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法探索
作者: 罗继光【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能够丰富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先明确了初中物理教学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的必要性,再分析了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5—0064—04
项目式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化的学习任务,能够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激活学生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法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高效学习,成为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基于自身教学经验探索项目式学习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的必要性
1.有助于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能够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项目式学习模式能够适应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其教学过程进一步优化。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项目主题,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将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原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学科知识的建构者。同时,项目式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在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项目式学习则要求教师卸下“主角光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辅助者,学生则上升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与同伴协商制订项目学习方案,合作或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觉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契机,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有助于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1]。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应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期望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通过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化和灌输,往往难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时,才能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初中物理实验,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组成实验小组,参与实验方案制订和操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十分必要,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项目式学习体验感不强。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创设真实性的问题场域,设计趣味性的项目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升学习体验感。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教师设计的项目活动过于僵化死板,不能适用于学生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讲授“压强”一课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理解和压强现实应用的介绍,而没有让学生亲自感受压强的存在,体悟物理知识的奥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彰显,学习体验感不强。二是部分教师创设的项目情境难以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形成有效启发。一些教师在设计项目情境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时设计的项目情境趣味性过于浓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阅读项目情境后的兴奋状态,忽略了对项目任务的深入思考。有时设计的项目情境脱离学生实际,一些学生对情境本身的理解存在困难,挫伤了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信心。
2.部分项目式学习活动组织不够规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训练学生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应将课堂学习的自主权归还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但在现实的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够规范,导致教学氛围枯燥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没有顾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强烈需求,自导自演,将学生视为独立于课堂之外的观众。例如,在教授“家庭电路”一课时,向学生分析了影响家庭电路的各种因素、电流过大的原因、保险丝的用途等重点知识,但缺少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和思想共鸣,导致一些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不到位,在课堂小练中错误频发。二是部分教师设计的开放式探究活动存在形式化现象。一部分教师虽意识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但在活动组织上缺乏引导和管理,使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育人功能难以充分显现。例如,在讲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课时,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探讨“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的问题。笔者在观察中发现,该教师没有加入学生的讨论热潮中去,也没有进行组织引导,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3.部分项目式学习成果评价形式较为单一。项目式学习成果是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体现自身学习能力的结果,可分为物化形式和非物化形式。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学生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在当前的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仍以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评价相对较少或流于形式。从学生群体中调查得知,部分教师对学生课堂发言不进行评价,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仅仅示意让其坐下,或习惯性使用“很好、不错、特别棒”等话语进行简单评价,学生无法从中得知自己发言的真实水平,也不知道自己此后努力的方向。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法的方法
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法符合课标要求,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为解决当前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育人功能,需探寻其实施策略。
1.丰富项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影响项目式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使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项目情境,使学生在项目情境的诱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学习一旦脱离了真实情境,容易形成片面的、孤立的理解。”[2]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项目情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创造。初中物理项目情境内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设计,集学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体现梯度原则,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在项目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利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生活场景,将复杂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生活化,增强项目情境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可用多媒体大屏演示规范的物理实验,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是否规范严谨,也可展示不规范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分析其中问题,并探讨改进方案。
2.规范组织项目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初中物理教师需准确把握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原则,合理设计项目活动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以项目目标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有序推进项目活动的实施。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在知识生成中领悟知识,与同伴交流互动中训练思维。初中物理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前提是组建学习小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测评成绩,在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尽可能使各小组的整体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便于小组间公平竞争,并使小组内成员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学习小组成立后,教师需组织各组组员推选组长,作为本组项目学习的总负责,完成向组员传达老师的学习要求,向老师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带领组员探讨项目学习方案,进行组内成员工作分工,督促组员执行学习计划等管理任务。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展其所长,尽其所能,为小组学习目标的完成积极努力。此外,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有效管理,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有效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可制作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活动报告,要求学生将学习过程及问题的解决进行规范记录,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可观察、可评价,便于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观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互相交换意见,最终形成一致结论。
3.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项目式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评价中,教师要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终结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跟踪监测,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此外,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评价中,要发挥多元主体的评价作用。教师作为学生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最关键的评价主体,同时还要调动其他主体参与学生项目学习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例如,教师可以学生项目学习的参与度、小组合作的配合度、项目成果的贡献度为评价维度,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让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学习状况进行自评。教师也可以项目式学习成果的功能性、欣赏性、创造性为依据设计评价量表,组织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还要创造性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评价,可将学生的项目成果发布到校园网站接受大众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项目成果。
4.拓展成果展示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明显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但在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教学中,一些教师对项目成果展示环节不够重视,存在项目成果展示时间较短,数量不多,甚至不进行成果展示等问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宽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成果的展示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项目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将项目成果以幻灯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面向全班学生展示分享。教师也可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项目成果,让项目组成员扮演相应的角色,再现项目设计、实施和完成的全过程,让其他学生观看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还可以将每个项目组的学习成果制成展板陈列在校园内,并组织学生向参观者介绍,能够吸引更多学校师生的关注,进一步扩大项目成果的展示范围。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模式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教师是学生项目式学习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04.
[2]黄艳红.初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21(22):70-72.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