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内涵、构成与培养

作者: 王蓉

[摘 要] 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与个性特点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同时能把评价结果与自身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反思自己实施的教育教学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这种评价能力与相关评价知识、评价态度共同构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过程性评价素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通过强化教育评价课程模块等方式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初步培养,幼儿园更应结合实践通过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巩固与提高。

[关键词] 评价素养;过程性评价;教育评价

强调过程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特征。[1][2]突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对于改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开展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其评价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过程性评价能否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存在意识不强、知识缺乏、能力偏低等问题。[3][4][5][6]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对评价素养不重视有很大关联。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而且会对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对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进行探究,以明确其培养的方向和路径。

一、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素养从属于教师专业素养范畴,它是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专业素养。由于幼儿园教育的对象与性质区别于其他学段,因而幼儿园教育中的过程性评价也有着其独特的内涵。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存在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更好地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幼儿的有效发展服务,以及更好地激发教师自身的反省意识,而这种反省意识最终也指向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幼儿园教育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开端,具有启蒙性和发展性,其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也应该着眼于幼儿发展的全面性、持续性和个体性。对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内涵的理解也必须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来展开。

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儿童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这种非知识或者技能形态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幼儿园教育不可能像其他教育阶段那样给出非常明确的以知识掌握或技能发展为核心的、从易到难的层层递进式评价标准,它无法也不能对教育对象进行横向的比较以鉴别其中的优秀者和落后者。对幼儿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幼儿的学习结果,而是应该将目光聚焦于幼儿个体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表现,看幼儿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了何种性质的发展。要达到这一要求,幼儿园教师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要把握不同幼儿在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上的个体差异。[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素养首先就应表现在其能够制定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个性化评价方案,这一评价方案不仅要涵盖幼儿学习的所有可能领域,同时还要能够呈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动态性和联系性,能够准确且有效地获取幼儿学习与发展状态的各项关键信息。

以儿童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教育目标为解析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提出了一个内省的视角,即幼儿园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评价和诊断来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幼儿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8]由于不能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指标,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焦点就只能从静态的指标体系转向幼儿的动态性发展本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保持警醒,时刻观察和反思自身教学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此时,如果观察到幼儿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明显的发展,教师需要弄清楚自己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的;如果观察到幼儿没有什么变化,教师也需要反思自己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何未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方案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价值就不会仅限于对幼儿发展的诊断和促进,同时还在于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来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拓展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范畴以及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因而它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二、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构成

在有关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或规定中,评价素养既可被视为一种专业能力,也可被视为能力、知识和品质的综合,是支撑幼儿园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评价行为的关键因素。[9][10]其中能力是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关键表征。[11]过程性评价素养不仅指向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也指向教师利用幼儿发展评价结果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身进行改进和调整。因此,判断一个幼儿园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过程性评价素养,就可以看他们是否具备开展上述两种活动的能力。评价能力以具体的行为为依托,一个愿意花时间与精力详细记录和分析幼儿在不同领域表现的教师,其过程性评价素养显然要高于一个只能笼统说出幼儿学习大致情况的教师;一个只是收集各种幼儿评价信息并机械地进行幼儿评价的教师,其过程性评价素养显然不及一个善于把握幼儿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自身教学计划的教师。

能力是知识运用的结果,因此过程性评价素养也必然包含知识这一基本要素。过程性评价素养的知识要素包含两个方面,即教育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如此,幼儿园教师才能知道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知道基于什么样的标准来收集何种形式和特征的幼儿发展信息,知道如何根据幼儿发展的普遍性与个体性来确定评价的标准。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才能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舍弃考试而选择档案袋评价、作品取样系统、行为核检表等能够展现幼儿的真实学习状态的评价工具。只知道选择何种评价工具以及评价的开展程序还不够,教师必须能够理解评价所获取的信息的意义。如果不具备相关知识,幼儿园教师就无从了解和判断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换句话说,如果不系统掌握幼儿发展和学习评价方面的知识,教师就无法真正理解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并有效开展过程性评价,不能真正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幼儿发展功能。

在具备了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之后,如果教师在意识上没有主动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意向,或者因为嫌过程性评价要求过高而放弃使用或敷衍了事,那么过程性评价也是不能有效展开的,此时关于过程性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就都成了摆设。因此,过程性评价素养就必然包含情感态度方面的要素。所谓过程性评价素养中的情感态度要素是指幼儿园教师愿意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开展过程性评价的意识倾向,是影响过程性评价开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当有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后,幼儿园教师就不会因为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增加而放弃使用过程性评价。培养幼儿园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积极信念的关键在于,要使他们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根本意义不在于理念或方法的创新,而是这一评价范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它可以成就更好的幼儿和更好的自我。

三、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培养方向

专业素养是个体后天形成的能力品质,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相应的培养和锻炼。幼儿园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这种实践性又是以广泛的儿童发展和教育知识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素养不是仅指关于评价的有关知识和能力,它以评价为表现手段,内核则在于对幼儿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要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素养,就必须在培养其教育评价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要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读懂幼儿和有效地引导幼儿,这样方可避免过程性评价素养沦为一种简单的操作性技艺。

培养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需要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来实施。当前我国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体系已经从三级师范教育过渡到了二级师范教育,且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日趋开放,[12]传统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3]但是,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对学生评价素养的关注仍不多,对过程性评价素养培养的关注就更少了。从已有的资料来看,众多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很少将教育评价类课程置于重要的位置,只限于开设一门教育评价方面的课程或者将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结合在一起,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评价课程体系,因而学生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专业训练。在这样一种格局下,要将过程性评价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就显得十分困难。要改变这一局面,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就应该树立全过程、大评价的培养理念,将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培养全方位渗透到课程实践教学当中去。一方面,培养机构应该强化教育评价课程的设置,突出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掌握过程性评价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方法,夯实其开展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机构要强化对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从更广泛的思维视角去思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仅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和具体的情境相关联,理解了幼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行为的意义及其发生逻辑,它可以为教师过程性评价的开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换言之,幼儿园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培养始于专门的教育评价课程学习,但其良好发展又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培养为前提。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过程性评价素养就会沦为一种简单的评价技术,不能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职后培养包含专门的继续教育和在幼儿园教育场域以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式来开展培养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幼儿园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过程性评价素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才能真实地面对评价的对象,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评价行为。[14]在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循环反复中,幼儿园教师不仅运用和检验了所学到的评价知识,同时也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样态有了更为真切和全面的了解,知道幼儿的学习需求、发展目标以及应该采取的教育手段,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稳定的专业态度和积极的专业情感。[15]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素养,一是要重视对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引导教师不断认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过程价值,从思想理念上确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教师加深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师的理念认知与知识结构;三是要开展专门的过程性教育教学评价活动,为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实践创造环境和条件;四是要建构系统的过程性评价交流机制,引导教师进行同伴交流和自我反思,为开展各种专业发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

[2]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04):69-73.

[3]南纪稳.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6(06):21-24.

[4]刘锦.过程性评价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43-47.

[5]李玉婷.昆明市C区幼儿教师评价素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67-70.

[6]张琪.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1-2.

[7]殷洁,杨晓萍.适宜发展性教育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1):70-71.

[8]李琳,李孜佳,范洁琼,等.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发展增值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31-47.

[9]莫莹.中美新澳四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的比较与思考:基于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04):77-81.

[10]谈亦文.中美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基于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1):77-81+12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