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因”
作者: 韦英哲 罗峰 尤业东
“百千万工程”,教育在行动
南山因改革而生,南山教育因创新而优质。
作为全国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和创新高地,深圳市南山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南山区是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首个“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近年来,先后获评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等。目前,南山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已通过省督导组实地评估,得到高度肯定。
这一个个先进区、示范区、实验区是怎样炼成的?近期,本刊记者专访了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并深入一线走访了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解码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创新基因”。
○局长访谈○
《广东教育》: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当前,广东持续有力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南山区如何推动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地生根?
杨珺:南山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023年,完成62所中小学书记、校长分设及专职副书记配备工作。建立学校“书记工作室”,创新打造“党建+干部队伍建设+团建队建”三位一体书记项目。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有效贯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加强全学科课程思政教育,邀请市、区宣讲团进校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56场,5所学校与“双一流”高校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了不起的南山少年”系列活动,5万余名学生深入高科技企业、高校实验室、博物馆、纪念馆和大沙河生态长廊,围绕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三大主题展开探究式学习。评选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3所、优秀创建学校6所。
《广东教育》:南山区是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首个“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又是首批省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之一。您认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因”是什么?
杨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因”既来自于城市的文化积淀,更来自于历代南山教育人的不懈追求与实干笃行。
开放——南山是深港两座城市的源头,1700多年前,东晋王朝设立东官郡,郡治在今天的南头古城一带;南山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曾在南山赤湾拜别妈祖、扬帆远航;南山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南山特有的基因塑造了教育开放包容的气质。
创新——1979年,南山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发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时代最强音,南山创新创业活跃,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区”“创新包容强区”等,为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良好的教育氛围。
生态——南山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五育并举的多彩校园,校家社协同共进的育人机制,形成开放、进取、包容、和谐的良好教育生态。
链接——南山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有效链接湾区以及南山创新产业、科技、人才优势资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共生——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舞台,推进湾区校地融合,在湾区姊妹校、新型教研共同体、创新人才培育平台等宽领域持续实现新突破,促进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共建“多元赋能”的新模式,携手打造世界性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标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
《广东教育》:南山区近年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你们如何统筹部署“双区”创建工作?
杨珺:一是突出政府主导。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例,南山区将创建任务写入了区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出台系列指导文件。将教育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通过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等形式审议决策教育工作重大事项。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系学校、定期参加教育工作专项调研制度。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全区40个教育督导委成员单位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相关部门依法科学履行教育职责,统筹推动教育投入保障、教育民生问题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任务落实等工作。依法开展区政府部门履职督办督导,确保教育政策、资源等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细化职能部门、街道、学校职责与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三是狠抓任务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深化抓落实工作机制,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理和督查督办,全力推动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
《广东教育》:如今“双区”创建工作进展如何?
杨珺:2023年11月下旬,南山先后迎接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督导评估,督导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双区”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督导评估专家表示,能够同时迎接“双区”创建省级评估的县(市、区)并不多见,这充分体现了南山全面建设全国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的底气与魄力。目前,“双区”创建已通过省督导组实地评估,获高度肯定,按程序申请国家评估认定。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方面,对标31项优质均衡指标,相关部门协同攻坚,“一校一策”精准整改,落实教育用地、教育经费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全区学校100%设立心理咨询室,按照1:1000师生比配足配齐配强心理教师;建成65间资源教室,配足配齐专业资源教师,覆盖公办学校超60%。
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方面,深入实施学位优化、保教优育、人才优培、保障优先、管理优治“五优”工程,全区43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1300个;出台南山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实施细则》规范民办园发展,3个幼教集团入选广东省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广东教育》: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南山区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杨珺:南山区从教育公平、教师成长、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入手,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学位扩容百校焕新。2023年,南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78.54亿元,持续保持增长。新改扩建10所校园,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3740个、学前教育阶段学位2415个。持续推进“百校焕新”工程,58所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课程改革走深走实。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学校100%完成课程实施规划,1月17日,正式发布《南山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规划》。“三新”(落实新教材、新课标、新课程实施方案)培训覆盖全区万名教师。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获评1所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4个国家级学科示范基地、4所省级示范校、1所市级实验校。依托信息技术赋能学生评价,南山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方案获评广东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近两年学业质量监测成绩校际间差异基本全达标,监测学科“综合状况”指标大部分为“10星”。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推进“致远工程”“名师工程”,培养、辐射157名校长及中层干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教师周舟、何敏儿获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其中周舟按程序申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师陈剑华获评2023年深圳市年度教师,南山教师共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0个,其中,彭邓天仪获学前组总冠军,按程序申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教学研究成果突出。构建“教科院—学校—教研组”三位一体的教研机制,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按照“课题引领―能力提升―研究深化―分享交流―成果孵化―辐射推广”逻辑,深化教育科研,5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项成果获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督导监测提质提效。常态推进“每月一主题”督导和专项督导,促进各级教育政策落地见效。强化督导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督学职级制改革探索。与中国教科院合作探索构建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五育并举绘就新篇。成立南山区家庭教育促进中心,扎实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行动,承办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之“数字时代中小学德育变革”主题论坛,分享南山德育经验。深化体教、艺教、卫教融合,南山学子在国际国内各大赛事屡获佳绩:育才三中薛皓文夺得国际棋联U16奥赛世界冠军;深湾小学、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分别获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ENJOY-AI冰雪运动项目小学组和高中组冠军;西丽小学获全国桌式足球锦标赛团体冠军;南外集团足球队获2023年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大沙河赛艇联盟校获深圳市赛艇锦标赛团体冠军;白芒小学获全国跳绳联赛11金;14所校(园)获授牌全国围棋特色学校、30所校(园)获授牌广东省围棋特色学校;海滨实验小学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获省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市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项等。
数字赋能创新人才培养。全区普及小初高全学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布《南山区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启动创新人才培养“五项行动”,与深圳零一学院合作探索区域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新模式。南山学子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冠军6项、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40项。南山区获评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
深化教育中外人文交流。南外、育才集团与香港基础教育学校分别结成联盟校。加强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大学等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举办“湾区共话”论坛,开展深港及海峡两岸多项体育赛事等交流活动,接待香港“公民科内地考察”团组48批次,接待香港师生5500余名,相关经验在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上分享。
《广东教育》:2024年,南山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是什么?
杨珺: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南山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基调,锚定加快创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目标,实施“520”高质量发展行动(“五个一”举措20项重点工作),以高效能治理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制定一套标准,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制定书记、校长工作责任清单,形成分工明确、协调运行、规范高效的良好机制。汇编现行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制度,强化依法依规治校。制定学校精准化、标准化管理绩效考核标准,提升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荣誉感。
实施一场变革,高质量推进课程改革。推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地,指导学校推进新课程建设,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探索南山素养课堂模式,聚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要素,加强数字化教学应用,形成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成果和经验。持续开展“众筹型-浸入式”学科教研,推进教学视导形成闭环功能,不断提升南山教研的“四个服务”能力。
加速一种转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创新发展。启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强化结果应用,科学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建设数字化新载体,编写人工智能课程读本,搭建智慧教育平台,开发相关配套资源。组建零一社团、零一班,深入推动创新教育活动。
打造一支劲旅,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以引蓄才,继续加强人才引进,优化学科教师配比,配齐配强体育等学科教师,提升在编率。以育锻才,持续推进“致远工程”,强化书记、校长队伍建设。加强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名师成长项目”南山基地学校建设。以管激才,建立新岗教师人才库,为教师成长精准画像。完善教师聘后管理,落实交流轮岗制度。强化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带出一批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