与弘扬。那么,如何利用寒假过春节这一契机帮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让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要发挥学校引导作用。在寒假来临之际,学校应提前给学生布置与春节相关的活动,如背诵古诗词、逛庙会、讲故事等,积极引导学生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参与外出研学、逛传统庙会、体验传统饮食等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更多的节日文化特色。

二要全面注重生活实践。文化养成讲究抓早抓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留存于书籍,还要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里。学校应强化并灵活运用,布置节日实践作业,让学生把亲身经历写出来,把传统习俗文化记下来,多渠道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要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学校应主动寻求家长配合,在寒假作业布置与家庭教育引导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节日”“庙会”“民俗”等主题活动为例,可邀请家长加入助教行列,定期开展聚焦于家庭学习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成果展示与表彰,如家校共育主题论坛、书香家庭的表彰、家委会征文交流等,逐步形成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帮助家长在家庭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地址:秦安县教育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