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钢笔字的教学策略
作者: 张应科【摘要】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用硬笔书写的情况提出了要求,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尝试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练习硬笔书写。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端正学生写字态度、丰富钢笔字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钢笔字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应科(1978—),男,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众所周知,“书”为“六艺”之一,此处的“书”包括识字、书法、绘画等内容,也可引申为写文章。在语文教学改革愈发深入之际,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第二学段学生“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要求第三学段学生“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在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钢笔字入门[1],在一笔一画写钢笔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结构变化规律和写汉字的技巧,掌握汉字的字形、笔画,发展观察能力,形成认真做事的态度。与此同时,学生还会感受到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学生的文化视野会得到拓宽,文化素养会得到提高,学生也会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当前部分小学语文钢笔字教学的效果不佳,笔者以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写钢笔字的兴趣;二是写字教学的内容单一;三是写作教学的形式无聊。要提升钢笔字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分析这三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基于此,笔者从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了端正学生学写字态度、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策略。
一、端正学生写字态度,让学生愿写钢笔字
钢笔字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钢笔字的保障[2]。因此,在实施钢笔字教学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让其愿意写钢笔字,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在开展钢笔字教学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练习结果等,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激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保持写钢笔字的兴趣,同时更加愿意完成写钢笔字的教学任务。
比如在发现学生握笔姿势、坐姿不正确后,教师要意识到“双姿”问题恰好暴露出学生写钢笔字的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此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也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在学生改正自己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后,教师还要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保持这样正确的写字态度。在指导学生改变握笔姿势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将钢笔放在拇指、食指、中指之间,其中食指在前,指尖稍微低于拇指指尖,笔杆轻靠于食指根部凸起位置,掌心隆成虚圆状,并且手指距离笔尖大约3厘米,钢笔笔杆与纸面呈60°倾斜角。而演示正确的坐姿时,教师需要摆正头部,使头部自然前倾,保持眼睛距离桌面一尺左右;双肩自然平放,双臂自然下垂,且保持一定距离;挺直腰板,坐稳身体,上身直立,微微前倾,胸部与课桌相距一拳;两脚平放于地面,左右分开。在教师演示时,学生可以边听边看,从而对握笔姿势形成相对准确的认识。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模仿自己的姿势握笔,并在平时写字前多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则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其握笔姿势错误时要及时提醒其改正,使学生慢慢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端正写钢笔字的态度。
另外,在学生写钢笔字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进行观察,发现学生的良好表现后要及时表扬学生。教师的赞赏会使学生充满自信,继续保持良好的写字态度,更加愿意写钢笔字。
二、丰富写字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写钢笔字
在实施硬笔书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使用语文教材,在丰富书法教学的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储备更多基础知识,了解汉字的魅力。
(一)写正确的词
在写钢笔字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写出诸多错误的词语,如果不告诉学生他们写错了这些词,不但学生识字的效果可能受到影响,学生书写练习的效果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实施钢笔字教学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识字、写字情况,归纳学生写错的词,并整理正确的词,引导学生识读。
一些学生受到相同或相近读音的影响写出别字,如将“装潢”写成“装璜”,将“账本”写成“帐本”,将“凑合”写成“凑和”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整理学生常写错的别字,然后在课堂上同时展示别字和正确的字,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正确的字,使学生对正确的字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发现学生将“墨守成规”写成“默守成规”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成语来自战国的墨翟,因此这个成语应该是“墨守成规”。
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对正确的字、词形成深刻的认知,在参与书写练习活动时,学生的态度也会更加端正。
(二)注意书写笔顺
许多汉字可以拆分成多个部分,在写这些汉字时,书写者要注意笔顺。如果笔顺不正确,学生写出的钢笔字会没有韵味[3],还可能成为错字。低年级学生在写钢笔字时,常出现笔顺错误的问题。针对此情况,在实施钢笔字教学时,教师要重点讲解汉字的笔顺,提高学生的书写练习效果,让学生切实掌握汉字的写法,写出更加规范、美观的钢笔字。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介绍书写汉字的一般规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里头后封口。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相对复杂的汉字,并使用钢笔,依据上述书写规则写下那些复杂的汉字。此做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实践书写规则,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汉字,从而逐步提高书写质量。同时,学生也会因此自然而然地锻炼钢笔字书写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此后,教师还需要介绍特殊的书写规则。特殊的书写规则往往仅适用于个别汉字,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师可以在遇到使用特殊规则书写的汉字时,着重强调其笔顺,而不是集中讲解特殊的书写规则。如在学生学习“是”字时,教师可以适时介绍其笔顺,并编一段顺口溜,鼓励学生边书写边吟诵,帮助他们记下“是”字的笔顺。“是”字的笔顺可以归纳为如下顺口溜:“从上到下,先里头后封口,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在听、看、写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是”字的笔顺,也会逐渐掌握写出字体结构合理、字形美观的“是”字的技巧。
(三)分析楷体字结构
在教授钢笔字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写楷体字,但要写好楷体字,学生还需要了解楷体字的结构和写楷体字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实施钢笔字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分析楷体字的结构和写楷体字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书写练习。
楷体字一般重心平稳、布白均匀、笔意连贯、穿插避就、各尽其态、参差变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依次学习这些结构特点,让学生掌握写楷体字的一般规律。如“穿插避就”这一特点是指,写楷体字时,书写者应利用这个字各部分之间的空隙,紧密团结各个部分,使汉字完整且美观。在书写钢笔字时,不少学生忽视此规则,写出的汉字或松散,或拥挤,缺少美感。在引导学生写“教”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楷体字“穿插避就”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尝试使用钢笔写“教”字,在学生尝试时,教师要巡视课堂,记下学生写的字形,并将有问题的字形作为例子,与学生一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介绍“避就”的方法:左侧两横左伸右缩,给右侧两撇留出向左斜伸的空间,右侧两撇则应上短下长。此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练习书写体现“避就”特点的“教”字,引导学生逐渐写出不松散、不疏离的“教”字。
三、丰富写字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写钢笔字技巧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书写钢笔字,让学生更多地练习写钢笔字,切实掌握写钢笔字的技巧,逐渐写出规范、美观的钢笔字。
(一)巧设情境,寓教于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倾
向[4],在积极情感倾向的作用下,学生会端正态度,乐于学习写钢笔字。所以,在书法课堂上,教师应依据教学需要,巧妙地应用多种媒介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点”字的写法时,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下雨的音效,并鼓励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雨滴落在树叶上的画面。此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在田字格中用钢笔书写自己想象中的雨滴。由此,学生会写出运笔由细到粗,由轻到重的“点”字。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并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点”字,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雨滴落在树叶上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点”字的写法。
(二)遵循规律,触类旁通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许多汉字的一笔一画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底蕴[5]。在开展书写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使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规律,并自觉遵循此规律,由学一个字,学会一类字的写法,做到触类旁通。
以“鸟”字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直观地展现“鸟”字演变的过程。由此学生会发现,甲骨文的“鸟”字和金文的“鸟”字有鸟头、鸟身、鸟尾、鸟爪,十分形象;随着字体演变,“鸟”字的形象性逐渐减弱,隶书的“鸟”字已变得相对抽象;而楷书、行书的“鸟”字已经十分抽象,但笔画却愈加清晰。在了解“鸟”字的演变过程后,学生会将鸟与“鸟”字建立联系,明白为什么鸟眼会变成一个点,鸟爪会变成一道横等,从而对“鸟”字的字体结构形成深刻的印象。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时机,组织练习写钢笔字的活动,鼓励学生迁移已有认知,在田字格中练习写“鸟”字。在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也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
(三)细心比较,掌握要点
汉字往往有明确的特点,不同类的汉字有不同的书写要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书写要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同类或不同类的汉字,使其进一步了解如何更好地书写美观的钢笔字。
比如在学生学习“顶”“眼”“睛”等汉字后,教师可以展示与这三个汉字书写要点不同的汉字,如“唯”“难”“晚”“堆”“唱”“竭”等。随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比较任务:“请大家观察这些汉字,细心比较这些汉字与‘顶’‘眼’‘睛’的异同,归纳书写短偏旁和长偏旁的要点。”在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书写要点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迁移总结的经验,进行书写练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小学语文硬笔书法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要应用合适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丰富硬笔书法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愿写钢笔字,多写钢笔字,切实掌握写钢笔字的技巧和汉字的结构特征,提升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徐悦韵.小学中年级钢笔字教学路径的优化[J].江苏教育,2021(65):11-16.
[2]舒莉.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7):71-72.
[3]张梅.提升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1):68.
[4]陈新存,关晓梅.钢笔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5):20.
[5]魏花玲.让美丽在笔尖流淌:浅谈小学钢笔字书写指导策略[J].新课程(上),201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