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的优化策略
作者: 朱小青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是实现教学目标、巩固复习成效的重要途径,缺一不可。为叙述方便,本文所说的例题、练习、作业的含义界定如下。
例题: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并需要教师进行分析讲解、示范引领的问题或题目。
练习: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并要求学生当堂自行解决的问题或题目。
作业: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解决的问题、完成的项目或求解的题目。
长期以来,中考物理复习教学中,大量刷题、机械重复、以考代教等盛行,导致复习教学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如人意,困扰着广大物理教师和学生。本文针对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的若干现象和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优化策略。
一、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若干现象分析
(一)过度进行机械重复训练,不重视物理思维进阶
一般来说,不需要科学思维介入的动作技能,通过“简单的大运动量的重复”,建立起条件反射后,无须大脑的逻辑判断便可发生,例如竞技体育各项技能、演奏技巧等。
需要科学思维介入的心智技能,本质上是心理行为。例如理解、分析综合、猜想假设、论证、应用、创造等,并不靠条件反射而形成,而是需要借助概念、判断、推理,通过深入思考、领悟、归纳总结才能进行。学生解决问题、解答习题作业等都是心智技能,是复杂劳动。实践证明,必要、足量的训练可以提高成绩,但训练量达到某个量后,继续加大训练量、重复训练,成绩不但不会提升,反而会缓慢下降,因为简单、机械性的重复训练,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把学生训练成“解答陈题的熟练工”,面对新情境、新问题便束手无策 。
(二)过度依赖教辅资料,忽略教材习题素材的使用
当前,教辅资料繁、多、杂,良莠不齐,不少师生一味地依赖教辅资料,复习教学中不重视教材,迷信教辅资料上的试题,对教材的习题素材未予以重视,甚至弃之不用。
忽略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的构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即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也应该高度重视引领学生精读教材、充分开发利用教材的习题等素材,因为很多大型考试的试题,都可以在主流教材中追溯到素材。例如,2021年广东中考物理卷的第2题源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P31的“动手动脑学物理”,2022年广东中考物理卷的第9题源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P19的图14.1-4,2023年广东中考物理卷的第6题源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P124的“想想做做”等。
(三)过早过度使用成套试题,“大题”的训练虚化
针对全部考试内容命制的成套试题应该在第一轮复习后使用才能发挥其效果,可是,不少学校过早过度使用成套试题,有学校最早在每年9月开学前便训练套题,甚至坚持每周要求学生做一套中考模拟试题。过早使用套题,大多数学生得分很低,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信心;过度使用套题,缩短了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讲评点拨的时间。
一套中考物理模拟试题的标准时间应该是80分钟,但是,除学校或年级统一组织的“月考”外,一般的套题训练的时间只有45分钟或60分钟,形式上“训练”了很多套试题,实际上因时间不够,学生每次对大题都是“匆匆而过”,计算、实验、综合能力等大题的训练虚化,这样的复习教学当然效率低下、效果差。
(四)例题的思维容量小,练习作业的编排不合理
调研中发现,不少课堂中的例题过程简单,无情境,思维容量很小,教师热衷于逐个提问,要求学生叙述例题的答案,起不到思维示范作用。习题作业也没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排列,缺乏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各题内容无序,散乱、孤立、割裂,大为减弱其在帮助学生建构巩固知识结构方面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的优化策略
(一)例题练习作业设计应坚持的若干原则
1.强化目标定位
突出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围绕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目标进行设计开发,立足于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严格依标靠本
例题练习作业的设计要严格遵循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主流课本。
3.遵循认知规律,服务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根据遗忘曲线,后续的例题练习作业应该适当关联前面复习教学的内容,且关联的时间间隔逐渐加长。
4.基础性优先
无论是例题练习,还是作业都应关注基础性,应设计开发出足量的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夯实基础(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问题和题目,但不能是机械记忆性质的题目。
5.形式多样
应设计开发包括书面性质的题目、探究性的问题、研究性项目、科技制作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练习作业。
(二)例题练习作业的优化策略
1.提升例题、练习、作业的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例题、练习、作业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标;针对当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命制;练习要和例题高度关联,甚至可以是例题的重复;作业要紧扣例题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练习作业的效果。
典型性:例题、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要反映一般的、普适的、经典的方法。
层次性:一是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或题目;二是针对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该设置层次递进的小问题,给学生搭建思维梯子。
2.明晰例题、练习、作业的功能定位
例题:例题的主要功能是示范,应在思维方式、方法技巧、流程格式、价值引领等各个方面给学生示范样例。每节课可选配2道例题。选编例题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例题应有足够的思维容量。必须经过一定的科学思维过程才能求解,简单识记类的问题不能作为例题。
(2)例题应有足够的阅读量和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有效信息获取能力。
(3)例题应有一定的综合性。物理复习教学中的例题应覆盖当堂课复习教学的主要或全部内容,每道例题可涉及2个或2个以上的知识点。
(4)例题应设计有一定的情境、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促进模型构建与运用能力、过程分析能力和状态分析能力的提高。
(5)例题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一般的、通用的、典型的方法原理,某些需要特殊技巧才能求解的、并不需要全体学生都掌握的问题和题目,不宜作为例题。
(6)例题应立足于物理学科重点、学生的难点和高频考点(热点)选题。
(7)慎用、少用选择题和填空题作为例题(选择题、填空题专项训练除外)。
练习:课堂练习的主要功能是给学生提供即时训练和反馈工具,以巩固复习教学的内容。上述选编例题的注意事项也适合于选编练习。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练习的内容形式要和例题高度一致,甚至可以是例题的重复;二是练习的难度应稍低于例题的难度,确保大多数学生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节课可选配2道具有一定容量的练习。
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由学校教师布置的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任务,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根据认知规律,课堂教学后是快速遗忘期,特别是内容较多的复习课,作业便是和遗忘作斗争的主要工具,合理的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复习教学的内容,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效。
作业的选编要遵循上述选编例题、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外,更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作业的内容形式要和例题、练习高度相关;二是作业的分层设计实施。
例如,对应一节物理复习课,可分层设计布置3~5道作业题,其中前3道是基础性作业,要求全员必做;第4道是中等难度的提高型作业,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第5道是有一定难度的拓展型作业,只要求少数优秀学生做。
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作业可用来训练提高学生的求解速度和准确度,较难的作业则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论证等能力。
总之,例题、练习、作业的数量可以遵循“225”模式,即每节课选配2道典型例题、2道关联练习、5道分层作业。
综上所述,左表以压强的复习为例,给出5道分层的作业题。
3.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
例题、练习、作业要设计真实情境,尽可能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素材和反映科技成就的素材,适当设计活动形式的作业。
4.多用大题,少用选择题、填空题
除选择题、填空题专题复习外,例题、练习、作业要慎用少用选择题和填空题,多用作图、计算、实验、综合能力等大题,并适当增加简答题,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加强中考真题和教材习题的变式训练
历届中考物理试题和教材习题是高质量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变式训练,挖掘其价值,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例如,可以将优秀的选择题、填空题改编为计算题和简答题,也可以通过增减或更换题设条件、改变设问方式、增设层次递进的小问题、改变情境设置等方式对中考试题和教材习题进行改编。
总之,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例题、练习、作业的设计实施应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高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坚决摒弃“题海”战术,可以按每节复习课2道典型例题、2道关联练习、5道分层作业的“225”模式开发设计情境化、生活化的项目和习题,确保每节课的例题、练习、作业高度关联、层次分明,且都指向复习教学目标,从而增强复习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