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者: 刘丽丽【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展现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小学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文章以小学英语译林版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5“Seasons”的教学为例,分析教师通过制订学习目标、细分单元主题、巧设多元活动等措施来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丽丽(1986—),女,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分校。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趋势。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注重教学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提出“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的建议[1]。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有效且多元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文章以小学英语译林版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5“Seasons”的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制订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根据新课标,小学英语课程要培养的英语核心素养包含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为了顺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围绕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单元整体教学变得更加完整而高效。
在“Season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了学习目标。根据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语篇,由此掌握spring、autumn、winter、summer、season等核心单词,熟悉“In..., It's...”“We go...”等表达方式;2.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季节常做的活动。根据Fun time板块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掌握swimming、skating、boating、climbing等动名词形式的单词,并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最喜爱的季节和常在这一季节做的事,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Cartoon time板块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和季节差异,感受天气、季节与地区之间的关联,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同时通过朗读初步熟悉“Is this your...?”“Whose...is this?”等句子。根据Sound time板块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歌曲,学会发短元音“ɪ”,同时了解春天的美好,产生写作兴趣;2.参与写作练习,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教师制订清晰、有层次的单元教学目标后,学生也会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知道自己如何跟随教师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和探究,最终顺利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二、细分单元主题,明晰教学内容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单元往往有一个大的主题来统领整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不妨先从整体角度分析教学单元的主题,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然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细分单元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英语知识,提升英语核心素养[2]。
在教授小学英语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时,教师确定这一教学单元的主题为“Lives
throughout seasons”,单元中的语篇主要是关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活的。阅读这些语篇后,学生可以理解生活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季节变化的特征,体会自然现象与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教师在确定上述内容后,根据单元主题划分出几个小话题,然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逐步明确该单元语篇的主题意义,掌握相关知识。
根据Story time部分的语篇,教师确定了话题“Things we do in different seasons”。在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总结不同季节的特征,从而逐步掌握spring、autumn、winter、summer、season等核心单词,熟悉“In..., It's...”“We go...”等表达方式。随后,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思考spring、autumn、winter、summer四个季节的典型天气、代表颜色、人们常参与的活动等,然后据此绘制思维导图。待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教师播放朗读Story time部分语篇的录音,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内容,总结从中学到的单词。
根据Fun time部分的语篇,教师确定了话题“My favorite season”,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活动。在带领学生朗读这部分的语篇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此后,教师建议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特征写下来,然后改编Fun time部分的语篇,将自己的想法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由此,学生很快记住了相关单词以及重要的表达方式。
根据Cartoon time部分的语篇,教师确定了话题“Weather in different places”。这部分的语篇讲述了小猫Sam和妈妈一起坐飞机旅行的故事。在学生阅读这个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Sam上飞机前和下飞机后穿的衣服截然不同?”在交流讨论后,学生很快想到,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天气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学生意识到了天气和地区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此后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Cartoon time部分的故事,让学生初步熟悉“Is this your...?”
“Whose...is this?”等句子。
根据Song time部分的语篇,教师确定了话题“Seasons are beautiful”。这部分的语篇是一首歌曲,讲述了在晴朗天气去放风筝的感受。教师播放演唱这首歌曲的音频后,提醒学生认真聆听演唱者的发音,帮助学生由此掌握发短元音“ɪ”的技巧。在学生能够跟随音乐演唱这首歌后,教师出示了一道连线题,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的特征连线,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确定学生熟悉上述知识后,教师鼓励学生围绕“Seasons are beautiful”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以及自己在那个季节的
生活。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围绕小话题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四季的特征、人们在不同季节常做的活动进行多方面思考,帮助学生顺利记住相关单词和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对“Lives throughout seasons”这一单元主题产生丰富且深入的认识,为参与后续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设多元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多元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巧妙设计理解学习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以及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入分析单元知识,学习相关技能,完善英语知识体系,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一)理解学习类活动,搭建知识体系
理解学习类活动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在这类活动中深入分析语篇内容,从而顺利记住核心单词和关键句子。教师可以在组织理解学习类活动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内容,初步搭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3]。
在“Season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展示人们的四季生活,让学生感受四个季节独特的美。接下来,教师展示裙子、衬衫、手套、毛衣、羽绒服等衣物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wear in spring?”。学生回答:“In spring, it is warm, I wear shirts.”。教师继续提问:“How about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学生回答:“In summer, it is hot, I wear short-sleeved shirts. In autumn, it is cool, I wear long-sleeved shirts and jackets. In winter, it is cold, I wear coats and hats.”。如此一来,学生对四季的特征和人们在四季的穿着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教师适时播放一个动画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创设“安娜的四季”这一教学情境。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安娜在春天穿上好看的裙子,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放风筝、划船;在夏天穿上泳衣,和朋友一起去游泳;到了秋天,穿着毛衣和朋友一起去爬山和野餐;在冬天,穿着羽绒服和朋友一起堆雪人、滑雪和打雪仗。此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安娜充满乐趣的四季生活。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会熟悉go boating、go climbing、go skating、go swimming等短语,学会用“In..., we can go...”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的四季生活。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练习英语表达
在组织学习理解类活动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应用实践类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更扎实地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和核心
素养。
在教授“Seasons”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同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先带领学生去农田里播种,然后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放风筝。由于天气已稍微热起来,教师还带领学生在公园里玩“泼水大作战”,回忆夏日的清凉。在学生玩累了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坐下来观察春季的景色,记下自己对于春季气温的感受。在学生休息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学生不仅需要用英语写上四个季节的名称、天气情况、代表颜色、代表饮食、人们常参与的活动等,还需要写下自己对于四个季节的天气的感受,记录自己参与四季活动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春季活动和夏季活动,然后怀着愉快的心情回顾自己的四季生活,再跟随教师的引导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内化所学英语知识,构建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
待学生回到学校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My favorite
season”这一主题写一则日记,并尽量在日记中使用“In..., it is..., I wear...., I go....”的表达句式。在这个写作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体验应用所学知识,畅所欲言,提升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拓宽英语视野
在学生扎实掌握新知识后,教师需要适当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以挖掘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教授“Seasons”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组织了迁移创新类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能力。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此前学过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How does your life change in four seasons? Please discuss with teacher and classmates.”。在教师提问后,学生很快回答道:
“In spring, I often go to enjoy the flowers and catch butterflies.”。另一名学生则说:“In summer, apart from swimming, I also go surfing and play water fights.”。有学生说:“In autumn, I go to the fruit garden to pick fruit.”。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查询课外资料、书籍,以完善自己的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南北半球在同一时间所处的季节是不同的。请大家尝试用英语谈一谈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并说一说季节差异产生的原因。”要解答这一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并融合地理知识和英语知识进行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southern hemisphere、northern hemisphere等词组,还可以锻炼跨学科思维,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结语
总之,科学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单元教学内容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拆分教学主题,然后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这样的小学英语课堂丰富、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英语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金茹萍.大观念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为例[J].华夏教师,2024(7):106-108.
[2]李茂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析: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4(13):46-49.
[3]贾显.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为例[J].校园英语,2024(1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