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幼小关键期打好近视防控攻坚战
作者: 杨小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印发的《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较以往学生近视防控措施,突出了防控关口前移,把幼儿园和小学作为近视防控关键阶段,可谓意义深远。笔者作为小学教师,从一线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谈几点做好预防工作的思考。
一是保障室外活动时间。要严格落实国家“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小学要从“体质管理”“作业管理”方面,严格落实每一项政策和规定,要求孩子们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除了正常体育课程外,各校要保证课间10分钟,加大体艺大课间活动时间,学校团组织、少先队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课间广播体操的灵活落实、班级“微活动区”设计、学生固定时间远眺安排、校园运动会开展等,并调开周次,安排高效适宜的集体跳绳、丢沙包、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自由活动项目,合理谋划,规范操作,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让室外锻炼不仅有时间保证,还要有质量保证,使预防有抓手,有实效。
二是落实“六个一”防控要求。首先,在班级文化整体设计时,可在醒目的位置张贴标准对数视力表、眼保健操示范表和规范坐姿表、握笔表。学校要严格落实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通过每月视力自测,学期末视力状况对比分析等环节,切实做到全方位跟踪性服务。其次,以校内主题活动和班队会为抓手,将近视防控知识以儿童画、手抄报、校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融入式教育,让保护视力意识深入学生心里。再次,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广度,利用校园电子LED屏、楼道文化宣传电子屏、班牌等方式,加强近视防控科普宣传活动力度。同时也不可忽略对家长的宣传普及教育,指导家长创造居家良好环境,监管好孩子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最后,学校可以考虑将教学楼的某一个楼道设置为专门的眼健康科普宣教长廊,学生们轮班进行补充、更换。学校层面可设立视力健康委员岗位若干,让学生参与同学的视力防控监督。
三是改善视觉环境。学校层面要严格按照标准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环境的采光和照明要求,设备必须符合要求,利于视力健康。另外,学生的课桌椅也需要及时更换,尽量配备舒适的可调节桌椅,方便根据孩子们身高变化随时调节桌椅高度。教师特别需要正视“一体机”使用频率,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实情,考虑一体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长,该用就用,能不用就不用,不能一味追求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教学,如果盲目长时间使用,反而会干扰学生学习,对学生视力也具有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理性看待教学手段和高效教学之间关系。
(作者单位:临潭县冶力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