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第一学段英语作业的设计实践

作者: 孙娟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作业设计是一条减负提质的新思路。第一学段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课堂实施过程,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通过布置科学合理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构建生活意义,增强学习体验,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本文试在“双减”的推动下,开展第一学段分层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第一学段;双减;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7—0109—05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2021年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基于我国目前的教育国情以及各阶段学生实际学情制定的政策。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对作业设计之合理性和创新性高度重视,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旨在为我国未来之才营造良好学习空间。但作业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进行全方位统筹、科学性布局、针对性关注,实属需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前沿理念并扎实落实、反复实践、深度思考、深刻反思。2022版新课标也指出,“教师应深入理解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坚持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作业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1]。因此,“双减”背景下的第一学段作业优化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在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基础目标的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还要关注及重视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时刻注重提质增效,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一、当前第一学段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作业设计的内容等较为单调,缺乏精准性与典型性。单调的背课文、抄单词、做练习册、做测试卷……这样的作业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也不符合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的要求,且没有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实效性、意义性和延续性[2]。

2.作业设计往往要求统一化完成,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教师常容易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基于实际学情的差异性,进而一刀切,缺乏针对性。此类没有灵活性、针对性、变通性的作业也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发生互相抄袭作业的现象,甚至产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长期以往,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步拉开。

3.作业形式过于机械化,缺乏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第一学段英语作业多为机械性重复朗读课文。因此,要调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英语的活跃度,就需要用百花齐放的作业形式来引起孩子的重视与兴趣。

基于以上第一学段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第一学段英语作业优化设计之研究势在必行。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度开放其思路:不拘泥于课本与课堂,还可向课外延伸,同时巧妙思考与整合,从贴近学生心理的内容出发,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接轨,不断促进作业设计的内容层次化和趣味化,主题可实践化和强实施化,形式开放化、多样化、创新性,助力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体验中求发展。

二、第一学段英语作业优化设计原则

作业优化设计应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增强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均可得到可持续发展。

1.层次性原则。作业设计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学生原有学习实际情况及基础差异,搭建多维度和弹性化的作业结构,设计分层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作业优化设计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趣味性原则。作业是一种生活、一种情趣,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要让第一学段学生饱含激情地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用“趣”打动儿童,从而将兴趣延伸至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学生们在体验语言学习的快乐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自然地调动与激发。

3.实践性原则。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多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及客观事实,与现实生活与生命意义相关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激发其求知欲,让其充分借助所学的学科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不仅可以增进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将英语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从而运用英语做事情,最终使学生实现生成意义、建构知识目标。

4.开放性原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在包容、开放、多元的视角与实践中,使儿童通过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途径,在生活化的情境以及奇思妙想的发散中展现自我,挖掘儿童的创作潜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促使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第一学段英语作业优化设计实施

1.设计分层化作业。参考洋葱模型,结合“双减”政策进行作业设计层级建构,内核是学生学习和学生发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差异性作业,增加作业的维度和层次,从而让学情不同的学生均能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使其积极性得以保护,个性得以彰显。在Colors的作业设计中,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承认个体差异,按不同层次分课时设计了巩固夯基之趣味朗读、配音以及特色任务单的必做作业,拓展延伸之Changing colors绘本阅读的选做作业以及综合提升之用色彩创意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爱,用英语表达并分享之实践作业,充分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挥,助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设计实践性作业。知识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要让课堂作业“立”起来,注重实践性。从日常生活出发,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实践、感受并思考世界,用英语做事情,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形成对自身、社会的关切,关注人的成长。

在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二下Play time这一单元中,笔者围绕单元主题下的子话题Activities in school进行教学,并带领孩子们进行Activities in life的扩充后,布置了实践性作业。任务一为根据实际情况,简单画一画、说一说游戏时间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任务二为让学生看图,读句子,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表情上打对钩。任务三为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三个人,选择相应的活动,用本单元重点句型进行问答,以表格形式罗列出来。通过认真的实践与调查分析,同学们可以更加明确、清晰地知晓与了解其他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更适宜的引导,即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用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们通过实践调查等表达,也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语用能力[3]。

在二年级Weather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担任天气预报主持人。用简笔画完成天气预报,结合知识储备和跨学科地理常识等表达天气,充分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学习二年级Food时,笔者设计了“DIY一份餐单”的实践性任务,用所学句式练习点餐:“I’d like some ...,please.”学生们有模有样的分角色点餐练习,在情境与语言实践的交融中,实现了语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这些实践性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热情,实现了语言交际性、互动性、实践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3.设计趣味性作业。对于成功的英语教学而言,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应该是一种强制行为,而应该让其充分体验与感知这门语言的趣味、魅力与深刻后,激发其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第一学段英语要让作业“乐”起来,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所以,在第一学段作业设计中,一定要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第一,一起DIY:手脑并用的DIY制作类作业非常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意想不到的助力功效。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DIY单词卡,也可以在学习相应主题单元时,为所学单词配上生活化、创意化、精美化的小插图,并制作成非常实用的小手卡。在二年级Weather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天气卡片,学生个性十足的想象力与表现力,让笔者惊喜万分,学生成就感与价值感也更加强烈,英语学习的氛围也愈发高涨。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的背景卡纸DIY不同类别的单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分类记忆单词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其后,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借助自己手工制作的词卡进行所学内容的学习与复习,沉浸其中的学生们,感受到在探索和创新中完成作业是件乐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

第二,主题下的多感官刺激:第一学段作业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以唱歌、游戏、表演、画画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二年级Sea? sons的作业设计中,笔者借助英语教材中较为简单有趣的chant或歌曲,将替换歌词融入作业设计。让学生们在编一编,唱一唱中,用百花齐放的多元方式,唱出与众不同的意味,进而在美妙的音乐中对所学的词汇以及句型等内容进一步巩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其兴趣的进一步激发与培养。

首先,诗诵四季: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兴趣点,编写季节小诗,自行选择乐器伴奏或轻音乐伴奏。学生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在钢琴、尤克里里、古筝、吉他等乐器的美妙伴奏中,认真而深情地朗诵着原创季节英文小诗,将跨界展示的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都仿若参加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英文季节小诗吟诵会,在扎实掌握英语季节相关知识的同时,体味缤纷四季的独特魅力。

其次,唱响四季:笔者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英文季节儿歌进行学习,配合着歌曲韵律,用儿童独特的声音唱响四季。学生纷纷在群内分享季节歌曲作品,有深情吟唱的,有手势舞伴唱的,有挥手欢唱的,有高歌嘹唱的,有亲子共唱的,轻松快乐与互相交流的美妙氛围,让这场英文季节儿歌音乐会趣味横生、意犹未尽。

再次,趣说四季: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想象。笔者让学生结合兴趣爱好、生活实际以及其天马行空的想象,用图画等形式表现最喜欢的季节,在充分内化后结合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儿童内源性动力,发现自我、接纳自我、展示多元自我。学生最终展示的作品极具个性化,风格迥异、主体不同、色彩缤纷、活动多元的画作与表达,带给大家别具一格的分享、体验与收获。

还有,一起趣配音:标准优美的语音、语调需要学生反复听录音模仿才能形成。趣配音则是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后学生最为喜欢的形式之一,这一方式对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语音、语调、语流感的提升都功不可没。

最后,一起猜谜吧:设计游戏式作业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笔者选取的猜谜这一游戏,就紧密结合课本主题、深刻思考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进而让其通过“谁是最强‘猜谜王者’(Riddle: Who am I?)”的趣味游戏作业,饱含激情与热情地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尽情参与、体验、累加、成长。

第三,Fun time知多少:结合单元主题,笔者补充了相应跨文化视角下的趣味知识,如在学习animals的主题时,笔者补充了“各国‘动物代表’知多少”的拓展内容,让学生们通过了解中国的和平大使、国宝级动物—panda,充分树立家国自信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有趣的动物代表以及背后的成因及典故,比如英格兰的皇室标志,正义之师—lion,俄罗斯的bear,也有很多关于熊的神话和童话,《玛莎和熊》更受到全世界小朋友的喜爱。在学习Food主题时,笔者则拓展了“有趣的egg”相关的谚语及背景文化知识,与学生共同探讨,原来a good guy可以理解为好人,好东西,golden eggs是大利益的意思,来自希腊神化杀鸡取卵的故事等。在学习Numbers这一主题时,笔者又拓展了“各国幸运数字知多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得以了解各国独特幸运数字知识的同时,更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渊源,进一步拓宽学生跨文化交际视野,建构多元视角的思维,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胸有家国情怀的少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