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作者: 张睿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还要激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单元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单元作业,以多元化、趣味化作业来助力学生巩固所学,启发思维,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张睿(1984—),女,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1]。而单元作业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单元作业,是指围绕单元整体而设计的作业。单元作业不仅是联结课堂内外的重要纽带,也是助力学生巩固基础、提升综合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有力帮手。因此,教师要探索有效策略,巧妙设计多元化、层次化、趣味化的单元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单元作业发展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为例,简要探讨初中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一、游戏型单元作业,激发英语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也是推动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将游戏元素融入单元作业设计中,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游戏为引,设计与单元主题有关的游戏型作业,营造活泼、快乐的氛围,助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以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桌游是初中生常玩的游戏之一,教师基于此设计了以“traditional festival”为主题的桌游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卡牌。卡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节日卡牌,上面是各类节日的名称,如“Dragon Boat Festival”“Halloween”等,另一部分为节日活动卡牌,上面是与节日对应的活动、习俗、美食、故事传说等内容。游戏由四名学生参与,分为三轮,四名学生分别抽取一张节日卡牌,然后再抽取一张节日活动卡牌,最后将两张卡牌摊开,看看自己所抽取的节日卡牌与节日活动卡牌是否对应,并说明理由。若是不对应,学生需说出正确的节日名称或节日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在表达时使用“This is correct/ incorrect.”“Why is that correct/ incorrect?”“what do you know about...”等句型进行问答。比如,有学生抽到了圣诞节的卡牌,抽到的节日活动卡牌内容却是“吃月饼”,于是,他这样表达:“This is incorrect.”。其他学生追问:“Why is that incorrect?”。他回答:“Because mooncakes are eaten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其他学生继续追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他回答:“Christmas in the West, people will generally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 sing Christmas songs, waiting for Santa Claus to send gifts.”。游戏结束之后,教师计算总得分,分数最高的学生获胜。

这样充满趣味的游戏型作业,不仅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单元词汇和句型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二、分层型单元作业,满足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理解得较快、较深,而有的学生则理解得较慢、较浅。鉴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设计分层次的单元作业。比如: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基础型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挑战型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2]。

以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初步的教学之后,设计了一个课堂练习活动,以此初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再依据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学习需求等设计分层型作业。作业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型作业。学生需根据要求完成有关传统节日知识的填空题,如“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people will pack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people will eat ?”等。这些题目基本涵盖了本单元的新词汇和新短语,比较适合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主要发挥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第二层次:延展型作业。学生要结合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用英语将“Chang'e flies to the moon”“Houyi shoots the Sun”等经典传说完整复述出来。这类作业适合基础中等的学生完成。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增强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第三层次:挑战型作业。学生可选择组成表演小组,演绎传统故事,也可以选择写一篇以“My favorite traditional festival”为主题的小短文。表演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表达,英语写作则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类作业适合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成。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提供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思维导图型单元作业,完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初中英语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以单元核心知识点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能够将复杂的单元知识点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3]。因此,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堂所学的词汇、句型、短语等内容系统化地梳理出来。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例如,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单元主题是“Traditional festival(传统节日)”,单元中的多个板块讲述了一些中西方传统节日故事,囊括了大量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布置了思维导图型作业,要求学生以三人为一组,在课后绘制一幅详细的思维导图,介绍中西方传统节日。

学生对这一作业十分感兴趣,纷纷积极投入其中。比如,有的小组先开展了一场作业讨论会,小组成员一起梳理本单元提到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详细的分工,由一人负责搜集关于节日的习俗、来源、背景故事、美食等资料,一人负责资料的分类归纳,一人负责思维导图的设计和绘制,最终他们呈现了一幅树状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将“Traditional festival”作为中心词,围绕这个中心词延伸出两个板块,分别是“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和“Western traditional festival”。这两大板块再延伸出几个分支,分别介绍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下方详细介绍与节日相关的习俗、食物、传说等内容。比如:“Mid-Autumn Festival”的相关信息包括“mooncake”“Chang'e flies to the moon”等内容;“Dragon Boat Festival”的相关信息包括“Rice dumpling”“Dragon-boat racing”等内容。最后,学生们还发散思维,讨论了一些教材未提及的传统节日,并将其加入思维导图中,作为拓展延伸部分。如此一来,一份详细而直观的思维导图作业就完成了。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再次梳理和巩固了单元核心知识点,还进一步理解了单元主题的内涵。同时,学生通过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学会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讨论问题,发散思维,有助于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实践型单元作业,发展创新思维

实践型作业是作业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内化英语知识,还能有效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富有创意的实践型作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以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布置了一项课后实践作业,作业分为两部分。

作业的第一部分为基础的调查任务。学生需要组成调查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异同点。比如,有的小组就制作了一份英文的调查问卷,分发给班级的同学、学校的教职工等,让他们填写。问卷包含“Do you know what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re are in our country?”“Do you know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等问题。小组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习俗、社会功能、美食、故事传说等多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制作幻灯片呈现学习成果[4],在成果展示会上进行展示说明。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掌握单元知识,还能深刻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从而形成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作业的第二部分,教师发布一则征集公告,公告内容为:学校学生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现征集一些有趣的新节日创意,并将对所征集的创意进行评选,最后在公告栏中展示获选的新节日[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一封英文邮件,说明参加的意愿,简要概述自己所创设的新节日,获得学生会认可后,再制作手抄报,将新节日的名称、庆祝方式、时间、节日寓意等内容清晰展示出来。这项作业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考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某小组创设的新节日叫“Kite Festival”(风筝节),他们的邮件内容如下所示。

Dear Student Union leaders,

My name is Li Ming, from Class one, Grade three.Our team saw the new announcement of festival solicitation and was very interested in it.We created a new festival called"Kite Festival".It is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April every year, because it is spring with long grass and nightingales and the weather is clear.This can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relax, increase the contact between students and nature, but als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kite"also means limited freedom,occasionally give students a chance to breathe,can allow students to fly farther and higher.This is our new festival, I hope to be recognized by the leaders.

Li Ming

在这样的实践型作业中,学生的创意得以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实现创新思维、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之,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作业设计,不仅能更好地联结单元中各个板块的知识点,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起到助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给予学生更为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魅力,最终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琼.课程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以外研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模块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9):13-19.

[2]余丽文.“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索:以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为例[J].英语教师,2023,23(18):165-168.

[3]彭飞.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为例[J].读写算,2024(31):14-16.

[4]周智慧.浅谈初中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思路: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23(16):118-120.

[5]赢裴.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