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彭晓赟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重要职责。基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探索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之路,推动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为此,文章首先解读了多维互动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接着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师师互动、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三个主要层面出发,探索了高中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维互动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多维互动模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彭晓赟(1985—),女,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

多维互动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教学模式,将其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明确多维互动的内涵的基础上,合理地应用多维互动模式展开阅读教学,以此构建师生高度参与的高效英语课堂,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一、多维互动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多维互动的内涵

多维互动的内涵是指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从教学目标看,多维互动的目标应体现互动性,促进知识、教学主体、教学方法等多种元素进行互动和交流;从教学过程看,多维互动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为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引导他们主动展开互动和

交流[1]。

(二)多维互动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中,多维互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平等性。在传统思想占据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往往主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多维互动模式主导下的课堂中,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意愿表达出来,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提问。在平等对话的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也能实现质的突破。第二,合作性。在以平等性为基础的课堂中,师生和生生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合作探究,进而在多维互动的背景下夯实知识基础,改善过往学习中存在的思维深度不足的情况。第三,和谐性。在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和生生间难免会存在分歧,他们可能会就某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时就需要教师以包容的态度,换位思考,并适当引导学生,最终帮助他们探寻正确的思维路径。

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需不断与时俱进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的应试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设计教学方案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点是“应对考试”,这种教学观念重在反复性,虽然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灵活应用英语知识,即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其日常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氛围有待改善

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观念、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否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以教材中的文本素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常常为学生平铺直叙文本中的基本词汇、语句等知识,师生和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拘泥于文本,学生不能很好地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高中生缺乏自主参与探索的欲望

高中生是一个个性化和自主性日渐突出的群体,他们的主观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他们在课堂中也常常追寻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在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课堂的中心,以知识灌输输的方式,要求学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被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在课堂中表现出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的欲望,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身的积极情绪[2]。

三、多维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借助集体教研促进师师互动,增强备课

效果

教师是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导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素养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若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的教育理念,那么他们就能在英语课堂上自如地应用多维互动模式展开教学,反之,英语阅读课堂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标准。因此,在利用多维互动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时,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备课的效果,学校可以借助集体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为教师的多元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让他们通过互动和交流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进而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互动活动。

学校应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集体教研的机会和场地,要求英语学科的教研组长针对多维互动这一概念,联合一线教师共同制订教研活动方案,主要可以分为“定期教研”和“主题教研”两个方面。同时,在制订、检验教研方案时,也要结合全体教师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等适当地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首先,实施“定期教研”活动方案,以周、月和学期为时间节点,集中高中英语教师,让他们在集体教研中探讨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等。其他教师和教研组长需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建议,由此不断改进教师的活动方案。其次,实施“主题教研”方案,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结合多维互动的核心思想展开教研活动。

比如,针对译林版必修第一册Unit 1“Back to

school”的教学内容,英语教研组可以开展以“Realizing

your potential”为主题的阅读教研活动。依据上述主题,教师各自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多个方面,体现多维互动平等性、合作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如在教学流程中,教师应体现“创建学习小组”“创设问题情境”等互动性教学环节。在教师展示各自的教学方案时,其他教师可以给予有效的建议,进而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方案。

(二)借助问题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启发问题意识

师生互动作为多维互动模式中的基础构成部分,体现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平等性。在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记忆会逐渐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基于此,为了达成启发学生问题意识、增强英语阅读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促进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僵化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探索路上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具体而言,教师依据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选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再让他们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论证。此外,为了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还可以在问题情境中应用“问题串”,使得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发展。

比如,在译林版必修第二册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中Around the world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多维互动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结合阅读文本中的实际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如教师可问:“What was the bride wearing at the Chinese wedding?”“What was the bride wearing at the India wedding?”“How can we know more about festivals and customs around the world?”。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深入到情境中展开精细的阅读,在问题的引领下,他们对文本的研究逐渐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与教师、文本进行多元化的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后,学生从阅读文本中选取和问题对应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和现实经验,得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提升探索能力。

(三)借助体验课堂促进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体验式的课堂模式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展开交流和互动,进而真正发挥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价值,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构建体验式的英语课堂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创新和轻松的阅读氛围,以此实现激活学生英语潜能的目标。从教学实际来看,体验式的课堂模式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1.共探阅读主题

通常情况下,英语阅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换言之,主题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推动生生互动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通过互动和探讨,共同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出现矛盾时,及时进行点拨和调解,以此促进主题化阅读课堂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教师要先将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如将学生按照英语水平、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等多个要素,分成人员结构和人数等都较为合理的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分析和探讨阅读成果,抒发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共同商议和探讨后,确定文本的主题和阅读教学的主题,深化自身对英语阅读文本的理解,进而借助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阅读任务,体现出多维互动模式在阅读课堂中的

价值[3]。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必修第三册Unit 1“Nature in the balance”中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

一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合作探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凝练出阅读主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分工,每一个学生负责阅读文本的一个段落,找出该段落的关键词。待组内学生全部完成阅读任务后,他们需要逐一叙述自己段落的核心思想和关键词,由小组长进行记录和归纳。随后,组长带领组员展开探讨和分析,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对本篇文章的真实感悟,总结出文章的阅读主题为“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mazon rainforest and the dangers it is facing.”。同时,学生也可以由此受到启发,以保护亚马逊雨林为出发点,探索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说,以共探阅读主题为体验式课堂的主要任务,不仅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的表层信息,理解其体现的文本主旨,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2.梳理阅读知识

一篇文本中既包含了基础的词汇、语句知识,也体现了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学生需全面了解和掌握阅读文本中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梳理阅读知识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生生互动和交流,共同完成梳理知识的任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弥补学生在思维和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此达到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目的。梳理阅读知识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形象化的技术和手段。学生在绘制和解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知识结构,探寻思考路径。

比如,针对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2

“Sports culture”中The Olympic Games一文的教学,教

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共同梳理知识。首先,学生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需要按照“奥运会”这个主题下的细分话题,将“racial”

“motto”“boundary”等需要习得的词汇围绕词性和课文中所在位置等进行归类,再以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其次,学生完成自主总结任务后,需要在班级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弥补不足,找出自己在梳理知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最后,教师对生生互动的成果进行简单的总结,肯定学生踊跃参与课堂的态度,进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演绎文本内容

英语文本具备人文性特征,其涵盖了文化、体育、科技等多方面的素材和内容。一般情况下,英语阅读文本拥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文本演绎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文本内容,并与同学共同将其改编为适合表演的英语对话、角色表演剧本,从而开展英语表演活动,推动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演绎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全面了解、深刻理解文本中的内容,还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解读文本,进而找准表演的核心点,提高演绎活动的精准度。由此,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表演能力[4]。

结语

总而言之,多维互动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带来生机,注入活力,真正推动了英语学科的发展。为了保证多维互动模式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教师应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积极学习新知识,保证自身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构建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娇.高中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2020(5):14-15.

[2]魏丽.高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J].海外英语,2020(12):180,189.

[3]翟茜茜.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1):107.

[4]张晓梅.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

教学中的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6):44-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