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多样化教学探究

作者: 居天琦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要开展多样化教学,多措并举,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样化、高效化,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多样化教学

作者简介:居天琦(1996—),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理解、迁移、应用英语知识,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活动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没有建立起来。实施趣味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缺少趣味性,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低。趣味教学能够将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1]。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Colours”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此单元主要围绕颜色展开。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课堂学习,因此,在单元导读课设计中,教师选择绘本融合的方式,将“Collins Big Cat”系列绘本内容与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衔接起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动的特征,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绘本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比如,在阅读Colour Bear绘本时,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的动画制作功能,播放将几种颜色混合的动画,让学生观察颜色之间的奇妙反应,借助视觉的冲击引导学生快速投入接下来的英语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关键句型、重点句型,让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有所了解,同时也为后续英语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教师还可以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比如,教师开展“转盘游戏”,将本堂课的重难点单词与学生已掌握的单词充分结合起来,制作成内外两层转盘,让学生转动转盘,说出这些单词还可以组成什么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一名学生转动转盘,另一名学生组词,说对5个之后两人互换角色,进行第二轮游戏,看看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说出的单词最多。这一游戏方式既能检验学生的单词量,又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后续的单词教学以及学生单词量的积累奠定基础[2]。

教师组织趣味化的课堂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以轻松、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境生活化,推动学生主动探究

情境的创设是推动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的基础。教师将英语知识融入情境中,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将英语学习与生活衔接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英语学习之间的距离。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中“Culture time”板块的活动设计为例。首先,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一说你对春节的印象吧!”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春节的印象,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几个关键词,鼓励学生将英语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投入课堂活动。其次,教师让学生联系五年级学过的传统文化内容,系统梳理关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内容。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同时查漏补缺。最后,教师开展“中西方节日大比拼”活动,让学生选择熟悉的西方节日进行介绍,并与我国的春节进行综合对比,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不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圣诞节和感恩节等西方节日的历史背景,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空间,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3]。

三、问题递进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问题式教学的设计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举措。但是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中,教师的设计思路比较局限,习惯提出一些封闭性问题。此类问题只需要用“是”与“不是”回答即可,往往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考虑如何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学习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目标。设计开放式、递进式问题不仅能拓展课堂活动的形式,而且能有效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征,将问题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已经圈划出语篇中的核心人物。在后续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学习,并引发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学生:“What is Tim doing in the morning/afternoon?”。学生回答:“He's ...”。接着,教师适时提出递进式问题,引发讨论:“Mike is helping parents. Helen is helping parents, too.What about Tim?Is he helping his parents?”。随后,教师可以继续抛出问题:“What about Ben the dog? Is it helping? What about Jim?”。教师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持续进行阅读与总结,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本深层次的内涵[4]。

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中,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目标、课文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内容,从细节处入手,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判断,从而整合有效信息。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层次的内涵,在提炼、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四、设计整体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材设计基本以“话题—功能”为主线,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并通过多个不同功能的板块呈现出来,多个板块共同指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5]。

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课时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别。首先,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后续课堂内容的拓展以及活动的延伸设计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研读单元语篇,关注单元主题意义下语篇设计的意图、语篇的内容、语篇的意义,以及语篇的文本特征、结构和语言表达特点等,通过单元语篇的研读确定整个单元教学的方向。如果语篇中有图片等辅助信息,那么教师还要关注图片中的隐藏信息。最后,在明确学生学情及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单元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关系,搭建符合学生学情的英语活动任务框架,规划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情适当调整单元整体内容,设计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课时活动。在英语单元整体活动设计中,教师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活动,将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活动融入英语课堂内外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篇背后的学习价值、主人公的态度行为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等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转化。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春节”这一话题展开,主要讲述了Anna一家的春节活动计划。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单元活动任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整合,避免教学碎片化的问题。任务一:了解春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任务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任务三:学习西方节日,探究文化差异。以任务一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Story time”“Cartoon time”板块的内容,掌握基础单词、句型,了解春节习俗,并让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尝试复述语篇内容。接着,教师让学生完成“Checkout time”板块的任务,了解其他地区的春节活动,在学习与实践应用中感受香港与内地春节习俗的异同。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此环节中,教师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并将单元的重点单词和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句型融入动画片中,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多种春节习俗。

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任务,能够增强单元内容设计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媒介融合化,拓展学生课堂学习宽度

融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学科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搭建线上引导、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拓展教学思路,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活动类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便利性优势,使英语课堂更轻松、高效。比如,在口语练习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机对话模式,改变传统的对练模式,将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分成易、中、难三个层次,分别设定不同的标准,让学生进行人机对话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口语练习需求。后台大数据能够统计出学生哪个单词、哪句话出现错误,在下一个环节中让学生进行重点练习,从而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借助人机对话练习,学生能够随时看到自己哪个单词读音错误、哪个句子读得不熟练,随时检测、及时改正错误,从而提高课堂练习质量[6]。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和资源,将多版本教材中的同类型学习资源进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能够借助希沃白板等教学工具,引入更多趣味课堂游戏,如借助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设计“刮刮乐”游戏,以开盲盒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突破传统板书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束缚,引入多元化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堂内容以及课程组织形式,为学生搭建有趣、多元、轻松、和谐的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多样化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本位,通过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化教学,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横向、纵向知识体系;通过问题式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融合式教学,丰富课堂内容以及活动组织形式。教师开展小学英语多样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有凤.基于“双核心”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研究[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3,31(6):71-74.

[2]蒋姝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23(33):65-67.

[3]刘彬.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以“Make a booklet to introduce our school”项目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3(11):13-17.

[4]嵇旭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J].华人时刊(校长),2023(11):90-91.

[5]史璐琼.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教学,2023(21):50-51.

[6]潘鑫.着眼核心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J].名师在线,2023(31):41-4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