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高晶晶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学思结合、创新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通过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其阅读素养并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深度学习视域,旨在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和特点,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高晶晶(1983—),女,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和知识储备的扩充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深度学习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阶,旨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构建过程,并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深度学习倡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或情境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核心素养。因此,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理念,其重点是教师在深入贯彻和理解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学用结合、学习结合的教学理念,设置启发性问题,增强阅读教学的深入性与有效性,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英语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1]。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他们主动探究英语知识,深入阅读情境思考问题,进而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旨在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复杂的英语概念,培养其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师能够设计新颖且丰富的情境阅读活动,此举充分契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教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帮助其更全面、扎实地掌握语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践行深度学习理念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强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要求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践行“做中学”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与系统化思维模式,从而形成对语篇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因此,深度学习不但有助于教师切实贯彻新课标,同时也是学生内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进阶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与价值。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拓展联想的广度

深度学习不仅是强调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还是一种彰显学生主体性和教学深度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具有拓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联想广度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阅读语篇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上。实施教学时应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理解的能力[2]。因此,在融入深度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文本材料,注重阅读活动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联想,促使他们深度阅读。

(二)延伸知识迁移应用的宽度

知识的延伸迁移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甚至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灵活运用。深度学习强调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应致力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引导其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知识的延伸迁移。

(三)注重培养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相较于简单记忆理解的低阶思维,深度学习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深度学习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分析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要求教师从多角度融入高阶思维元素,鼓励学生在多维度审视阅读文本内容的同时,独立思考文本内涵并进行个性化分析评价。此外,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教师应利用问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设计探究方案并解决具体问题,通过不断反思过程和结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阅读技巧培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系统性与长期性的显著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英语知识,提高其文本理解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其能够深入剖析文本的思想内涵,并全面解读文本主题,以此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其自主意识与逆反心理逐步增强,因而在面对阅读教学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3]。教师应将教学重心从传统的阅读知识传授转向学生阅读技巧培养,以提升其阅读效率和质量。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为例。这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文本中蕴含的重点词汇、句式、语法等知识,知识点内容较多,且知识类型驳杂。如果采用单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阅读理解障碍,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深入文本,理解知识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略读策略,通过快速浏览文本内容并标注关键语句、连接词、转折句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把握文本的主题。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略读阶段的标注内容,开展精读、通读活动,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深度学习,深刻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词汇,并分析作者的思想。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二)创设英语阅读情境,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把握英语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情境的认知,使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掌握具体的语言知识并培养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模式,创设英语阅读情境,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提升阅读技能[4]。在创设阅读情境时,教师应注重真实性,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代入感并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知识技能为主,同时加强知识的深度学习,鼓励学生挖掘文本思想内涵,提升语言技能。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基于单元文本内容确定“人际交往”为教学主题,重点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语用能力,使其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礼貌用语向他人发出邀请、接受他人之邀或予以婉拒。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并掌握基础知识内容后,教师可创设特定情境,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自己生日时想举办生日派对并邀请班级同学参加时,应如何发出邀请?通过创设此类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利用口头邀请、卡片邀请等多种形式邀请同学参与派对。而被邀请的学生则需要依据邀请者的口述内容或卡片信息给出回应,确保回应内容兼具礼貌性、得体性与合理性,从而推动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强化对主题的领悟,进而牢固掌握单元关键知识点。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身话语表达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能力,为文本的高效理解奠定基础,促使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深化阅读合作探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知识的延伸迁移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目标之一。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并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延伸迁移,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和实践跨学科领域研习。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研讨,帮助他们深入挖掘文本思想,产生持续性的深度学习行为[5]。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为例。在深刻理解这个单元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话题内容和文本阅读活动。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略读和通读文本活动后,可以设计以“未来科技”为主题的合作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合理分工,共同探索所需资料,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形成个人见解并明确论断基础,以培养其高层次思维技能。在这种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展现出有意义的思考行为,通过探究“未来机器人发展”主题以提高思维能力。再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任务,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未来科技发展对社会将带来哪些影响?”“未来科技发展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致方向吗?”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学生能够结合小组合作活动,共同探讨文本内容,积极表达个人观点,激发阅读和探索兴趣。通过具体问题设计和任务推动,深度学习理念得以潜移默化融入教学实践中。

(四)渗透语言文化理念,促进知识深度理解

作为语言学科教学的切入点,文化是深度学习理念的有效应用路径。教师应站在英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语文本的内涵,并进行深度阅读。通过深度学习的引导,教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不同文本的文化内涵,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运用文化视角解读知识要点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概念,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感恩节的相关知识。然而,大部分学生对感恩节的节日习俗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阅读文本时效率较低,导致难以深度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感恩节的文化背景入手,向学生介绍感恩节的节日背景、起源、习俗等文化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6]。基于渗透语言文化理念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视野,还有利于他们理解文本文化内涵,有效激发深度学习行为。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思想与文本内容,拓展学习认知,提升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引导学生从略读文本到精读文本,再到深度阅读,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有效吸收各种语言知识。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创设合适的英语阅读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同时渗透语言文化理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教师通过开展上述举措,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儒雅.“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校园英语,2024(31):139-141.

[2]李盈飞.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以Unit 7语篇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为例[J].英语教师,2024,24(11):130-133.

[3]王冬虹.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J].校园英语,2024(29):100-102.

[4]郭沿新.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路径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Section B 2a~3b为例[J].教师,2024(17):66-68.

[5]岳烨.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案例:人教版英语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Section B 2a~2c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2024(11):25-27.

[6]黄文君.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Travel”单元为例[J].浦东教育,2024(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