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角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
作者: 卢靓【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从中累积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从而获得身心的全方面发展。幼儿教育中的深度学习,是指幼儿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并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活动。文章简述角色游戏与幼儿深度学习的内在联系,着重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学习特点,从多角度出发对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随着深度学习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推进,越来越多幼儿教师意识到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为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生成,教师需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加强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发,以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意识,拓展知识学习的深度,拓宽知识探究的广度,让幼儿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度探究,最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角色游戏的教育优势最大化。
一、角色游戏与小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内在联系
(一)角色游戏可为小班幼儿深度学习提供契机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从教育视角而言,角色游戏的开展能为小班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有利环境。小班幼儿年龄小且心智发展不成熟,而角色游戏贴近小班幼儿的实际生活,熟悉的游戏角色、常见的生活情境能满足小班幼儿对生活经验的情感需求。随着游戏的深入,小班幼儿通过与环境、同伴、角色进行积极互动,有助于深入感知角色情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更多人物间的对应关系,常见的有“父母—子女”“卖家—买家”“医生—病患”等。随着角色游戏复杂度的提升,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多重任务的关系,这无疑为小班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1]。
(二)深度学习可促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深入开展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与深度学习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小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构建游戏项目、创设角色游戏情境,根据活动需求选择适宜的材料。在角色游戏情节的推动下,小班幼儿会主动地整合已有经验,开展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此外,随着小班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推进,角色游戏质量也会有所提高,角色游戏的模式会由最初的“单独情境、单个故事”延伸为“多情境、多重人物关系”。由此可见,角色游戏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而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能有效促进角色游戏质量的提高,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
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
为确保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教师应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角色游戏活动。从年龄特点来看,小班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他们尚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特点,不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小班幼儿对熟悉的环境、长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会主动认同并接纳同伴、教师,逐渐发展社交意识。
从学习特点来看,在认知能力方面,三到四岁的小班幼儿正处于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期,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在语言表达方面,小班幼儿的词汇量有限,他们虽然能用简单的词语修饰语句,但沟通交流仍以简单句为主,复合句的使用较少。小班幼儿虽然能讲述自己的想法,但受词汇量、表达能力等的限制,讲述内容缺乏流畅性[2]。
三、以角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支持幼儿游戏,生成主题,激活深度学习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具有好奇心重、探究欲强的特点,选择其感兴趣的角色游戏,能有效调动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3]。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行为及学习情况,从幼儿的日常行为中生成游戏主题,以推动小班幼儿展开深度学习探究。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园所环境较为陌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防备心理。在入学前的调查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发现大部分幼儿喜欢毛绒玩偶。为拉近小班幼儿与教师间的距离,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了“娃娃家”区域。随着“娃娃家”区域游戏的开展,教师发现一些幼儿会主动在“娃娃家”区域中模拟一些家庭生活场景。如幼儿会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让娃娃扮演“宝宝”的角色,幼儿抱着娃娃,说“要穿衣服去上学啦!”“起床啦!”等,复刻多个生活场景。通过这一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受实际生活的影响,小班幼儿已经初步萌发了角色扮演意识,并能清晰地对自己与娃娃进行角色定位,将生活经验融入其中,与娃娃展开互动。
为激活小班幼儿的深度学习意识,教师基于小班幼儿的这一行为,与其进行互动,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游戏想法,借此确定了角色游戏主题。例如,教师向幼儿提问:“帮娃娃穿完衣服后,要做什么事情呢?娃娃饿了应该怎么办呢?”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游戏想法,获取“玩耍”“做客”“上学”等关键词。基于此,教师将角色游戏的主题确定为“娃娃的一天”,并设计好游戏内容及具体形式,为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游戏问题,深入探究,萌发深度学习行为
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学习问题的驱动。在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基于该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教师可精心设计游戏问题,以问题推动游戏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4]。在设计游戏问题时,教师应加强对小班幼儿言行表现的分析,挖掘角色游戏中的教育元素,以问题引导幼儿对游戏内容展开深度探究。
1.结合生活日常,展开深度学习
随着角色游戏“娃娃的一天”的开展,幼儿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游戏中。有几位幼儿模拟了“去幼儿园上学”的场景,一边摆弄娃娃,一边说道:“穿好衣服,背上小书包,我们要去上学啦!”还有几名幼儿一边打扮娃娃,一边说道:“我们去游乐园玩!”此时教师观察到,幼儿虽然复刻了不少生活场景,融入了生活经验,但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不足,缺乏对游戏环节的深度开发,如幼儿的游戏活动在说完“去幼儿园”“去游乐园”后就停止了,没有对游戏活动进行下一环节的开发,且在角色游戏中与同伴的互动较少。
针对此情况,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开始为幼儿提供新的游戏思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开辟全新的游戏场景。例如,在幼儿说完“我们要去游乐园玩”之后,教师介入游戏中,带着一个娃娃,对幼儿说:“游乐园在哪?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去吗?”以此推动幼儿进行下一步的游戏行为,鼓励幼儿开辟全新的游戏情境。为更好地推进游戏活动的发展,教师还主动与幼儿讨论:“可以在哪里搭建一个游乐园?游乐园里都有什么?”最终,幼儿将建构区作为游乐园的场地,开启全新的游戏场景,丰富角色游戏内容,在讨论与实践中带领幼儿逐渐深入深度学习活动中。
2.开发游戏角色,丰富人物关系
通过师幼讨论,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将班级中的建构区作为游乐园的场地,并利用建构区的积木搭建了一些简单的游乐设备,兴奋地开展后续的游戏。但随着全新游戏情境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争抢游乐设备、插队等行为接连出现,游戏场面十分混乱,幼儿们找到教师反映问题。
面对幼儿们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给予指导,而是以启发式教学打开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鼓励幼儿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幼儿针对“游戏场面混乱”这一问题请求教师帮助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大家平时去游乐园时需不需要遵守规则?都要遵守哪些规则?”用问题唤醒幼儿的有关回忆后,幼儿们提出了“门票”“售票员”“管理员”“规则”等关键词。
教师抓住这些关键词继续引导:“游乐园需要制定规则,还需要聘请管理员。谁来做管理员?应该制定哪些规则?”随着教师的引导,幼儿们自主讨论并结合自身经验制定了游戏规则,比如进园要买票,听从管理员指挥,有序排队等,并以毛遂自荐的方式,增添了售票员、管理员等角色。
基于此,幼儿在教师设计的游戏问题的引导下,制定了游戏规则,并创设了全新的游戏角色,了解了“商铺—顾客”与“管理员—游客”之间的关系和商品买卖的基本常识,使角色游戏的人物关系更加丰富,实现了深度学习。
3.细化游戏项目,助力深度学习
随着游乐园管理模式的完善,游戏秩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扮演售票员的幼儿遇到了全新的问题—没有售票处、售票处没有票,角色游戏再次陷入了瓶颈。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忽视了游戏细节的完善,导致游戏无法顺利开展。
基于这一问题,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游戏思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例如,教师这样引导幼儿:“售票处通常会有一张小桌子,桌子上很多纸质的票。大家有什么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利用班级中的小桌子、小凳子搭建一个简易版的售票处;寻找班级中的废旧材料,用纸片代替游乐园的门票。随着幼儿的动手创作,游乐园区域越来越完整,幼儿的学习规划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深度学习行为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延伸。
(三)关注幼儿发展,灵活调整,拓展深度学习层次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和生活技能的主要途径。小班幼儿学习能力强,进步速度快,随着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会愈发丰富,对周围环境、同伴也会更加熟悉。基于此,教师加强对小班幼儿能力发展情况的关注,灵活调整游戏内容,促使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展开更深层次的学习。
随着小班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在“娃娃的一天”角色游戏中,现有的游戏场景已难以满足幼儿当下的发展需求。比如,随着游乐园场景的不断完善,幼儿们提出了全新的想法—游乐园应该有冰激凌车、蛋糕店,还应该有超市……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随着幼儿游戏兴致的高涨,他们对角色游戏活动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想法,对角色游戏的环境、项目、内容等有了更多的要求。针对幼儿所提出的想法,教师秉承着支持、鼓励的态度,引导幼儿通过自己或集体的力量不断完善游戏角色与游戏场景。
比如,针对幼儿提出的开设蛋糕店、设置冰激凌车的想法,教师放手让幼儿大胆地创作,减少成人思维的干预与判断,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沟通交流、独立思考的游戏空间,让幼儿独立开发全新的角色、场景、项目,以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行为,拓展游戏活动的深度,用游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运用角色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出了具体的教学举措。深度学习可让小班幼儿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小班幼儿的学习欲望会愈发强烈,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立足于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展开深度探究,以不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毛淑娟,黄紫悦.角色游戏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研究[J].新智慧,2022(22):33-34.
[2]胡茜.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J].教师博览,2022(15):87-88.
[3]朱静娟.在大班角色游戏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J].教师,2022(3):75-77.
[4]付春瑾.混龄角色游戏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语言指导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1):50-51.
[5]杨恩慧.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及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5):28-33.