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勇士封控“疫”线显身手

作者: 张鹏 雷杰能

17勇士封控“疫”线显身手0

2022年3月的仲春有点寒冷,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的时候,在英雄城南昌,万众一心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南昌市红谷滩区的教育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勇敢投身到抗疫一线。区教体局组织了17名志愿者,战斗在管控区、封控区,化身最美逆行者,彰显了师德光辉。

组织17名机关干部志愿者上“疫”线

红谷滩区是南昌市本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城区。为贯彻落实红谷滩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红谷滩区教体局组建了一支由17名机关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奔赴凤凰洲管理处凤凰家园社区,配合属地社区高效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3月中下旬,南昌迎来“倒春寒”,气温走低,寒风瑟瑟。17名志愿者却凭着满腔热情,化身“大白”“大蓝”,逆向出征,接续奋战,舍小家、顾大家,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守护着社区的安全,用真情和大爱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赢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胡丽民: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但每天第一个到达社区点位

凤凰家园社区是南昌市经济适用保障房、廉租房和拆迁安置房住宅小区,共分A、B、C、D四个区,居民人数多、流动性大,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杂居,给从严从紧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带来了困难。

3月24日,该社区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立即被划定为管控区,其中A区4栋划为封控区,这给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志愿者胡丽民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她家住湾里区,参与志愿服务以来,每天坚持驱车20公里往返社区点位和家里,早晚通勤时间长达1小时。即便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她也从未喊过一声苦,时刻准备,随时待命。

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是志愿队伍中第一个到达社区点位的人,在这场疫情“倒春寒”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感动和温暖着志愿者队伍里的每个人。

张小孟: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这句话是对志愿者张小孟最好的描述。信息录入、卡点值守、管控宣传、维护秩序等工作,他一个人身兼数职,不分昼夜、不管早晚,忙里忙外,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中,用奉献和坚守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被问到为什么当志愿者时,他的回答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要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熊尊:居住地被管控,主动向组织申请“不回家”到一线抗疫

3月25日,卫东街道被划定为管控区,内部实行“只进不出”管理,志愿者熊尊、王梦颖家住卫东花园,如果这个时间回去,后面就不能出来做志愿服务了。为了不影响志愿者工作,他们主动向组织申请,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心坚守在抗疫岗位上。

当时,恰逢熊尊两岁的孩子连续几天发烧,但他也始终没开口向组织请假,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时,他劝阻居民不插队,却遭到居民辱骂等不文明行为,但他始终不恼不怒,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罗勇:上有老下有小,居住地被封控后选择留下坚守志愿岗位

新建区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志愿者罗勇家住新建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

新建区被封控后,他毫不犹豫地主动申请留下,一个人住在志愿服务点位附近的宾馆,早出晚归。尽管工作忙碌而辛苦,也无法照顾家人,但他没有丝毫怨言,面对疫情毫不退缩,以满腔热情展现责任与担当。

维护秩序志愿者:“南昌是我家,加入抗疫一线、为南昌加油我们义不容辞。”

“请打开昌通码!”“请保持两米线距离!”“请走这里!”这是志愿者朱才宝、周菁蕾、李燕凌、刘丹、陈玮、张鹏等人守护在社区采样队伍里讲得最多的几句话,每天从早到晚、反反复复,嘴里喊着上千遍,平均在岗10个小时,但他们从未叫过苦、喊过累。

他们始终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引导社区居民有序排队、协助居民扫码填写信息、耐心讲解注意事项、核查个人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问他们为什么当志愿者时,他们回答说:“南昌是我家,加入抗疫一线、为南昌加油,我们义不容辞。”

晚上加班时:“让美女们先撤,我们这几个大老爷们留下。”

面对晚上时常需要加班加点、继续坚守岗位时,志愿者队伍中的男同胞总是说:“让美女们先撤,我们这几个大老爷们留下。”“我们是党员,我们留下。”遇到工作任务时,志愿者队伍里说得最多的是“我来”,话语简单干脆又温暖着彼此的心。

3月27日晚6点半,社区临时通知晚上7点要进行医护培训,大家纷纷要求留下。最终,罗勇、朱才宝、陈玮3名男同胞以居住在酒店近且方便为由留下来,罗勇还将培训内容拍成视频,发给大家学习,并将现场学到的知识一遍又一遍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

信息录入志愿者:每天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超千次

在核酸采样点信息录入台前,不停地抬头扫码、低头操作确认信息上千遍,这就是熊靖芬、程林、廖青、杨仁贵、丁霖号、张小孟、王梦莹等志愿者每天的日常工作。

在核酸采样队伍中,他们的岗位接触面大、居民来来往往,疫情防控存在风险,但他们毫无畏惧,每天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超千次,没有出现一丝差错。

有时,看到学生、老人、残疾人或者行动不方便的居民,他们就会主动向前,热心帮助;遇到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扫码的居民,他们就耐心引导,快速协助填写信息、完成核酸采样。

为了全心全意做好志愿服务,作为一名母亲,廖青直接把孩子送往了亲戚家……

杨仁贵、丁霖号:“这么多年爬的楼加起来都没这几天爬的楼多。”

为照顾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居民,需逐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但该小区住宅没有电梯,爬楼梯对体力是严峻的考验;同时,在疫情形势不明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未知的风险。

杨仁贵、丁霖号2名男同胞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一重任。由于穿着防护服,汗水无法排出,从A区到D区、从1楼到6楼,一圈下来,他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他们诙谐地说:“这么多年爬的楼加起来都没这几天爬的楼多。”当居民们表达感谢时,他们总是微笑着回答:“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疫情终将散去,春天如期来到。红谷滩区教体局驻点在凤凰家园社区的志愿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努力向组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保卫家园贡献了力量!

上一篇: 一所农村初中的崛起之路
下一篇: 编者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