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核心经验的评价与促进

作者: 黄菲 林朝湃 王秋

[摘 要] 作为一种融合户外活动与建构游戏的活动组织形式,户外建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核心经验的发展。本研究对大班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的核心经验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户外建构游戏可以涵盖幼儿学习方式、社会交往与情感、身体发育和健康、语言、数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学习8个领域的核心经验,其中学习方式、语言、艺术是最外显的核心经验;大部分核心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核心经验在出现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促进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幼儿园应进一步完善户外建构游戏环境,优化户外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过程,加强对户外建构游戏的科学评价。

[关键词] 户外游戏;建构游戏;核心经验

唯理论哲学和经验论哲学一直是左右人们思想和认识的两种基本哲学理论和哲学方法,它们决定着人类个体如何看待知识产生的本源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在教育领域,自人类发明文字以来,教育即以经验教育和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正规教育两种基本形式而存在。进入近现代以后,以知识文本为对象的教育形态不断受到批判,它被认为再生和强化了阶层或阶级的对立。[1]在对传统哲学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杜威重新构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哲学,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且具有实验探究的性质,经验的对象和经验的过程与主体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2][3][4]即教育来源于经验,经验也蕴含着儿童的自我生长、自我改造和自我实现。[5][6]但实践的深化又迫使人们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具有同等重要性,只有某些经验才可以支持儿童的有效发展,这些经验便是核心经验,它用以指称那些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经验体系发展的关键经验。[7][8]一直以来,对学前儿童核心经验的研究和评价多停留于理论的演绎和个案的观察,而对其内部结构以及发展路径则缺乏科学的探究。

一、户外建构游戏与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

儿童学习领域的经验在本质上是指幼儿在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自主建构的经验,但随着自主学习时代的来临,核心经验的发展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核心经验这一概念术语有起源于高瞻课程中的关键经验、学科教学知识(PCK)以及杜威“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思想等多种看法。[9]从杜威的自然主义经验哲学来看,学前儿童的核心经验是指幼儿经由实践得来的各种基础知识、能力和品质,它们构成了幼儿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前儿童的核心经验既指向具体领域,又指向发展过程,即核心经验是幼儿个体在充分表达自我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而自主建构的一系列关键能力和品质,它们具有聚焦性、整体性、连续性、情境性以及交互性等特征。[10]

户外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环境中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者玩具进行建筑或者构造的活动的总和,作为一种兼具开放性、探究性和智力发展性的教育组织活动,它对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具身认知理论看来,心智本身在根本上是一种身体经验,人的认知、思维、记忆、情感和态度等都是由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而塑造出来的,它摒弃了传统的以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教育与教学观。作为一种基本的具身教育活动,户外建构游戏从本体论上确认了幼儿经验发展与幼儿生命成长的同一性,在方法论上强调了幼儿亲身感知和探究对于经验和生命成长的意义,因而它也成了发展幼儿在身体、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核心经验的重要手段。[11][12]户外建构游戏具有空间大、种类多元、材料丰富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13]户外建构游戏的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发展幼儿在动作方面的核心经验,它可以借助户外环境中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活动来发展幼儿肌肉的力量、动作的灵活性以及协调能力;二是可以更好地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认知图式,可以通过更为开放的活动支持幼儿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知;三是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让幼儿在充分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并在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出相应的判断、共情等意识和能力;四是可以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学习和个性品质,让幼儿不断发展想象、表现、坚持、冒险、创新、自主性等良好品质。

二、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核心经验评价

本研究以广州市一所市一级幼儿园7位大班幼儿为对象,采用表现性评价着重考察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核心经验的发展状况。

(一)研究工具与研究过程

研究工具采用自编核心经验编码表,该编码表以高瞻课程58条核心经验为基础,让教师来识别和判断户外建构游戏中涵盖哪些核心经验。评价方式采用五点计分法,分别为“从不出现”“很少出现”“偶尔出现”“经常出现”和“总是出现”,只有被全体参与评价的教师认为经常出现的经验才被视为户外建构游戏中的核心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提炼已有研究中对核心经验的定义,并通过与前者的结合来形成正式的户外建构游戏核心经验编码表。本研究编制的核心经验编码表涉及8个领域16条核心经验,它们分别为学习方式领域的主动性、计划和专注,社会交往与情感领域的效能感、建立关系和合作性游戏,身体发育和健康领域的肢体运动技能,语言领域的理解和口头表达,数学领域的数数和模式,艺术领域的艺术和艺术欣赏,科学技术领域的观察和实验,社会学习领域的社会角色。在设定核心经验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者对每一个核心经验指标进行了操作性定义以进一步将核心经验具体化。

在研究程序上,研究者首先利用录像工具对7名大班幼儿的户外建构游戏进行记录,每个视频约为30分钟,录制完成后再利用自编的户外建构游戏核心经验编码表对记录到的幼儿游戏行为进行核心经验的解码。在进行正式评价前,所有参与解码的研究人员集中开展2~3次研讨以熟练掌握核心经验在游戏中的操作性定义。评价过程中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并以评分者的一致性作为编码精度的标准。本研究的信度采用Jaccard相似性得分进行判断。Jaccard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位观察者的编码一致性越高。分析显示,除效能感、数数、社会角色和实验四类核心经验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未被观察到之外,主动性、计划、专注、建立关系、合作性游戏、肢体运动技能、理解、口头表达、模式、艺术以及观察等核心经验的Jaccard系数分别为0.794、0.729、0.761、0.679、0.835、0.752、0.619、0.771、0.803、0.780和0.697,整体一致性较高,表明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现状

本研究将两组评分者在同一核心经验上的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户外建构游戏中核心经验的最终分值。由于不同幼儿的户外建构游戏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将分值进一步汇总,利用总频次除以整个活动时长,从而获得各核心经验在每一分钟内出现的频率。分析显示,在观察到的11类核心经验当中,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主动性(0.71±0.22)、计划(0.63±0.25)、专注(0.62±0.25)、理解(0.60±0.11)、口头表达(0.57±0.24)、艺术(0.56±0.23)、观察(0.50±0.10)、建立关系(0.30±0.09)、肢体运动技能(0.29±0.16)、合作性游戏(0.18±0.14)、模式(0.15±0.12)。对上述11类核心经验的相关分析显示,学习方式内部的三类核心经验、计划与合作性游戏、观察与合作性游戏以及主动性与艺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户外建构游戏中多种核心经验在同时发展。然而,一些核心经验之间存在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如肢体运动技能与模式以及艺术之间就存在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核心经验自身特点所导致的,因为幼儿难以一边进行跑跳,一边进行倾听表达。

研究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横向比较不同核心经验是否存在频率上的差异。为了简化模型,将同一个领域下的核心经验的平均值作为该领域核心经验的整体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核心经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6,30)=9.863,p<0.001],各核心经验出现的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方式(0.653)、语言(0.586)、艺术(0.562)、科学技术(0,347)、身体发育和健康(0.286)、社会交往与情感(0.238)、数学(0.154)。对上述领域核心经验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习方式领域核心经验出现的频率要显著大于身体发育、数学、社会情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身体发育和健康领域核心经验出现频率则显著小于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出现频率要显著低于语言、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出现的频率要显著高于社会交往与情感和科学技术领域,在艺术领域核心经验出现频率显著高于社会交往与情感,社会交往与情感领域核心经验出现频率显著低于科学技术领域。

三、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建议

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学习实践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支持性,它既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又通过多样化材料以及教师的适时指导来强化幼儿对建构游戏的认知和理解。[14]幼儿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和实践,不断优化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环境。

首先,为幼儿创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支持性的户外建构游戏活动环境。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自主开展游戏,同时户外建构游戏环境也影响着幼儿的游戏进程和游戏水平,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离不开环境的创设与支持。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坚持开放、包容和支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关系性思维和实践性价值理念来创设具有层次性、互动性、生成性和发展性的户外建构游戏环境。一方面,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并设置相应的建构游戏主题,满足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一般需要;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在充分掌握幼儿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低结构化的、形式和功能多元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生和创新游戏环境,实现幼儿核心经验的渐进式发展和螺旋式上升。

其次,优化对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组织良好的户外建构游戏必须关注幼儿在游戏前的计划以及游戏后的反思,教师应通过游戏前的计划明确幼儿的问题意识,发展幼儿相应的问题分析和思维能力,调动幼儿处于蛰伏期的各种经验。游戏后的反思则应促使幼儿进一步回顾户外建构游戏开展的目的、意义、过程、形式和结果,使幼儿核心经验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优化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时,要基于幼儿的立场来推动整个游戏过程的开展,不断完善游戏环节,在材料、经验、认知、思维等方面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支持。

最后,强化对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活动的科学评价。对核心经验的评价是促进幼儿核心经验有效发展的关键手段。[15]已有实践中核心经验的评价主体多为幼儿园教师,但他们在开展游戏评价时多停留于经验层面,对评价目的、内容、手段和工具等方面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难以上升到科学和系统的层面。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核心经验的评价应该以科学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工具为先决条件。不同的核心经验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征,研究者对其的评价一方面要根据不同核心经验的价值属性来开发不同的评价工具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以提升评价的有效性,要通过评价工具的科学性来实现对幼儿核心经验的准确评价;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核心经验评价的理论研究,为评价工具的开发和评价过程的实施提供充分的理论阐释。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14-32+43.

[2][10]张静静.身心二元论的消解及其教育影响:基于杜威经验哲学观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4(05):31-37.

[3]张梅.杜威的经验概念[D].上海:复旦大学,2008:42-27.

[4]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03):3-9.

[5]蒋雅俊.论杜威的经验哲学与经验课程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88-96.

[6][12]施晓梅.语言整合活动:提升幼儿关键经验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21(11):91-94.

[7]叶平枝.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核关键经验思维意义、内涵与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7-1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