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作者: 顾惠芳 朱艳

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0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PCK理论,探寻PCK的深刻内涵及构成要素,明确教师专业素养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分析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PCK;教师专业素养;图谱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批准号:2021/LX/02/09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顾惠芳(1970—),女,江苏省常熟市琴湖小学。

朱艳(1982—),女,江苏省常熟市琴湖小学。

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美国舒尔曼教授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简称,是教师不断整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等四种知识而形成的学科教学认知[1]。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聚焦点[2]。学校要基于PCK理论规划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计划,按教师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组成不同的团队,根据每一个发展共同体的需求,制订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构建整体性强、可行性高的教师专业素养图谱,以此促进每一名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推动学校文化发展

在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的当下,学校需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教师的发展引领整个学校的发展,以人为本,立足实际,不断开拓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应积极响应“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增强教师的团队凝聚力,促使教师展示自我、共享资源、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优化学生个体成长

教师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有序的日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对学生的关爱,都能对学生的个体成长起到优化和促进的作用。

二、教师专业素养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确立研究目标

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构建与应用的研究目标为:一是探索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深刻内涵和构成要素;二是探索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适当的教学表征形式的有效策略,系统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三是构建系统的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并进行常态化实践研究,全面推动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研究内容

1. PCK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理论研究

教师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专业书籍,深入学习PCK相关理论;在对PCK理论的深入研究中筛选和整合重要观点,形成初步的认识,为研究搭建理论框架。

2. 0~5年内新手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反馈等方式收集新手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因素,规划0~5年内新手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培训方案。学校成立“琴心教师”成长营,组织新手型教师进行课堂研究,开展读书活动、公开课展示、竞赛评比等活动。学校为新手型教师配备学科导师、班主任导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学校还制订新手型教师培训学期考核表,组织新手型教师每学期开展集中培训和学习。新手型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任教学科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学会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掌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及家长工作的基本方法,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 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学校通过“琴心教师”成长营的带教机制,以导师展示、课堂分享、交流讲座等形式,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机制、教师培养机制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形成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方案。在“琴心教师”成长营中,带教导师有明确的职责,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培育新手型教师高尚的师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专业精神。在骨干教师培训及各级各类竞赛中,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是重要角色,通过带教、培训和竞赛,促进教师梯队的成长。

三、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路径

学校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深入研究PCK理论,扎实开展实践研究,形成清晰的研究路径。教师学习《语文教师PCK发展与聚焦》《转识成智:基于小学数学教师PCK发展研究》等有关著作,撰写读后感,举办读书沙龙,分享学习心得,为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0~5年内新手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新手型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中最有活力的一群人。新手型教师在成长之路上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学校立足于新手型教师的培养,采用各级各类的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新手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1.专业情意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校本研修活动,如师德征文比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琴心讲堂宣讲活动等,提升新手型教师的专业情意素养。

2.专业阅读素养的提升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没有高质量的阅读,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学。学校开展全员阅读活动,让新手型教师在“人人通”App完成每周阅读打卡任务,每月主动阅读两本杂志,制作阅读学习单;每学期主动阅读至少两本专业书籍,做好批注和反思;积极参加“美丽周四夜读”活动,主动参与研讨;等等。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助力新手型教师专业阅读素养的提升。

3.专业实践素养的提升

学校开展“琴心成长营”系列研修活动,开展新手型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粉笔字基本功培训等,同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随堂听课、校内展示课、校级评优课、师徒结对课等课例研究活动。学校通过课堂实践,指导新手型教师尽快站上讲台,努力站稳讲台。

4.专业科研素养的提升

学校组织新手型教师聆听专家专题讲座,让新手型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感想或教学论文;积极申报微型课题,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

5.专业写作素养的提升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坚持教育写作是最好的备课、最好的学习、最好的修炼,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写作可以让教师积累知识、丰富学识、充盈思想,加深对教育的认知、对教学的认识、对课堂的理解、对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育教学上更驾轻就熟。学校鼓励新手型教师积极撰写读后感、教育时评、教学性论文、教育叙事和科研性论文,督促新手型教师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通过开展各类写作评比活动,提升新手型教师的写作素养。

(二)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1.教育写作能力的提升

学校邀请教育写作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进行直接有效的专业指导。学校让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引领其他教师开展各级课题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相关论文,积极投稿或参加评比活动。

2.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校将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组成教研团队,让他们组织“发芽课”“种子课”等校内展示课,并在课后及时反思,修改课案。学校还让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执教苏州市级、常熟市级及协作区展示课,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课评比、基本功评比活动,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3.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让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每周在“人人通”App进行打卡,积极参与“美丽周四夜读”活动,丰富其专业知识,拓宽其教育视野。同时,学校邀请专家领读,让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每学期读2~3本教育专著,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

四、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成果

(一)理论奠基,形成理性认识

学校立足PCK理论体系,从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出发,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让教师对PCK理论形成理性认识。

1.培养教师PCK视域观,形成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认知

学校让教师学习PCK理论,拓宽教师的视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教师形成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认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聚焦教师的PCK水平,开拓学科教学的新样态

在新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从过去的聚焦于教学生知识转向如今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校聚焦教师PCK水平的变化,帮助教师开拓学科教学的新样态,让学生从“做题人”转变为“做事人”。

3.构建教师专业素养图谱,培养教师的必备素养

学校从职业道德、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科研、专业写作等五个方面构建教师专业素养图谱,为教师的个人成长规划指明方向。在“读写评研”一体化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以科研型教师为发展方向,通过组队的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形成科研合力,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快速发展。

(二)实践研究,积淀显著成果

1. 0~5年内新手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成果

(1)师德修养逐渐增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校本研修活动,新手型教师接纳和肯定自我从事的教学工作,准确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明确自我奋斗的目标,产生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同时成就更好的自己。

(2)知识结构逐渐完善。通过开展全员阅读活动,新手型教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新手型教师熟悉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教学常规,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任教学科的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理念,学会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和开展教学,提升专业实践素养。

(3)在实际的教育科研中找到“科研力”的生长点。通过专家引领、自我反思,新手型教师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习惯,成为观察生活的有心人,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找故事、寻线索,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并服务于教育教学。

2. 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成果

(1)教育写作能力得到提升。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将教育写作视为专业成长的一部分,结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教育写作。自开题以来,学校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撰写的教学、德育、少先队论文及教育案例在省市级发表或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共计20人次。

(2)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在各级各类展示课、评优课活动中获得自我发展,执教展示课、参加优质课评比及各类基本功竞赛获奖共计45人次,在各类教学案例评比中获奖共计14人次。

(3)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提升。5年及以上胜任型、专家型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好学善思、主动互助、合作共研的教学教研氛围。教师团体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共读教育专著,推进主题研究,形成成长合力。

(三)图谱构建,体现应用价值

1.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构建

学校通过实践研究和总结归纳,从职业道德、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科研、专业写作等五大方面进行细分,形成教师专业素养图谱,具体如图1所示。

2.教师专业素养图谱的应用及评价

学校将教师专业素养图谱应用到教师培养和管理中,制订新手型教师培训考核方案、带教导师职责,使各级教师培养更具规范性、针对性,使学校管理更具实效性。学校制订新手教师考核评价表,对新手型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取得图谱应用的量化成果,根据成果进一步改进专业素养培养方案。

学校结合PCK理论知识和实际需要进行实践研究,构建教师专业素养图谱,将此图谱积极应用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通过研究,学校构建了具有系统性、可行性的学校发展模块,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使学校各个方面得到有益发展。5年以内的新手型教师快速成长,5年以上的胜任型、专家型教师能力得到加强,学校骨干教师的比例增加,形成一个个具有发展力的教师团队。教师改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批知书达礼、乐学善学的“琴润学子”。学校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PCK视域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图谱,推动本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积累实践策略和丰富的经验,将该图谱从校内向校外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九红.转识成智:基于小学数学教师PCK发展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

[2]金荷华.语文教师PCK发展与聚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