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为契机,让课程融入生活
作者: 樊雨菲【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从更广阔的视角探索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和方法,已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方向。文章在讨论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意义的基础上,从合理选择活动主题、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做好活动准备、全面强化活动指导、注重活动总结等几个方面,对有效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探索开展高质量种植活动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和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但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幼儿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耐心地分析在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步步提高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总体质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意义
(一)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对单一,课程内涵不够丰富,课程容量较小,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不足。引入各式各样的生活化种植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内涵,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课程注入活水、带来勃勃生机,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1]。
(二)培养幼儿各项素养
部分幼儿教师受到教学小学化理念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讲解知识点,引导幼儿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对幼儿各项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2]。在积极探索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有效策略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幼教指南及相关文件,坚持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和各项素养,让教学变革推动幼儿发展与全面提升。
(三)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能力
部分幼儿教师没有重视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教学理念,实现自我提升,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在探索高质量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与经验丰富的同行交流、互动,学习有益的方法,对自己组织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经验进行更加有效的梳理和总结,由此教师会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自我提升[3]。此外,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在组织生活化种植活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找到精准且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二、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原则
(一)要以幼儿为本
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引导幼儿种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环保意识等。因此,幼儿教师应明确,优化种植活动的核心要求应该是促进幼儿发展。在探索优化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服务幼儿发展、助力幼儿逐步提升的原则,将组织种植活动的侧重点、核心点与关键点放在助力幼儿通过种植获得多方面能力与素养的发展上,并围绕核心目标来逐步优化种植活动的各个环节[4]。
(二)要注重交流互动
要确保生活化种植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幼儿教师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多与幼儿交流与互动,而不是一味给幼儿灌输知识。此外,对幼儿而言,种植是相对复杂的活动,为了让幼儿顺利、圆满地完成种植任务,教师需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幼儿,协助幼儿解决问题。为此,教师需要重视组织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弄清楚是否需要引导幼儿分组种植、应当给幼儿提供什么种植资源、应该如何引导幼儿坚持完成种植活动、应该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反思与总结等。
如果担心自己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可以向经验丰富的同行求助,或者在教学研讨会中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找到有效组织活动的方法,提高自己组织种植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多和幼儿交流,了解幼儿对种植活动的看法与幼儿的成长需求,分析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并据此优化教学准备工作,确保种植活动切实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发展能力。
(三)要进行长期探索
要找到高质量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教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一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并立足当前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的基本情况,制订衔接自然、内容生活化、可实施性强且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具体实施目标和规划。在组织种植活动后,教师还要及时反思组织活动的得与失,找到优化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突破口、重难点与核心点,从而逐步攻克不同类型生活化种植活动存在的难题。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教师对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认识会加深,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会稳步提升,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质量也会逐渐提高。
三、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活动主题
生活化种植活动的主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会对生活化种植活动的有序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教师选择的生活化种植活动主题不合理、不科学,那么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质量也不会太高。为开展高质量的生活化种植活动,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分析此前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时出现的问题,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恰当、合理的种植活动主题,再据此制订活动目标和具体的活动环节[5]。
例如,在开展种植向日葵的活动前,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种植向日葵的步骤,分析幼儿对向日葵这一植物的看法以及向日葵本身隐含的文化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契合幼儿发展需要且概括性、指引性、趣味性强的活动主题,然后制订活动目标、细化活动流程。笔者以为,幼儿教师可以“和向日葵一起向阳成长”为主题组织种植向日葵活动,也可以“种下一颗种子,守护向日葵花开”为主题组织种植向日葵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种植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发展生活自理能力。
(二)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会使得幼儿更愿意参与种植活动,更好地沉浸在种植活动中学习知识,对于提升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质量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幼儿教师需要立足生活化种植活动的主题寻找有趣的教学内容,然后合理使用各类教具和教学资源向幼儿宣传相关知识,确保幼儿对种植活动感兴趣。此外,教师还需要留意幼儿园的种植场地是否适合自己设计的种植活动,思考自己能够根据种植活动对种植场地进行怎样的优化、调整。
例如,在组织种植绿豆活动前,幼儿教师可以寻找与绿豆相关的教学资源,制作介绍绿豆这一作物的宣传海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或者幼儿园的宣传栏,让幼儿对种植绿豆产生期待。此外,教师也可以搜集关于绿豆的科普短文,然后使用幼儿园的广播朗读短文,或者在幼儿就餐前与幼儿一同阅读短文,这样做同样可以让幼儿对种植绿豆产生期待。由于种植绿豆不需要很大的场地,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花盆,引导幼儿在教室内种植绿豆,让幼儿有机会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这也可以使幼儿保持对于种植活动的热情。
(三)做好活动准备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高质量地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教师需要在组织活动之前做充分、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6]。具体来说,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幼儿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活动主题与活动流程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让幼儿顺利完成种植任务以及自己可以给幼儿提供怎样的帮助,并据此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开展种植花生活动前,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活动主题分析活动流程是否合理,然后分析自己需要准备多少种子、需要准备怎样的种植工具,实地考察种植场地是否平整、开阔、易于种植。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幼儿教师还要细化活动流程、制订应急预案,确保自己可以正确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幼儿可以从种植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悟、实现全面发展。
(四)全面强化活动指导
幼儿的年龄较小,其独立完成种植活动的意识不强,能力也不足,要保障幼儿顺利完成种植任务,幼儿教师还需要在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强化对幼儿的指导和帮扶。为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组织活动前充分了解该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基本的指导计划,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向幼儿提供耐心、细致的指导。
例如,在开展种植花生活动时,考虑到这一任务相对复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帮助与指导。首先,教师要维护活动的秩序。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多提醒幼儿遵守活动秩序,并在维护秩序时做到引导和教育并行,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幼儿意识到遵守活动秩序的重要性,逐渐养成遵守活动秩序的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教授合理的种植方法。种植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平整土地、挖坑、浇水等行为均有相应的技巧,教师不仅要示范如何完成这些行为,还要细致地指导幼儿,确保幼儿有能力完成种植任务,在种植活动中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最后,教师要多给予幼儿鼓励。由于这一任务难度相对较大,幼儿很容易因为坑没挖好、水洒了等情况产生沮丧情绪,幼儿教师要在此时向幼儿提供帮助,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挖坑、浇水,并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逐步提升自信心。
又如,在开展种植绿豆的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合作种植,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幼儿必要的点拨;又要扮演好评价者的角色,及时评价幼儿的新奇点子、点滴进步,让幼儿有充足的兴趣完成接下来的种植任务。
(五)注重活动总结
在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之后,教师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反思,找到自己组织活动时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切实提高种植活动的质量。
例如,在开展种植绿豆活动后,幼儿教师要结合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对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并据此分析自己在组织种植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种植活动的目标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情况如何、种植活动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向幼儿提供的指导是否精准和到位等。在找到问题后,教师则要结合幼儿的表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种植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
结语
总而言之,高质量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对于完善幼儿园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提升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当然,在开展生活化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能面临诸多问题,教师需要保持耐心,积极地分析出现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方式寻求帮助,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为了优化生活化种植活动,幼儿教师还需要在组织活动时合理选择活动主题、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做好活动准备、全面强化活动指导、注重活动总结,确保种植活动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王晓翌,王唯燕.基于CIPP模式的幼儿园种植园地域课程评价个案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5):60-68.
[2]朱萍.“生活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种植课程资源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3(2):100-103.
[3]杜贤元.基于种植活动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以大班种番茄活动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2(12):14-16.
[4]邢燕虹,刘芳,袁晓渝.基于STEA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以某幼儿园种植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2(30):53-56.
[5]张胜楠.幼儿园班级自然角创设及活动实施的行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6]袁鸣.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