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教育之变
作者: 徐光明 曾宪瑛 廖肇银 陈艳伟
193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狱中许下了这样的愿望: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87年过去了,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省弋阳县,他的憧憬正在生动展现:弋阳腔传唱千年魅力无限,城区、园区、景区融为一体,乡村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在这里,看见了“可爱的中国”。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弋阳县的一所所学校,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强烈感受到在这里:办学条件改善了,办学水平提升了,办学质量更高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教育正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嬗变。
从“白人”到“黑人”
时间与质量交织碰撞会发生什么?不论是从时空转换,还是从量变到质变,答案都会有很多种。
就这一问题,周立军给出的答案是:白与黑。
早些年,他初任弋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时,白白净净的书生模样与他的古诗词爱好相得益彰。这次在弋阳县采访,记者再次见到周立军,他已是皮肤黝黑、胡子拉碴的模样。为何会是这般模样?“每天都特别忙,刚开始还会注意一下形象,后来根本就顾不上。”周立军微微一笑说,弋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虽然强劲,但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问题依然不少。不仅仅是他,从县领导到县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领导,都在“抢时间”,要给弋阳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个“加速度”。
对于“加速度”,弋江镇二小校长吴弋兵感同身受。在城区,弋江镇二小属于老百姓眼里的“好学校”。“说不上寸土寸金,但学校所处的位置绝对是县城的黄金地段。”正因为如此,弋江镇二小面临的问题很多:两栋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为预制板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每天放学时间,校门口的方志敏大道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一个标准运动场都没有,一到体育课,学生只能在小小的操场上简单地跑跑步。
如今的弋江镇二小,完全变了样:南面新添了一个校门,方便家长接送学生;拆除两栋旧楼,新建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功能齐全的实验楼;分别新建了标准足球场和运动场。“县领导是真重视教育呀!”吴弋兵没想到,为了解决学校的这些实际问题,县领导三番五次到学校现场办公。“今年国庆假期,县委书记陈敏到学校调研了新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吴弋兵记得,为了解决学校占地面积小的问题,作为挂点学校的县领导吴华县长,直接在学校开现场会,与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教体局和弋投集团等多个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商议,并邀请县政协领导到场监督,最终决定县农业局和县水利局各拆除部分建筑,腾出空地,纳入学校建设用地范畴。
“学校占地面积从13537.96平方米扩大到15478.57平方米,校舍面积从9781平方米增加到12103平方米。”吴弋兵认为,量变必定会带来质变,这两组数据的变化,为学校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他指着学校围墙外的弋阳腔艺术保护展演中心和叠山书院说:“这一中心和一书院都已成了学校的‘校外课堂’,仅展演中心就安排了6名非遗传承人来学校给学生上课。”在他看来,这一中心和一书院专门拆围开门,开的不仅是一扇门,而是学校打造“古韵二小”的新视野、新希望。“现在的弋江镇二小,‘一班一技’已经蔚然成风,弋阳腔表演、手绘脸谱、器乐等社团已名声在外。”他开心地点开一个短视频分享给记者,只见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唱着弋阳腔。原来,学校不久前受邀参加了江西卫视“江西风景独好”节目录制,共有15名学生登台演唱弋阳腔。
弋江镇二小的“礼遇”,弋江镇一小也感受到了。为了帮助这所百年老校解决家长接送学生时交通拥堵等问题,县主要领导先后5次到学校现场办公,多方协调将县农机公司宿舍楼拆除,搬迁8户居民,用于改造学校综合楼、建设停车场,家长接送孩子方便多了。
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城区学校因扩而变,农村学校也因改而美。走进朱坑学校,记者被眼前的景致吸引了,教学区、运动区、食宿区错落有致,在一栋栋焕然一新的楼房之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校园好似一个大花园。谈起学校的变化,校长陈进文说,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学校主动查找不足、县教体局科学统筹、县领导挂点督办,曾经的硬件设施不足等难题都已迎刃而解。“现在,我们说‘最美的地方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可底气十足了。”坐在学校会议室里,看着满墙的奖牌,陈进文对学校的未来信心满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化解弋阳县育才学校“大校额”问题,弋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暑期将这所私立学校的小学部学生全部分流到县城其他学校。一个多月的时间,1595名学生的家长全部同意分流,且都表示满意。
如此短时间,弋阳县如何做到的?周立军直言:“没有巧办法,只能使傻劲。县教体局机关干部、相关学校领导牵头成立25个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给学生家长做工作。县城的小学,可以让家长自由选择。”在周立军看来,有这一前提条件,家长的顾虑就打消了一半。不少家长在外务工,学生需要住校;有的家长希望能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家长的期盼就是工作组的目标。“对家长的需求,能满足的都尽力满足。”吴弋兵是25个工作组组长之一,这次育才学校的学生分流,弋江镇二小共接收了220人。“开学半个月之后,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对学校的安排,家长们都特别满意,把孩子交到学校,他们更放心。”
四年前的2月28日,弋阳县作为2017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认定的560个县的代表,在教育部新春发布会上介绍“弋阳经验”。在那次发布会上,时任弋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敏曾动情地说:“弋阳县党代会提出,不关心支持教育的领导不是负责任的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弋阳教育办成弋阳人民的骄傲。”
四年过去,在弋阳这片红土地上,记者见到了教育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为了破解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弋阳县投入24.5亿元,启动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由县领导挂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城区学校“提标扩容”。弋阳县教体局基教股股长邹晓平掰着手指给记者介绍,弋阳县城及周边正在新建4所中学、2所小学。其中,开湘中学、东兴中学、谢叠山中学、高新小学及幼儿园正在建设中,近期可交付使用;弋阳县式平中学、康伯学校规划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年底前将正式开工。“今年暑假,我们还收购了国诚中学,更名为弋阳六中。”按照邹晓平给出的数据,这些学校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3500个,城区“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从“单园独行”到“多园联盟”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这首歌谣如今成了弋阳县三县岭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谣。
2021年12月30日,幼儿园的孩子们比往常更早地来到园里,他们期盼着一个特殊“客人”的到来——家长捐赠的一头大肥猪。孩子们要近距离亲近它、观赏它,还要参与筹备已久的亲子活动。
“在幼儿园创办一年多的时候,各项工作快速步入正轨,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有家长自愿将家中养的生猪捐给幼儿园,以表达感激之情。因此,策划了园所系列农耕文化之首届‘杀年猪,迎新年’主题联欢亲子活动。”特级教师、园长吴敏解释说。
三县岭,位于弋阳、万年、贵溪三县交界而得名的弋阳县北部山区小镇,2020年9月有了该镇唯一的公办园——三县岭中心幼儿园。该园建筑面积1939.7平方米,是一栋三层小楼,占地4000平方米。这三层小楼,配套齐全、布局合理,每层都精心打造了系列主题文化。
吴敏清晰地记得,活动当天,在孩子们游戏的操场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肥猪被赶过来,帮忙的家长们来了,镇、村干部来了,现场架起了灶台,搬来了桌椅。一场农家“喜宴”之后,小班表演节目《棒棒糖》,中班表演节目《布谷鸟》,大班表演节目《小宝贝》,以特有的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
2021年10月8日下午,在三县岭中心幼儿园“稻田,你好”走进稻田主题活动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极了!
“老师,这好像小狗的尾巴!”
“老师,我找到稻子了。”
“玉米长着胡子,像个老爷爷;外面的苞叶,一层层的,像笋皮。”
“老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三县岭中心幼儿园秉承“为孩子终身幸福和健康发展奠基”的办园宗旨,坚持“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热爱生命”的办学理念,利用周边一公里内的自然资源,开发了亲子文化节(社粿节、年糕节)、家校社过大年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走进田野看一看、摸一摸、种一种、玩一玩,在体验中发现、在探索中感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懂得博爱、懂得珍惜。
“连我在内有7名在编教师,6名实习生。第一年招了3个村的27个孩子,现有13个村的55个孩子,大、中、小各1个班。教师由定向毕业和‘三支一扶’的专业幼师组成,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快速成长。其中,1名教师获得全县语言教学比赛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全县征文比赛一等奖,5名幼儿分别获得全县幼儿绘画比赛一、二、三等奖。”快言快语的吴敏告诉记者,他们还经常为本乡镇的4所民办园举行半日开放和送教进园活动,整体提升了全镇学前教育质量。
像三县岭幼儿园一样,办园只有4年的朱坑镇中心幼儿园,以乡土、乡音、乡俗打造“魅力三乡”园所文化,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
弋阳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县加速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高标准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每所园的造价都在650万元以上,配齐“两教一保”。弋阳是上饶市第一个实现每个乡镇有公办园的县(市、区)。在其他地市还在讨论如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时,弋阳县的家长已经在考虑怎么让孩子上优质园的问题。
为解决学前教育“有园无师”问题,弋阳在全县事业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深化改革,通过紧缩普通事业单位编制来增加公办园教师编制,仅2021年,学前教育就新增编制30个。通过招聘与定向培养、“三支一扶”、顶岗实习等形式,多渠道补充公办园、民办园的师资力量。全县20所公办园全部配齐“两教一保”,每个班都配有2名公办教师。
截至目前,全县16个乡镇共有公办园24所(其中省级示范园2所、市级示范园13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4%,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9.2%。
全县以省级示范园——弋阳县第一幼儿园、弋阳县第三幼儿园和市级示范园——华东师范大学弋阳实验幼儿园3所盟主园,各结对帮扶5所园,实行“3+5”捆绑考核模式,以年为周期,建立“多园联盟、结对帮扶”发展机制,互派园长、教师,入园指导、跟班学习,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帮扶情况定期报送县教体局,有力推动了“园园有特色、园园有亮点、园园能示范”联盟式发展路径,有效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
弋阳实验幼儿园是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核心成员校(园),该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配有在编教师29人,本科学历占比49%,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8%,就近结对帮扶5所民办园。
中畈中心幼儿园是弋阳实验幼儿园结对帮扶5所园中的一所,2020年9月开园,2022年1月被评为上饶市示范幼儿园。“在参加全县幼儿园语言领域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大班语言活动‘狐假虎威’。面对这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我当时非常迷茫,好在弋阳实验幼儿园园长朱焱给我提供了多次磨课的机会和悉心指导,让‘初出茅庐’的我,获得了比赛一等奖。”幼儿园教师程思说。
从“最后一排”到“最前一排”
四年前,弋阳职业教育在上饶市处于落后状态。弋阳县教体局分管职业教育的领导每次到上饶市教育局开会,都坐最后一排。如今,分管局领导到市局开会,都安排在最前一排。提起弋阳职业教育的变化,弋阳县教体局的领导感慨良多。
四年前,弋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为“弋阳中专”)还是一所濒临撤并的县级职业学校,校园里杂草丛生,全校只有35名学生、36名教师。一边是县办职业院校“招不到学生”“留不住老师”的窘境,另一边是当地企业“招不到工”的困境。
四年后,该校毕业生便供不应求,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美的厨卫电器制造公司的人说:“只要是你们学校的毕业生,我们就给大学生的待遇。”九牧集团、海鸥卫浴公司等企业也纷纷承诺“弋阳中专的毕业生等同大学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